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向真、向美、向善、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
”这说明校园文化非常重要。
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校园文化能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润物细无声地沐浴给学生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
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面旗帜,它引领着师生意气风发地前进;是一种引力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是一种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肥沃土壤。
有品味的学校必定魅力无限。
因此,我们通过各种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是我们工作之重。
一、发掘校园环境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
因此,我校积极创设健康的校园环境。
对校园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力求达到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的统一。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墙壁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教学楼的走廊艺术。
我校每层教学楼墙壁布置内容不尽相同。
共建设了文学、艺术、安全法制、健康卫生、荣誉五大文化长廊。
文学长廊以“美德是金”为主题,收集了名人名言、中外传统美德故事、古今爱国人士简介等内容;艺术长廊以“展示自我”为主题,把师生们的书法、绘画作品、兴趣小组学生的手工制作精品,分别装帧分类,悬挂在二、四、五楼层走廊墙壁上;安全法制长廊以“自我保护”为主题,涉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禁毒、迷恋网络、防盗、防拐等内容;卫生健康教育长廊以“良好生活习惯”为主题,通过图片、文字、漫画等形式介绍了小学生饮食格言、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吃零食的危害、传染病预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荣誉长廊以“成果展示”为主题,将学校集体及师生近年来获得的最高奖项进行集中展示。
在我们每个年级外面的走廊里,都有他们合办的黑板报版面。
其中有各年级一致推选的各科明星,上面有他们的自我简介,更重要的是还有他们获得的一份份荣誉。
所以,每月更换一期,明星层出不穷,每当下课时都有同学们驻足欣赏的身影,那是对被选同学的羡慕,也是对自己的期待。
校园走廊成了同学们引以为豪的领地。
也成了激励自己向上,向善的动力。
2.教室布置异彩纷呈。
班级的墙壁上是展示学生才华和记录班级成果的园地。
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
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版块,有优秀作业展示,有手抄报,有明星荟萃,有班级荣誉宣传栏,有美术作品等。
每个班级,每个年级人文氛围各不相同。
整洁美观和谐的环境默默地塑造这着花朵。
陶冶着他们的情操。
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放飞……3.校园角落的“温馨提示”。
古人云:“少小若成性,习惯成自然。
”校园角落的温馨提示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了孩子们的心。
走进校园,你会发现门口的草坪上有着孩子们温馨的提示:“建文明校,做文明人。
”“今天你微笑了吗?”“ 学校是我家,洁净靠大家。
”……这些润物细无声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学们驻足观赏或嬉戏玩耍时,会情不自禁地看一看窗明几净的教学楼,一尘不染的透着生机的校园。
心中会产生一种向善、向美、向上的奇妙感觉。
二、弘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育人主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展开(认知活动、养成活动、培养活动、训练活动等)。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
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认识结构、兴趣特点、能力水平和心理、生理特性,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他们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1.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植树节、清明节、国庆节等。
坚持每周一的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
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低年级讲故事比赛,高年级演讲比赛。
五月份“春季运动会”,六月是书画,写字比赛。
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月份“祖国颂诗朗诵” ……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成立校美术、书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
4、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管理。
我校网站开设有学校中的活动事件、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特色成果、师生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校园科研、德育之窗、安全教育、教师天地、学生园地、制度建设、党群建设、校园风光、校园公告、每周之星、体育保健等多个栏目。
师生在网站上展示自己的才艺,兴趣爱好。
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幸福与快乐,让别人帮助自己解决为难与困惑,了解学校的精神风貌。
真正使学校网站成为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学校创办了校刊编辑部,报刊名是《五彩石》,每半月一期,按期发放给各班学生阅读。
展现了师生风貌,搭建了写作平台。
6、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学校设有阅览室、图书室,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挥师生作用1.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在学生面前。
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
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
我们每个星期一坚持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常规,使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近年来,我校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校园文化的主体结构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聚焦点,教师是校园文化的晶核,要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首先,发挥先进学生的榜样作用。
在小学,少先队员的榜样作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贡献。
少先队员们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积极向上的品质在学校生活中很重要。
他们爱己及人,爱屋及乌,才能爱学习,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
一所学校,这样的优秀学生越多,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就越好。
其次,要努力发挥教师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中,教师是核心。
教师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合格人才的繁重任务,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优秀教师崇高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对人生观、价值观均未确立的小学生来说,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往往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会起重要作用。
教师只有严于律己、求真务实、向善、向美才能真正关心每位学生。
发掘他们的潜力,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让教育充满智慧,让学校充满生动。
四、狠抓制度建设明确而严格的校规和校纪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的特点,师生共同制订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校训、校风、校歌、校服等,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为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我校还主编了校本教材——《小学生优良习惯与培养》,其中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卫生习惯的培养”、“安全习惯的培养”“生理、心理健康的培养”等内容,并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周集中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做到教师有教案,学生有笔记,师生有感悟。
随之还相应出台了“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评比方案,主要从升旗、晨会、课间操、放学站队、卫生、好人好事、纪律等方面进行量化积分,将养成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同时政教处还督促开展了文明礼仪、一日常规、安全回家、弯弯腰工程等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牢固树立了“讲文明光荣,语言粗鲁可耻;讲卫生光荣,乱扔乱吐可耻;爱学习光荣,消极懒惰可耻;珍惜生命光荣,践踏生命可耻”的意识,使文明礼仪贯穿于全体师生的一举一动中。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但是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
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
使师生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为此,我校先后制定了学校各项制度,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岗位责任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德育教育工作制度》、《升降国旗制度》、《教师进修制度》、《教改教研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图书室、阅览室管理制度》、《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教师考勤制度》等,实现了教育管理的制度化,在全体教职工中形成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风气。
五、引进社区文化1.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
首先,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沟通,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及家庭的文明和谐的水平,提升家庭教育效能,从而达到对社区文化的辐射。
然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
让学生走出去。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从管理角度出发,把学生与外面的世界隔开。
学生的大多数校园活动过多地局限在校内,缺乏与社会充分接触。
校园活动当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却在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如果走出校园,充分接触大自然,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的心灵慢慢成熟起来。
其次是引进来。
邀请社区各届代表人物走进校园,为学校作报告、进行法制讲座、交通法规宣传等。
或把其他学校的学术讲座、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引进校园。
这种建设的思路既可以塑造校园形象,加深外界对学校的了解,又可以拓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加强校园文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
现在,我校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
广大师生的文化素养明显提升。
他们自信乐观,奋发努力,健康向上,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