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逐渐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客观的分析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外资、经济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济的逐步全方位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我国成为理想的投资地之一。
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我国吸收外资甚至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确制定和实施对外商投资的战略措施,才得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总体上来看,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有助于资本的形成
我国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外商直接投资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例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节能减排积极推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改革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税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上。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而且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明显增大整个社会的资本规模。
同时,也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我国产业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起到了一定作用。
据资料显示,外资中近70%投向第二产业,近30%投向第三产业,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不足2%。
这大体符合我国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3、对中国的经济总产值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外资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飞速增长。
我国的对外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5.6亿美元,增长56倍,年均增长率为16.74%。
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三位,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确立。
从近几年来看,中国吸收外资有所起伏,但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仍看好中国,将其列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
4、促进技术的进步
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不少较为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促进了我国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
通过与外商的合资与合作,我国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明显提升。
从间接效应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示范作用,促使我国企业或通过技术进步的形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自主创新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
5、增加就业总量
在外资对我国就业数量增加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6420万人,比2008年的73280万人增加3140万人,年均增加348.9万人。
其中,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累计增加10755万人,年均增长超过4%;2011年末,全国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累计减少7615万人,年均减少1.9%。
从数据来看我国就业人数每年成增长趋势。
外资企业通过前后的产业联系也间接的创造了就业机会。
6、有利于我国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
我国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通过吸收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推动了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二)、消极影响
1.形成对某些行业和市场的垄断,造成大量民族品牌流失。
一是外商在我国幼稚产业抢先建立大企业。
二是外商在我国某些盈利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实行垄断。
外商凭借其品牌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势,加之我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与我国内资企业进行激烈竞争,将我国一些民族品牌产品淘汰出局,或是通过合资收购中方的名牌商标,导致中方的名牌产品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2.削弱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我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R&D费用只占销售收入的0.39%,即使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也只占销售收入的0.6%。
我国许多企业还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实施本地化战略,低价竞销,打垮内资企业;遏制合资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与内资企业争夺人才,导致内资企业和国内相关单位自主研发力量受到削弱。
3.通过不正当经营或转移定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外商在与国有企业进行合资或对国有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往往低估国有资产,特别是漏估国有企业的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从而使国有资产蒙受损失。
而且许多外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偷、漏、逃、骗税问题。
特别是不少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在跨国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方式偷逃税款,给我国每年造成大量税收损失。
4.加剧资源短缺,恶化生态环境。
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这给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
外商在华设立这些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实际上是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某些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不仅加剧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恶化我国的生态和社会环境,而且也严重危害企业职工和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加剧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征。
截止2004年,我国东部地区累计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和、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全国的82.43%、86.78%和86.25%;中部地区分别为11.04%、7.69%和9.16%;西部地区分别为6.53%、5.53%和4.59%。
这种非均衡格局的出现,加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也促使西部、中部地区的一些人才和资金向东部地区“倒流”。
6.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
许多地方政府在引资中出现重复引资问题。
以长三角为例,据统计资料显示,在长三角区域内15个城市的“十五”计划中,12个城市把电子通信业列为支柱产业,11个城市把汽车零配件制造业列为支柱产业,8个城市把石化工业列为支柱产业。
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体系,重复建设、“产业趋同”现象比较严重。
这样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
7、导致“繁荣而不富裕”的怪圈
近来,中国始终以较高的增长速度迅猛的发展,出现繁花似锦的经济形势。
也因此,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仍然保持飞速经济增长的中国被誉为神话的创造者。
而这其中的一部分功劳则要归功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作用。
外资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是我国的GNI(国民总收入)水平并没有取得与GDP 的同步高速发展。
也就是说,在我国较高的GDP下,居民的收入并没有达到同等的富裕水平。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怪圈”。
在另一个角度的认识下,可以概括成一下几点:
1、外商投资企业谋求强化技术控制维持高进入壁垒
2、外商投资企业谋求控制我国市场实施不正当竞争
3、外商投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的负作用越来越大
4、有些外商投资企业抵制在企业内设立工会组织
(三)、个别案例分析
苹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有利影响:
1)促进中国IT行业的创新
1月13日,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城市专卖销售iPhone4s新品的日子,在中国市场引起就为的抢购狂潮,成千上万的“果粉”不避严寒,通宵排队。
苹果的热卖让我们看到,并不是老百姓缺乏购买力,而是市场上缺乏像苹果这样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对消费者产生强烈吸引力的产品。
建议:努力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向消费者学习,了解消费者;提高网络聚合能力。
2)提高中国就业率
虽然苹果公司在中国有许多代工厂,让中国的许多的工人有了就业的机会。
但是它在打开中国市场的同时,使其他同产业公司销量下降,造成失业率。
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就业率还是提高了。
3)拉动GDP
2011年,仅苹果给foxconn的订单就可能达到上千亿元,如果算上广达、和硕、宸鸿、胜华等一大批工厂,苹果在大陆直接带动了数千亿的产值,并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就业。
不利影响:
1)中国的代工厂利润低---制造业
2)污染生态环境
3)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苹果进驻中国市场的能力与影响不容小觑,应积极应对。
号称“中国的苹果”的小米也以“饥饿营销”与之竞争。
同时华为进驻美国受打压事件,也应加以重视,使本国产业加快发展。
(四)总结
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市场面向世界,经济实力不过提高。
吸收和利用外资的能力逐渐加强,客观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才能了解世界市场,发展本国市场,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中国经济网《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中华论文网《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4]、红袖添香网文学频道《苹果对中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