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霉菌对档案的危害及防治

霉菌对档案的危害及防治

霉菌对档案的危害及防治
发表时间:2012-08-22T10:23:25.9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2第205期供稿作者:刘娴
[导读] 为霉菌预防与治理提供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尽可能消除纸质文献保存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刘娴
(江苏省赣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赣榆222100)【摘要】档案库房中霉菌不仅损害档案和图书资料,还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霉菌对档案材料的危害性很大,所以,防霉是档案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档案;霉菌;危害;防霉【中图分类号】G2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51-02
随着单位东迁,我们临海的距离更近,不到2公里。

工作环境无可厚非得到改善,但是给我们档案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尤其是随着夏天的来临,适宜的温度,潮湿的气候,给档案库房内的霉菌创造了最佳的繁殖机会。

大家会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当我们接触历史古老的档案,身上会有一种痒痒的感觉。

这就是霉菌在作怪!那什么是霉菌?霉菌对档案有什么危害?我们怎么去预防?霉菌属于真菌,是危害档案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

档案长霉是一个自然现象,对档案的寿命威胁很大,它不仅破坏档案制成材料,影响阅读,而且有些霉菌可以产生有害的毒素,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大敌。

随着进馆档案库存的时间逐渐增长,数量日益增多,档案霉菌的防治与研究是档案保护技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微生物学中把凡是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

在分类学上霉菌分属于藻菌纲、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

霉菌是一种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多种形式的孢子进行繁殖的微生物,是档案库房内的主要污染菌之一。

据有关材料介绍,档案上最常见的霉菌有曲霉属、青霉属、毛霉属、木霉属、大孢霉属、芽枝霉属、镰刀菌属的真菌。

它不仅损害档案和图书资料,还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霉菌对档案材料的危害性很大,所以,防霉是档案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旦霉菌寄生于档案上,纸张霉变,只要生长条件许可,几天之内,霉菌就会布满库房,给档案带来无限的危害。

霉菌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平时我们不仅可以从没有发生霉变的档案上采集到霉菌,而且可以在没有发生霉变的库房空气中捕到霉菌。

经过培养,发现这些霉菌有很多种类,如毛霉、青霉、黑霉等,有时还会发现黄曲霉、黑曲霉等菌种,这类霉菌最适宜生长在摄氏24—28度,相对湿度为70%以上的环境内,一旦库房内有这种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原先寄生在档案上的霉菌就迅速繁衍,并以几何级数增长,严重危及档案。

它不仅损害档案和图书资料,还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霉菌对档案材料的破坏性极大,能分泌出各种酶类、有机酸、核酸类物质等,可降低纸张的机械强度,腐蚀档案材料使纸张褐变脆裂,直接影响档案的寿命,而更重要的是许多霉菌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如黄曲霉菌、柄曲毒素等有强烈的促癌及致癌作用。

在空气中漂浮的霉菌孢子还会附着在人体皮肤表面,或由创伤、呼吸进入人体内,大量繁殖,引起免疫力低下、过敏性肺炎、哮喘、慢性真菌病、甲癣等疾病。

霉菌的危害很大,防霉工作势在必行。

我们如何做好防霉工作,有效做好预防工作?从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
这是抑制霉菌生长繁殖的关键条件。

在雨季如果档案库房温湿度没有控制好,档案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将会导致纸质酸化,影响档案寿命。

霉菌是一种腐生菌,温度、湿度是控制霉菌孳生蔓延的主要条件。

只要温湿度适宜,霉菌的孢子就能在多种基质上迅速繁殖。

档案库房的湿度大小是霉菌生命活动生死攸关的前提。

档案工作人员平常做好库房温湿度的记录工作,当库房的温湿度不适宜保护档案保护条件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节。

大多数霉菌需要在相对湿度80%以上才能良好生长,在开启门窗采取通风措施仍不能降湿,可使用空调去湿功能达到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近年来,档案库房内空调机的广泛应用,给我们防霉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

我们大家都知道,秋季不易长霉,是秋高气爽,湿度不适宜霉菌生长,冬季不长霉,是寒冬腊月气温低。

这个原理向我们启示,只要利用机械通风,造就一个不利于霉菌繁殖的空间,霉菌就不会生长。

现今我们完全有条件利用空调机来达到,温度应保持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这样的有利于防霉菌的目的。

2保持库房内清洁卫生,做好库房管理工作
执行管理制度严格,措施得力,专人负责,及时、科学地进行控温控湿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注意库房内清洁卫生,环境霉变污染相对较少。

管理差、卫生条件又差的库房,环境霉菌污染相对较为严重。

管理人员也不必频繁进出库房,人的皮肤、衣服等与外界接触,能将大量的污染菌带入库内。

如果进行查档,在微机里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

按照索引快速到档案库房查找档案,减少在库房逗留时间。

有条件的工作人员可以更衣、换鞋、戴手套和工作帽。

3做好库房密封工作
在雨季来临之前,将库房门窗仔细地密封好,因为哪怕是一条小小的缝隙,也会给库房带来大量的潮气。

有条件的档案室,应在库房门口安装风幕,防止开关库房门时内外空气进行交换,阻止室外潮气入侵室内。

4放置防霉药剂或者樟脑丸
库房内和档案箱内安放防霉药剂或者樟脑丸,利用药剂挥发出来的气味来制止霉菌的生长,让霉菌和虫子在药剂的气味中中毒死亡。

5预防性控制传染源的传入
要对接收进馆的档案进行全面彻底检查,如发现明显的菌斑(俗称霉斑)绒毛似的菌丝,要隔离开来,消毒处理后再入库,以防霉菌传染源随着这些材料入库蔓延。

随着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安装空调的环境密封性较高,空调系统容易滋生各种微生物,因此,必须重视空调系统的消毒,采取安全环保、便于维护的消毒方法。

6对已经生霉的纸质文献材料,先尽快采取隔离方法,避免交叉感染;根据受损程度区别对待
可以采取冷冻法抑制,待有条件时处理;也可采取先灭菌(化学气体熏蒸灭菌)后除霉处理。

轻度和局部霉变用医用脱脂棉球蘸取75%的酒精轻轻擦拭除霉,要注意将酒精棉球适当拧干,使用过的酒精棉球要妥善处理;如纸张霉变面积较大,先灭菌然后再用75%的酒精棉球方法除霉。

重度霉变的处理应采取先灭菌后除霉处理。

7要加强宣传,普及防霉知识
积极研制新的防霉抗菌技术和用品;加强灾后受损纸质文献抢救整理过程中的霉菌预防;加强库房内霉菌监测和温湿度监控等研究。

为霉菌预防与治理提供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尽可能消除纸质文献保存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延长档纸质文献载体材料“寿命”。

参考文献[1]朱传镇.实用档案保护技术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146-16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