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学号:1011224938姓名:潘莉莉成绩: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特征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国内与国外旅游业发展迅速。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走出国门去体验外国的风土人情。
而英国作为一个历史十分悠久、在历史上及在当今世界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国家,其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了解英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游览英国更能增长我们的眼界,本文将主要介绍英国英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
关键词:英国人文旅游资源交际礼仪民俗传统旅游景点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十分发达。
旅行社、旅馆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都得益于发展迅速的旅游业。
英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它的多种有利条件是分不开的。
首先它拥有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其次,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交际语言,外国游客到英国旅游语言障碍不大。
再次,英国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既有伦敦、伯明翰等著名的城市,又有风光绮丽的农村。
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诸多古迹,对外国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最后,英国政府重视法展旅游业,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措施。
政府及民间的旅游组织十分完善。
英国对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十分的规范化,富有特色在英国任何一个名胜古迹,都设有“旅游者咨询中心”,负责想游客免费提供各种咨询、赠送图文并茂的旅游图,并帮助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预订旅馆和车票。
为了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旅游者的需要,英国旅游业也实现了多层次的、全面的服务。
此外英国旅游部门还十分注意根据英国人的特点经营旅游点,注重文化品位。
由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旅游服务。
到英国旅游度假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走进英国,感受英国的人文风情.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者英国。
英国系位于欧洲大陆西北岸外的一个大西洋岛国。
东面是北海,南面个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西邻大西洋和爱尔兰海与爱尔兰共和国为邻。
英国国土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及邻近的一些小岛。
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大不列颠岛,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组成。
爱尔兰岛则是本国的第二大岛。
气候方面,英国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总的来说比较温和。
冬暖夏凉,季节温度变化不显着,所以旅游的时候要带衣服就会比较方便不用担心太冷或是太热。
不过要注意的是,英国天气经常阴云多雨特别不稳定。
英国有句谚语:“不拿雨伞就不要出门”。
所以去英国旅游雨伞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简单的说过英国的地理及自然环境,接下来就主要的介绍一下英国的人文旅游的特征,我首先会从英国的居民与宗教这方面来给予介绍。
英国人系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主要由四大名族组成,即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
通常情况下,他们很重视自己的名族特性和差异,不自称自己是“英国人”或“不列颠人”,而称英格兰人或苏格兰人,威尔士人或爱尔兰人。
这并非是一种矫揉造作或装腔作势之举,而是对自己民族特性与不同文化传统的强调与认同。
我们去英国旅游一定要尊重其民族传统,这样才能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混居的国家。
阶级分野及其鲜明的国家,不同阶级的人生活水平(收入)和生活习惯相差极大。
人们的阶级意识也很强烈,衣着、仪表,甚至口音都会成为他们阶级出身和门第高低的标志。
注重门第出身在英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
有钱的富翁总要想方设法弄个爵士的称号,才能跻身于上流社会。
英国的酒馆有小酒吧与沙龙之分。
小酒馆通常是对工人阶级的顾客开放的,而沙龙的常客则是中产阶级人士。
在“公学”受教育的是上层阶级的富家子弟,而大多数工人子弟则很少有这种机会。
二战以后,“公学”也接受一些新富裕起来的富人子女入学,实际上是对这些人进行潜移默化,要赋予他们上层阶级的观点、仪表和讲话的强调与口音。
与阶级意识相仿的则是英国的种族问题。
种族问题在英国早已存在。
英国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贩卖黑奴。
二战后,随着大量英联邦国家的移民进入英国,种族问题日益成为英国的一个社会问题。
这些移民大多来自英国的前殖民地,很多人贫困、文化水平低,在英国从事白人认为低等的工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低人一等。
他们在就业、居住以及在公共场所都会受到歧视。
英国政府为改善种族关系进行了多次立法,规定在提供服务、就业、居住教育和广告等方面基于民族、肤色种族所导致的歧视均属于非法。
并依据相关法令先后设立了如种族关系委员会、社区关系委员会等一系列政府部门负责调解和处理种族关系的事务。
新的立法还把种族歧视的范围扩大到间接歧视的方面,规定任何人认为自己受到种族歧视都可以向法院起诉。
尽管如此,英国的种族歧视的现象仍然相当的普遍。
有色人种遭到殴打,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警察不到不保护被袭击的有色居民,反而逮捕或殴打他们,相关的案件也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英国虽然人种较为复杂但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基督教是大部分英国人信仰的宗教。
