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1(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V1.0

251(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V1.0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W31-251(2016)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V1.0)2016-12-13发布2016-12-13实施QB/CU W31-251(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V1.0目次目次 (I)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和术语 (1)3.1缩略语 (1)3.2术语和定义 (2)4业务能力概述 (2)5连接管理能力 (2)5.1用户管理能力 (3)5.1.1用户管理 (3)5.1.2用户访问控制 (4)5.2SIM卡管理能力 (5)5.2.1SIM卡数据接收管理 (5)5.2.2SIM卡基本信息管理 (5)5.2.3SIM卡详细信息管理 (5)5.2.4SIM卡群组管理 (5)5.2.5SIM卡控制管理 (6)5.2.6SIM卡防欺诈管理 (6)5.2.7策略控制管理 (6)5.2.8自动化规则管理 (7)5.2.9自定义字段管理 (7)5.2.10IMEI管理 (7)5.2.11SIM卡状态诊断 (7)5.2.12SIM卡更换 (8)5.2.13SIM卡预定变更 (8)5.2.14网络状态图形显示 (8)5.2.15自动开通功能 (8)5.3订购及资费管理能力 (9)5.3.1客户账户管理 (9)5.3.2企业账户销户 (9)5.3.3变更历史记录与查询 (9)5.3.4通信计划相关 (9)5.3.5SIM卡订购预置条件 (9)5.3.6SIM卡订单管理 (9)5.3.7自动化订购管理 (10)5.3.8批量操作管理 (10)5.3.9SIM续约队列 (10)QB/CU W31-251(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V1.05.3.10SIM卡价格管理 (10)5.3.11资费套餐管理 (11)5.3.12SIM卡用量限额重置 (12)5.4计费管理能力 (12)5.4.1计费条件 (12)5.4.2分区域计费 (12)5.4.3计费组计费 (13)5.4.4话单采集 (13)5.4.5费用计算 (13)5.4.6账务处理 (13)5.4.7账单管理 (14)5.4.8企业账户计费 (14)6应用支撑能力 (15)6.1运营商公告 (15)6.2故障诊断能力 (15)6.3数据分析能力 (15)6.4接入验证能力 (15)6.4.1接入管理 (15)6.4.2认证授权 (15)6.4.3流量控制 (16)6.4.4重发功能 (16)6.5资源管理能力 (16)6.5.1集团客户信息管理 (16)6.5.2成员客户信息管理 (16)6.5.3码号数据接收管理 (16)6.5.4码号与发展省对应关系管理 (17)6.5.5web服务API (17)6.6维护管理能力 (17)6.7统计分析能力 (17)6.8知识库 (17)6.9报表功能 (18)6.10短消息能力 (18)6.11定位能力 (18)6.12安全服务能力 (18)前言随着物联网产业技术的日趋成熟,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基于位置/时间/服务用量/群组的SIM卡管控、自助服务、SIM卡安全、多样灵活的资费套餐、计费方式、能力共享等物联网M2M特色的功能需求迫切。

根据中国联通物联网发展策略,以集中和专用为原则,为合理有效的利用10646物联网专属码号及46006的IMSI资源,结合国外先进理念以及中国联通物联网的实际业务和功能需求,支撑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的建设,特编制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系列规范。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系列规范由下列企业标准组成:1、《中国联通物联网M2M合作业务规范v1.0》;2、《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自有业务规范v1.0》;3、《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运营管理平台技术规范V1.0》;4、《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运营管理平台接口规范v1.0》;5、《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运营管理平台测试规范v1.0》。

本规范为《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v1.0》,本规范主要依据《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运营管理平台技术规范V1.0》和《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自有业务规范v1.0》制订,对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整体业务能力进行了概述。

本规范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中国联通物联网运营支持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技术部、中国联通物联网运营支持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晓天、何非、许冬勇、曹侃、王禹然、白涛、蒋昱、赵文东、解冰、程刚、王源野等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1范围本规范对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整体业务能力进行了概述。

本规范用于指导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适用于GSM网络、WCDMA网络和LTE网络环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国联通物联网M2M合作业务规范v1.0》;《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自有业务规范v1.0》;《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运营管理平台技术规范V1.0》;《中国联通物联网M2M运营管理平台接口规范v1.0》。

3缩略语和术语3.1缩略语3.2术语和定义(1)物联网:指通过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计算、执行和通信等能力的各种设备,获得物理世界的信息或对物理世界的物体进行控制,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人与物通信、物与物通信的网络。

(2)物联网业务:指各种嵌入通信能力的智能物体间的相互互联或通过网络互联,以提供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为主的业务。

(3)物联网M2M业务: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机器通信号码,以智能通道型服务为主的机器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业务。

