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即墨市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0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Ag 108 Fe 56 I 127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牛、羊放的屁中含有大量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的会计师的增加导致地球温室效应明显B.蔗糖、纤维素(如棉花)、光导纤维、淀粉、蛋白质、PVC 、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C.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2.设A N 为阿伏伽德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氧气与金属钠反应,氧气一定得到4A N 个电子B.100ml 18.4mol/L 的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一定小于0.92A N C.在2222H O Cl 2HCl O +=+反应中,每生成16g 氧气,则转移2A N 个电子 D.常温下,92g 2NO 和24N O 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A N 个 3.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B.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这一事实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低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陵与浓硝酸反应:2323Cu 8H 2NO 3Cu 2NO 4H O +-+++=+↑+ B.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22322Fe O 6H 2I 2Fe 3H O I +-+++=++C.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2223Ba 2H O SO BaSO 2H ++++=↓+ D.用稀硝酸溶解FeS 固体:22FeS 2H Fe H S +++=+↑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中却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B.可逆反应:22C(s)H O(g)CO(g)H (g)H 0++∆>,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改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D.25℃时,2Mg(OH)固体在20ml 0.01mol/L 氨水中的SP K 等在20ml 0.01mol/L 4NH Cl 溶液中的SP K6.7.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232423Zn(OH)2Fe(OH)4KOH3Zn 2K FeO 8H 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4232K FeO 8H O 6e 4OH 2Fe(OH)-++=+ B.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C.放电时,正极有1.5mol 24FeO -被还原时,同转移电子数为4mol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3422Fe(OH)10OH 6e 2FeO 8H O ---+-=+ 8.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不是含有碳酸根离子就是含有亚硫酸根离子C.将二氧化硫通入到氯化铁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亚硫酸钡D.溶液中滴加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 9.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22I (g)H 2HI(g)H 9.48kJ /mol +∆=-(g)Ⅱ.22I s)H (g)2HI(g)H 26.48kJ /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B.254g 2I (g )中通入22gH (g)反应放热9.4KJC.1mol 气态碘与1mol 固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 D.反应Ⅰ反应物的总焓小于产物的总焓 10.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泥沙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直接用分液漏斗分离B.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搅拌并慢慢加入浓硫酸 C.用托盘天平称量11.72g 氯化钾固体 D.用水可以区分苯和溴苯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2SiO 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2SiO 是酸性氧化物B.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漂白粉、钢、氯水、3Fe(OH)胶体均为混合物 D.盐酸、铜、熔融的NaCl 均能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12.25N O 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5222N O (g)4NO (g)O (g)+H 0∆>。
起始25N O (g)的浓度为5mol /L ,其他物质的浓度为零。
1T 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见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 25N O (g),同时消耗4nmol 2NO (g),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B.1T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若维持1T 温度不变,增加体系压强,平衡向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2K ,则1K >2KC. 1T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125,500s 时反应物转化率为50%D.其他条件不变时,2T 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25N O (g)浓度为2.98mol/L ,则1T <2T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碳酸溶液中23c(H )2c(CO )+->B.常温下,向水中加入冰醋酸,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 )+C.二氧化碳溶于水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233c(Na )c(HCO )2c(CO )+--=+D.用PH=2和PH=3的醋酸溶液中含等量 14.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一定是氧元素 B.10Be 和9Be 是同一种原子C.在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比较镁和铝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D.第ⅥA 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用Qc 与溶度积Ksp 的比较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 B.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 水溶液中,Ag +和Cl -浓度的乘积一定是个常数C.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但是可以改变平衡转化率 D.铁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与盐类的水解有关16.已知2H B 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取0.4mol/LKHB 溶液与0.4mol/L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9,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2c(H )c(OH )c(B )c(HB )c(K )+---+<<<<B.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9c(OH )10mol /L --= C.22c(K )2[c(B )c(HB )c(H B)]0.4mol /L +--=++= D. 2c(K )c(H )c(OH )c(HB )c(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6分)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多种,这是其中的两套。
(1)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图2装置检查 气密性的方法是 。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常见的有三种,其中一种制法 是将生石灰和浓氨水混合,此法应该选用 装置(填“图1”或“图2”)该实验中有大量氨气逸出 的原因是 。
18.(15分)Ⅰ.工业上为实现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综合利用,可用22H O 和24H SO 的混合溶液溶解处理产生的铜粉末,以制备硫酸铜。
已知: ①22Cu(s)2H (aq)Cu (aq)H +++=+∆(g)H =+64.39kJ /m ol ②2222Cu(s)H O (1)2H (aq)Cu (aq)2H O(1)H 319.68kJ /mol ++++=+∆=-③2222H (g)O (g)2H O(1)H 571.68kJ /mol +=∆=- 则22224H O (1)4H O(1)2O (g)H =+∆= 。
Ⅱ.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若以乙烯作为燃料气,则在接触面上 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固体氧化物的作用 (填“是”“否”或“不能确定”) 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②若以此作为化学电源,用惰性电极 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 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5mol223Cu (OH)CO 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数 。
Ⅲ.如图所示,甲池中电池反应式为3222Fe Cu 2Fe Cu ++++=+,已知A 电极质量不变,C,D 为石墨电极,乙池中为100mlNaCl溶液。
(条件是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1)A 极为 极(填“正”或“负”),B 极电极材料为 。
(2)B 电极质量3.2g 时,此时乙池中电解液的PH 为 。
(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及气体的溶解情况)(3)实验中,欲从甲池反应后的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制得纯净的氯化铁溶液,简述操作步骤及有关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19.(10分)Ⅰ.(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33CH OCH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3323H (g)3CO(g)CH OCH (g)CO (g)H 274kJ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