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况第二节工程主要内容第三章施工准备计划及交通疏导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计划第二节交通疏导方案第四章施工区和施工阶段的划分第一节施工区的划分第二节总体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第五章施工组织机构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第六章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第一节综合机械化施工方案第二节测量控制第三节管线工程第四节道路工程第五节桥梁工程施工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第八章资源配备计划第一节劳动力使用计划第二节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及供应方案第三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计划及保证状况第四节现场试验设备、仪器及检测设备供应计划和保证状况第五节施工供水、供电计划第六节资金使用计划第九章施工平面总布置第一节布置的基本原则第二节施工规划及布置第三节施工水电用量计算第四节现场临时用电计划第十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保证第二节本工程质量总目标第三节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第四节质量奖罚说明、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承诺第五节安全保证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第一节文明施工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二章工程保修承诺及措施第一节竣工资料第二节工程维修及回访第十三章施工节约措施第十四章管线、房屋保护方案及措施第一节已完成管线保护方案及措施第二节房屋保护方案及措施第三节各项承诺第十五章成品保护措施第十六章施工协调与配合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2.招标施工图纸;3.招标答疑;4.现场踏勘情况;(二)执行的规范、规程和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招标投标法》;3.《合同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 —2006 );7.《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12.《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J530-2006)13.《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JGJ/T10-2011)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1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18.《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1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2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21.《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3096-2008)22.《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YG B03-2006)2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2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B81-2006)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7.《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9.《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30.《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范》(CJJ44-2008)3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2008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况一、概述工程名称 :重庆市涪陵区江东滨江路连接道路及管网工程工程地点:涪陵江东街道长江、乌江汇合口工程建设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江东堤防工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代理机构:重庆万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期: 1、2、3 号道路工程 180 日历天, 4 号道路工程 300 日历天。
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范围及规模项目地处重庆市涪陵区江东片区长江、乌江汇合口处,滨临长江、乌江,分属涪陵江东城区。
是涪陵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两区五片”之一,是涪陵区跨乌江向东发展的重要区域。
主要以正在建设的涪陵区长江、乌江汇合口东岸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堤防工程为路基,两端和现有涪丰公路相接。
江东片区地处涪丰过境公路进入涪陵主城区的咽喉地带,也是连接涪陵主城区和江东、江北片区的核心地带,拟建的江东堤防滨江干道工程周边有涪丰公路、渝建公路(重庆-湖北建始,重庆S105 线)、石板沟长江大桥、乌江一桥、乌江二桥等干线公路和重要交通设施,另有涪焦路(涪陵-焦石)、涪天路(涪陵-天台)、涪菜路(涪陵-菜场村)等区内等级公路,并规划有重庆 -安康高速公路出口一处。
江东片区的两条主干道为 2 条平行的滨江路和涪清路,由于江东片区的地理条件受限,两条主干道的横向联系较少,随着滨江路的逐步实施,此矛盾日益凸显。
本次项目为加强滨江路和涪清路联系的 4 条次干道。
其中 1#号路长 867.039 米,2#号路长153.737 米, 3#号路长 413.884 米,4#号路长 670.760 米,总长 2105.42 米。
2主要设计内容全线道路的平、纵、横、路面结构设计等。
3平面设计1#号路1#号路为旧路改扩建项目。
包括现状的团结路和群沱子街,环绕长江师范大学围墙,由于建设时序的原因,此次设计只包含K0+629.950至终点段,长 867.093 米,道路的最小平曲线R=21 。
不设缓和曲线,超高加宽设置在直线段。
主要控制要素为学校建筑,江东花园、国家电网办公楼。
本次设计的主要思路为平面上尽量拟合现状公路,避免拆迁,纵断面尽量利用现状老路的坡度,以便与两侧地块的标高衔接。
现状学校门口为一凹形凼,本次设计尽量贴近地面,避免影响现状两侧商铺。
2#号路2#号路长 153.737 米,路线较规划作出调整,躲开已经实施的抗滑桩。
路线终点处也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正对学校大门,形成十字交叉,交通组织更加合理。
3#号路3#号路长 413.884 米,路线起终点高差30.881 米,原规划路线终点段位于现状抗滑桩上,本次设计结合现状进行了调整,南移后接涪清路。
4#号路4#号路长 670.760 米,路线起点受江东文化广场的影响,往北侧移动111米,路线终点综合考虑与涪清路、高速连接道衔接(曾做专项论证),北移 140 米,并确定终点标高 H=219 。
路线绕行新光纸厂家属楼,家属楼段路基与房屋的高差约 12 米,于 K0+382.000~K0+658.000 设置 13x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
路名最大纵坡( % )1#号路102#号路113#号路114#号路9.1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纵坡最大指标为 12% 。
1 号路为旧路改扩建, K1+047.534 ~K1+475.000 段纵断面尽量与现状拟合,避免填方对现状公路下挡墙(学校操场侧)加载,该段纵坡 /坡长( 8.96%/427.466 ),在旧路改造纵坡增加1%的情况下,纵坡略微超长。
本段两侧有控制性建筑限制道路标高,K1+300 ~K1+480 段受现状下挡墙限制,无法设置缓坡。
通过设置路面抗滑磨耗层设计,加强安全防范。
路线位于交叉口附近的平曲线,不再严格考虑平纵组合,优先考虑路面的顺接。
4纵断面设计(1)、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竖向控制高程,并充分考虑对沿线地块及相交道路的影响。
(2)、道路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处高程。
(3)、本段最大纵坡 1.82% ,最小纵坡 0.385% 。
(4)、本工程高程系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5横断面设计采用 16 米路幅( 4.5 米人行道 +7 米车行道 +4.5 米人行道), 4#号路采用 20 米路幅( 3 米+14 米+3 米)。
第二节工程主要内容工程主要工作内容本次招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给排水工程、通信工程、桥梁工程等。
第三章施工准备计划及交通疏导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计划为了确保本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我方开工前组织人员开展施工前期的各项工作,为确保工程快速、顺利进入实施性施工阶段做好准备。
一、思想动员我公司将利用 1 至 2 天时间进行施工前分层开工动员,首先由项目经理召集各部门负责人用 1 天时间进行高级管理层的施工动员;其次由各部门用半天时间对其管辖范围内中级管理人员进行施工动员;再次由中级管理人员用 1 天时间对各施工作业队工长、组长、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
动员工作的主要内容:1、介绍本工程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2、讲述本标段工程概况和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3、强化工期意识及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4、强调本标段施工作业高标准、高起点、高速度的具体要求。
经过以上逐级动员工作,做到:(1)施工动员普及率达97 %以上;(2)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基本概况,清楚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3)提高思想认识,振奋工作精神,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上场,以实际行动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二、技术准备由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协助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
并进行自审、会审和现场签证工作,以便为编制施工组织提供依据。
(一)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1、学习和熟悉设计图纸以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2、明确工艺流程,做好设计交底。
审查设计图纸及有关说明,检查图纸的尺寸、标高。
对图纸不明确或疑问处,提请设计单位解析。
3、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测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进行施工现场勘查,查看现场的地形、环境、水电、地面和地下构筑物的现状与图纸是否有出入。
4、参加由监理单位主持的图纸会审。
理解设计意图。
明确设计要求。
5、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此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了解物质供应情况,调查工程所需各种物资来源单位的供应能力、规格、质量价格信誉等情况,落实供应单位。
(二)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测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1、收集气象资料,掌握气温情况、季节风情况、雨季及冬季的期限,制定雨季施工措施,充分考虑雨季的影响,合理组织施工。
2、组织人员进行技术经济条件调查,了解工地可能利用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