(4)M-GGSN:物联网专用GGSN。

(5)M-HLR:物联网专用HLR。

(6)M-SMSC:物联网专用短信中心。

(7)M-PCRF:物联网专用PCRF。

(8)客户:是指与联通公司签订合同,使用物联网M2M业务的法人单位及其附属产业活动单位。

(9)账号:自建平台为使用此平台用户提供的登录账号,并可以根据用户不同角色分配不同的使用权限。

(10)账户:客户在B-BSS订购物联网集团产品时,B-BSS中订购该产品的用户信息会同步至自建平台,自建平台会生成相对应的账户。

(11)机器通信号码:物联网机器设备在开展物联网M2M业务时用于通信所使用的号码(目前为10646开头的13位号码)。

(12)总部CRM系统:用于管理物联网M2M业务机器通信号码和SIM卡数据的系统。

(13)总部枢纽平台:总部枢纽平台是总部CRM系统的数据总线,负责总部CRM系统和自建平台之间数据和信息的交互。

4业务能力概述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主要面向联通物联网M2M SIM卡的入网及通信管理需求以及M2M应用能力开放需求,实现物联网M2M SIM卡的订购、开通、网络接入认证管理、运行管理、控制管理、自动化规则管理、安全管理、计费及出账等功能,提供实名制、个人缴费及合作伙伴管理,同时向M2M应用提供各种共享能力。

本规范对物联网平台的业务能力进行总体要求,对用户、设备、SIM卡的管理能力,计费能力等连接管理能力进行描述,同时对故障诊断,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能力,以及统计分析,短消息,定位能力等应用支撑能力进行描述。

5连接管理能力连接管理能力指的是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具备的基础能力,包括用户管理、基于SIM卡的连接、管理、控制、数据接收,以及订购及计费管理等功能,为用户提供基础的连接管理能力。

5.1用户管理能力5.1.1用户管理5.1.1.1用户(1)用户分类:使用物联网平台的用户包括三大类,分别为:运营商操作员、企业账户操作员和成员用户。

每个用户类型都有不同服务管理的数据视图。

例如,运营商管理员可以看到所有SIM卡下以及全部企业账户信息,而企业账户只能看到自己账户内的SIM卡信息。

不同用户数据视图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用户数据视图关系图运营商操作员: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的最高级管理者, 运营商操作员可创建并管理企业账户和客户并管理平台内所有账户、客户的信息,可以对已激活的各类设备进行访问控制、定义不同设备的无线服务级别等。

企业操作员:从运营商购买物联网服务的企业客户操作人员,企业客户通过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提供的账户来管理其所属的物联网SIM卡设备,主要通过平台控制中心进行设备控制和分析。

成员用户:如企业账户是联通的分销商,或者B-B-C模式时,企业账户需通过“客户”展现其所属SIM 卡信息时,平台会提供成员用户操作功能。

(2)用户创建: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应支持平台使用用户的创建,具有用户创建权限的人员在用户创建时,需录入以下内容,包括:用户名、邮箱、电话、账户名称、角色名、有效期、客户、账户单点登录。

(3)用户信息修改: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应支持平台使用用户信息的修改功能,具有用户信息修改权限的人员在进行用户信息修改时,可编辑用户信息、也可删除用户。

进行用户信息编辑时,可编辑的内容包括:邮箱、电话、角色名、时区、客户、账户单点登录。

不能修改用户的用户名和账户名称信息。

用户也可以对自己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首选语言、时区和密码。

(4)密码设置: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提供用户密码安全策略的配置和执行功能。

当用户进行密码创建和修改时,平台自动匹配密码安全策略。

对于平台已存在用户,其密码不符合安全策略时,在用户下次进行密码变更时,平台将自动要求其符合密码安全策略。

(5)密码重置:管理人员可为单个或多个用户重置密码。

重置方式为:首先,管理人员向用户发送密码重置链接登录页面的邮件通知。

用户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后,显示密码重置登陆页面,供用户进行密钥设置。

此外,在用户登陆页面和用户详细信息页面,均应提供忘记密码按钮,供用户点击进行密码重置。

5.1.1.2角色角色,即具有某些相同操作权限的身份,系统管理员通过向平台访问用户赋予不同的角色(身份),使其具有所属角色的所有权限。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角色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及调整角色所配置的用户等操作。

5.1.1.3客户(1)客户管理:可在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企业账户下为其分支机构(如分销商,子公司,系统集成商等)或其成员用户创建“客户”。

企业账户的管理人员可对其所属客户进行如下操作:查看、管理连接和资费计算。

在为“客户”创建平台用户时,根据为其分配的角色,用户可查看、控制其所属的SIM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