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溶解的量.doc

物质溶解的量.doc

物质溶解的量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设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观察活动]【实验7-6】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完成教材空白)[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2019-03-08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设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观察活动]【实验7-6】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完成教材空白)[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2019-03-08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设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观察活动]【实验7-6】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完成教材空白)[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2019-03-08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设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观察活动]【实验7-6】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完成教材空白)[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2019-03-08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设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观察活动]【实验7-6】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完成教材空白)[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2019-03-08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溶液?[设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中,是否能无限量的溶解某种物质吗?[观察活动]【实验7-6】室温下,在各盛有15ml水的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3g硝酸钾和3g氯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完成教材空白)[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在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补充:1.该种物质不能溶解了,但还能在溶解其他物质,这个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

2.对于这种物质来说,该物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比在饱和状2019-03-087.2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5.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6.认识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7.感受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

教学重点 1.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绘制的探究。

3.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2.溶解量、溶解性与溶解度三者的关系。

教学用具烧杯、药匙、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硝酸钾、蔗糖。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