基督教在历史上也与英国国家的政治发展密切相关。
6世纪末,英国南部的萨克逊人在其统治者的鼓励和推动下开始皈依基督教。
664年的怀特比召开的宗教大会达成协议。
所有教会都同意采纳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仪式。
在英国基督教的发展史上,16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宗教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王亨利八世由于记恨罗马教皇对其婚姻问题的干涉,决定与罗马教廷断绝一切关系,并于1534年敦促国会通过法案,宣布英国教会不再听命于罗马教皇。
英王自为本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并将英格兰圣公会定为国教。
此后又经过多次的变革、反复、争论和调整,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教会都逐步摆脱了罗马天主教的交易,1688“光荣革命”后,英格兰圣公会在英国教会中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①英国的基督教会主要可分为英格兰圣公会、罗马天主教会、苏格兰教会和自由教会。
经过历史的一再反复,现在的英国教会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
居有关数据显示基督教徒占全国人口的73.5%。
②其中以新教圣公会势力最大。
基督教几乎贯穿了一个英国人的一生。
从出生到结婚再到去世,生命中的每一件大事都有教会的见证。
需要特别之处的是英国的丧事①《英国史》钱乘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版第128页的礼物只能是鲜花或花圈,而且一般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参加。
再来说下英国人的服装。
英国人一般都很重视服饰的得体。
人人都注重穿戴整洁、干净及颜色的搭配的和谐。
赴宴一般都穿礼服;到高级餐厅就餐要穿外套、打领带。
英国人有几种特殊的服饰,首推的就是帽子,英国绅士常带圆顶礼帽。
这种帽子英语叫“波乐”帽(bowler 或bowler hat)。
妇女在穿较为正式的服装是也会带帽子。
第二个便是雨伞。
上文已提过英国多雨。
不过伞不只是一个遮雨的工具,更是成为英国人另一种标志。
第三种是苏格兰方格呢裙。
为苏格兰男子所穿得日常服装,也是苏格兰兵团某些部队的正式服装。
另一个问题便是交际问题。
英国在与人交往中有一些独特的习俗与礼仪。
西方有一句谚语“英国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他生动的说明了英国人不喜欢被打扰的生活。
在英国应避免没有预约的拜访,不要随便打听别人的是,甚至没有正当理由的电话也被认为是失礼。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人未经别人介绍不轻易与陌生人搭讪。
不过当一个外国人首先说出“打扰了”首先打破这层薄冰,还是可以和英国人进行一场愉快的交谈。
但在地铁上则属例外。
地铁是英国人一边赶路一边看报的场所。
在车站或车厢内,个人看个人的报纸,谁也不理谁,这与中国人还是比较相像的。
与中国人一样,英国人内向而含蓄,个人感情一般不外露,所以“一见如故”的情况在英国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事实上和一个刚刚结识的人天南海北的高谈论阔是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正如大家所知,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对天气的评论,成了熟人之间相互致意的客套话。
所以有人说,谈论天气是英国人最主要的消遣方式。
英国人相互结识一般需要经过介绍。
在众多场合中实行“女士优先”的原则。
在私人交往中常常通过写信介绍朋友认识。
与英国约会要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前往,迟到或早到都不合适。
初次拜会属礼节性的拜会,客人一般不宜带的太久,以20分钟为宜。
礼物最好是鲜花或是糖果,酒也是比较受欢迎的礼物。
不适宜送太过贵重或私人性的礼物。
英国人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对自己延续几百年的典章制度、工业文明和帝国历史感到自豪。
然而他们自己则表现的很自谦。
他们视夸夸奇谈为缺乏教养,视自吹自擂为低级趣味。
在闲谈时他们很少表现自己。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
英国人长期以来养成不太讲究吃的习惯。
英国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称颂的名菜佳肴,很少人对他们的吃感到自豪。
英国人传统的饭菜就讲究简朴实惠,花色品种不多。
注重追求营养与方便。
冷冻食品与方便食品如奶酪、糕点色拉等比较受欢迎。
在英国人的早餐,午餐与晚餐中。
晚餐被视为正餐,比较受重视。
宴客或家庭聚会一般都在晚上。
英国人在早餐与晚餐之间还有连词加餐,上午十点半到十一点左右是咖啡时间。
下午四点到四点半则是午茶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内,人们回到休息室喝茶吃点心等。
英国人喜欢喝茶,喝茶在英国相当的普及,据统计,英国人每人每年平均消耗7.5磅。
③为西方各国之冠。
英国人喝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茶最初是从中国传入的。
不过他们的喝茶习惯与中国的有很大的不同,很少和绿茶或花茶,而是喝红茶,并且通常要加糖和奶。
他么喝的茶要放在锅里煮,一般每次只喝一杯,时间也比较固定。
英国上层还将喝午茶作为一项社交活动。
男女主人在家中用精致的茶具款待客人,桌子上摆着手工制作的糕点和松饼,大家边喝边聊,谈政治,叙友情,既简朴又实惠。
如同喝茶一样,英国人自古喜欢饮酒。
从传统上说英国的饮料是啤酒。
一般人喜欢和苦啤,此外还有淡啤酒,黑啤酒等很多的种类。
一般人除在家或做客时饮酒外,有时还喜欢到小酒店或酒吧去喝酒。
小酒店被英国人成为家外之家。
是居民社交活动的中心。
一向沉默寡言的英国人到了这里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人们可以从这里领略到英国人生活中很有特点的另一个侧面。
英国有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有意义的活动,传统节日或与基督教有关,或源自久远的民俗;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
比较重要的有圣诞节、新年、大学竞舟、复活节、五朔皆、女王阅兵、苏格兰艺术节、万圣节、烟火节以及圣安德鲁节等一系列节日。
在这些节日时可以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英国。
如在圣诞节前一晚上,新旧基督教各派教堂都要举行特殊的宗教仪式,有的年轻人及学生各处巡游,高唱圣诞颂歌。
新年时有一个风俗比较特殊,那就是当午夜时分的钟声敲响是陌生的男女便在街头互相接吻,不管认识不认识,一般都不你次拒绝,以此庆贺新年的到来。
④大学竞舟节则由牛津和剑桥两大高校的学子担任主角。
五朔节则是一个特别古老的节日,在古罗马是便存在,在这一天孩子们手持彩带围着柱子跳舞,有的村庄要选出一个少女做“五月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