新高考解读
高考加分项目分值削减,降低行政干预
§ 与自主招生制度类似,考生为获得加分弄虚作假层出不穷。 § 2010年,教育部等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
高招优惠政策倾向贫困地区考生
§ 2012年,农村贫困的定向招生计划正式提出。 § 2014年,北大在自主招生中进一步向农村地区中学和农村户籍考生倾斜;清华通过“自强计划”对高考录取
北年
年
用湖北卷
Ø 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Ø 高考与高职招生分开 Ø 2021年实现"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 Ø 探索分类投档、分类录取
地 启动 执行 区 时间 时间
考试相关
录取相关
Ø 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广 2018 2021 Ø 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东年
年 Ø 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考试
西年
年 Ø 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
价方式
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选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
5.有的学校只考虑到增加学生报考,不是按专业对学生学习科目的要求 而设置选科。
§ 外语一年两考
利
弊
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给学生多次机会,冲击优异成绩。 虽是选考,但基本不管学校或是学生家长个人都会选择参加两次考试。
§ 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利 能够充分发掘某些高考发挥略微失常的学生或特殊人才。
§ 2013年,“社会化考试”的口径被具体化,英语考试成为改革的“前沿阵地”。 § 2017年,英语考试一年两次,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扩大化公开化透明化
§ 2003年,在22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招生名额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5%。 § 2009年,生源质量好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可突破5%的上限。 § 教育部下发《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严厉监管自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 § 2015年后自主招生安排在统一高考后。
Ø 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Ø 录取采用“两依据、一参考”制度
地 启动 区 时间
执行 时间
考试相关
录取相关
Ø 不分文理科
Ø 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Ø 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
江 2017 2020
试
Ø 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艺术二三
§ 逐步合并本科录取批次,探索“专业+学校”志愿填报
利
弊
扩大学生学校选择权以及专业选择权,提前让学生规划好自己 学生在不清楚自己的选择和报填。
§ 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利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
§ 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
利
弊
家庭情况较好、父母素质较高及教育环境较好的学校或省市的学生更容 易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资源;加大了贫富差距下学生综合素质的距离。
浙 2014 2017 Ø 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江年
年 Ø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Ø 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
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Ø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 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Ø 不分文理
Ø 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平考试制度
Ø 高校招生参照"两依据,一参考"
Ø 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的高中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制度
地 启动 执行 区 时间 时间
考试相关
Ø 取消文理分科
重 2018 2021
Ø 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6选3
庆年
年
Ø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每年4月、6月)
Ø 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Ø 2016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
Ø 2016年,广东二本A线B线合并 Ø 录取参照"两依据、一参考"
Ø 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Ø 统考科目语数外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
江 2018 2021
"6选3”
苏年
年 Ø 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
Ø 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南年
年 Ø 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
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
Ø 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 取,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 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Ø 取消文理分科
湖 2018 2021 Ø 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6选3;语数外用全国卷,自选3科
Ø 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
Ø 2017年起,上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时间安排
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
在每年6月
上 2014 2017 Ø 外语一年考两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笔试和听说测试,每人最多考
投档和录取
海年
年
Ø 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只计语文、数学、外
增加使用全国卷省市的数目
新高考政策核心改革及利弊分析
§ 文理不分科,自主选择理化生史地政中任意三科的学业水平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利
弊
1.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课程选择权,可以利用优势科目考出 优异成绩。
1.学校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以满足更多的科目组合,需要更多的师资和 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
2.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要求提高。
新高考解读
教研分享
高考政策 及改革整
体分析
全国各省 市高考改
革汇总
浙沪首次 高考改革
分析
各学科高 考改革解
析
高考改革 带来的行 业机遇
高考政策及改革整体分析
高考改革核心趋势回顾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
§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 化考试”。
给予最大高降60分的优惠。 § 其他部分高校对于入选的农村专项计划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给予录取。
大城市异地高考门槛需要降低
§ 2012年落地异地高考。 § 2014年,全国有30个省份开放异地高考,广东到2016年开放异地高考。 § 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政策门槛依旧居高。
湖 2018 2021 Ø 2021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南年
年 Ø 实行"3+3"的考试模式
Ø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安 2018 2021 Ø 文理不分科
徽年
年 Ø 统考语数外,选考科目为"6选3"或"7选3"
黑
Ø 不分文理科
2018 2021
龙
Ø 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6选3
年
年
江
Ø 总成绩750分不变
西年
年 Ø 高考总分满分75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
本科批,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
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Ø 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
综合素质评价
Ø 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海 2017 2020 Ø 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
西年
年 Ø 外语"一年两考",较高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录取相关
Ø 录取参照"两依据、一参考"
Ø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逐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 录取
Ø 从2021年起,高校招生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 多投
Ø 录取机制为"两依据、一参考" Ø 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
地 启动 执行 区 时间 时间
西 2018 2021
汉语文、藏语文、数学、外语4门,汉语文和藏语文各按
藏年
年
50%计入总分,以语文科目成绩呈现;执行B类课程计划的
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
Ø 高考总分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
性考试科目每门70分
Ø 录取参照"两依据、一参考” Ø 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
2.最后依旧按照“3+3”总分进行录取,所以学生在选科目时,首要关 注将会是哪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
3.功利态度对待选科后,对类似物理这类具有难度的科目会有较少学生 挑战。
4.选考的分数是按照百分比进行等级划分,最后折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 绩,既会导致部分省市有多次选考机会;也会加剧教育强省市的学生压 力。
录取相关
Ø 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
Ø 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 进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Ø 2018年开始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 /
/
地 启动 执行 区 时间 时间
考试相关
Ø 不分文理科
辽 2018 2021 Ø 高考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6选3
宁年
年 Ø 总成绩750分不变
Ø "小高考"科目均可考两次
Ø 2016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Ø 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Ø 高考科目实行"3+3"
Ø 外语考两次
Ø 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