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的炮制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玄参又名元参、黑参、山当归。
载《神农本草经》。
系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
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日,反复数次至干燥。
玄参又名元参、黑参、山当归。
载《神农本草经》。
系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
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日,反复数次至干燥。
【炮制方法】1.玄参《伤寒总病论》:“去芦。
”《圣济总录》:“去苗土,洗净。
”《外科精义》:“去皮锉碎。
”《医宗粹言》:“酒洗去尘土,切片。
”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残留芦头及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润透或蒸透,稍晾切薄片,干燥。
2.蒸玄参《雷公炮炙论》:“采得后,须用蒲草重重相隔,入甑蒸两伏时后出,干晒。
使用时勿令犯铜……拣去蒲草尽了用之。
”《本草述》:“酒洗去尘土,酒拌蒸切片晒干用。
”现行,取原药材,洗净,微泡,蒸透,略晾,切薄片,干燥。
3.酒玄参《医学入门》:“酒蒸。
”《医宗粹言》:“酒洗。
”《女科要旨》:“酒浸。
”《增广验方新编》:“酒炒。
”现行,取玄参片,加黄酒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玄参每100kg.用黄酒10kg。
4.盐玄参取玄参片,加盐水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玄参每100kg.用食盐2kg。
5.黑豆盐水煮玄参取玄参,加黑豆盐水煮后,晾干,去芦切片。
玄参每100kg,用
黑豆10kg,食盐1~2kg。
6.油蜜制玄参取麻油、蜂蜜各等分,置容器内混合搅拌罕发白沫,然后倒入净玄参拌匀,闷润,置笼内蒸至内外漆黑发亮为度,取出,切斜片1~1.2mm。
玄参每100kg,用麻油、蜂蜜各6kg,水适量。
【饮片性状】玄参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切面黑褐色,可见浅棕色放射状短线纹。
质韧。
周边皱缩,灰黄或灰褐色,味微甘稍苦。
蒸制品切面乌黑色,油润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盐玄参彤如玄参,色泽加深,味微咸。
黑豆盐水制玄参形如玄参,漆黑润泽明亮,味微成。
【质量要求】照灰分测定法测定,玄参总灰分不得过5.0%。
【炮制作用】玄参性味甘、苦、成,微寒。
归肺、胃、肾经。
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能。
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
生品以泻火解毒力胜,用于温毒发斑,目赤咽痛,痈疽肿毒等证。
如治温毒发斑的玄参升麻汤(《类证活人书》);治痈疽经久,热毒未清而伤营耗血的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蒸玄参苦寒之性减缓,且便于软化切片以凉血滋阴为长,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等。
如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证的清营汤(《温病条辨》)。
油制,油蜜制玄参增强降火通便的作用,用于热病伤津、肠燥便秘。
【炮制研究】玄参蒸制始载干南北朝刘宋时代《雷公炮炙论》。
至宋代新增焙制、炒制法,明代增加了酒拌蒸、洒洗、微炒等方法。
清代又有酒浸、洒炒等方法。
现今,全国多以切片生用和蒸后切片用。
玄参含有大量黏性物质:切制时容易粘刀。
蒸制后有利于切制。
玄参中含有哈巴苷(Harpago-side),在空气中吸潮后逐渐变黑,故加工炮制后的饮片均变黑色。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
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
中部天,手太阴,肺之气也;中部地,手阳明,胸中之气也;中部人,手少阴,心之气也。
下部天,足厥阴,肝之气也;下部地,足少阴,肾之气也;下部人,足太阴,脾之气也。
合为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