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1 、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 、指导翻译;3 、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

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

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

年十八以
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

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