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1.按照正确、清晰、规范的要求,临摹下面名家字帖的内容。
(3分)青少年朋友,道路在你脚下, 趁青春年少,迈步朝前走吧!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4分)你踏着隆冬的脚步,带着人们的渴盼,捎着新春的信息,来了。
飘yì①的雪呵!你的舞姿是那么轻yíng②舒展,你的心灵是那么晶yíng③纯洁。
你为大地送来温馨、和谐和慰ji è④,你给人们带来丰收、欢欣和喜悦。
①②③④3、默写。
(共 12 分)(1)《泊秦淮》中表现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 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3)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6)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4、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前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4)(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5、假如你班要举行《长城》或《汉字》专题阅读会,老师让你自选一个专题并担当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 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1 题。
( 19 分)冬天过去了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
一边几个月啊。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
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
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
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
望着疲惫地从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半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
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习饭吃吧,饿坏了。
”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
走几走,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
”我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
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声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
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教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
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
父亲望着屋外,对铙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
冬天过去了。
”父亲的话一下了生出万千感慨。
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过,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
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感谢你,父亲。
6、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文概括。
(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 4 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善于发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步,查异质疑是读书发问的常用方法。
请你结合本文提出一个问题。
(2 分)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
请按要求勾画圈点。
( 3 分)(1)用“~~~”在选文⑤⑥段中画出一处概括父亲朴素的语言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
并写在答案卷上。
(2 分 )(2)在第③段中,用“○”圈住表现“我”欲给父亲要钱时矛盾心情的一个词语。
并写在答案卷上。
(1 分 )10、请从课文中摘录你感悟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并简要赏析。
( 3 分)11、根据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的句式,续写句了。
(3 分)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如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 ) 阅读下面古诗, 完成 12— 14 题。
( 6 分)【甲】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词语。
(答出两个即可)(2分)_________________13.甲、乙两首诗都写了荷花 , 但写法上各有不同 , 请指出。
( 2 分)14.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 , 你更喜欢哪一首 ?试作简要分析。
(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5-18题(13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念无与为乐者(2)遂至承天寺..( 3)怀民亦未寝(4)相与步于中庭...16、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分)17、把文中集中写景的句子写在下面,并用 4 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
(4 分)( 1)写景句子:( 2)主要内容:18、说说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分)(四)、阅读《勉谕儿辈》一文,完成19- 20 题( 6 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9、说说本文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 4 分)20、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是一警句,假如要你向别人推荐,请写出推荐理由。
(2 分)第三部分 : 写作 (50 分)21.根据下列一首诗歌的歌词提示,按要求作文。
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
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心上。
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
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
要求:请以“心中的太阳”为话题,结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不少于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