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诚信是金——活动方案一、教学活动分析: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

通过活动课的开展,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因此教学中力求做到:1、引导学生搜集古今中外讲诚信的故事,理解诚信的内涵。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研究讲诚信和不讲诚信的结果。

3、通过倡议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从小就讲诚信的意识,并内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或在书本、电视中等听到或看到的诚信故事。

教师准备:1、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碟片《狼来了》。

2、有关诚信的故事片段和故事目录。

3、全班分为八个学习活动小组。

四、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诚信。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小故事,听过这两个小故事后我想向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回答老师你们喜欢做哪一个男孩就行了。

(1)老师讲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2)播放动画故事《狼来了》2、同学们听故事多么认真啊。

老师想请两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最简洁的把内容复述一下,好吗?3、学生自荐复述故事4、简要点评,完成开始提的问题:你喜欢哪个男孩?(二)组内交流,归纳正反事例。

1、小组活动。

(1)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将故事简单的进行归纳,并将故事的大意或题目写在卡纸上。

(3)小组成员共同活动,列举出本组内最能体现诚信和不诚信的两个事例,准备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并简单说出理由。

2、教师表述:(主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以及结果进行肯定)(三)组际交流,在对比中理解诚信。

1、由八个学习活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本组选出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2、教师根据发言情况进行事例的分组板书;3、教师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总结。

(四)故事欣赏,体会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欣赏故事《诚实是生命的玫瑰》,体会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在现实中诚信的缺乏。

(五)格言欣赏,体会古人、名人对诚信的认识。

1、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2、海涅: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3、裴多菲: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意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4、同学们读一读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诚信的格言,说说格言的大意。

(六)答卷练习,加深理解诚信。

做个百分百的诚信孩子,你遇到了下面的情况怎么做?1、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发现同桌上50元钱:2、买东西时,出门发现多找钱了:3、老师给你的试卷评分多加了10分:4、不小心打碎了家中的花瓶:5、和我最要好的朋友踢坏了班级的门:6、我因为在路上玩迟到了,跟老师解释:7、因为看动画片作业做的很不认真,面对老师询问:8、遇到有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9、有人向你问路时:10、遇到考试时有人作弊:(七)唱响倡议,将诚信内化为实际行动。

全班形成活动倡议,将讲诚信延伸到我们的今后生活中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使之与今后的一切言行结合。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诗经》上“哀了父母,生我肋带”,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诗中“谁言寸草心满意足,报得三春节晖”,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

爱幼敬老,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部分。

在新的世纪里,一个不懂事孝敬父母,不具备起码道德观的孩子,其精神世界是缺陷的,其人格是不完善的,难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人。

“孝”添“文”即“教”,孝为德之本。

因此,把孝敬父母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扎实开展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从心拥有一颗“孝心”,对于他们心身健康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心感自受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操持家庭的劳苦,逐步形成“人心孝敬”的良好思想品质,即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逢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感育从,不糊涂,让父母真心恩,能移情,献社会爱心。

以此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形成崇尚孝道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活动内容:尊重长辈。

一、活动时间:2014年9月——11月三、活动安排(一)活动准备阶段(2014年9月)根据本班活动方案要求,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孝教父母活动。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报刊、杂志和中队会时间。

以多方式多渠道给学生讲述尊重长辈的小故事,宣传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美德,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营造孝敬父母活动氛围。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0月)在准备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重点做好以下一些活动。

1、说感恩的话。

当长辈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长辈为自己辅导功课,做饭或做其他的事要说“谢谢”,当家里来了客人或路上遇到长辈要说“您好”,平时做到不与长辈顶嘴,等等。

2、做孝敬的事。

吃饭吃菜要礼让,先长辈后自己;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周帮忙打扫卫生,为长辈倒水、洗脚、捶背;走访外地长辈,帮助长辈实现愿望;自觉勤奋学习,不强求长辈为自己做事情;等等。

3、推广孝敬美德。

在家中实践孝敬美德的同时,要积极广泛的宣传孝敬美德。

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从孝敬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孝敬其他老人。

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干些家务聊聊天等。

4、摘录孝敬长辈的文章和故事。

在搞好尊重长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摘录一些有关孝敬长辈的文章和故事,以增强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意识,巩固实践成果,。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4年11月)在本班做好总结交流评比工作,推选实践孝敬父母积极分子进行表扬,推荐尊重长辈优秀小故事予以推广,进一步巩固实践成果.珍惜生命之水一、课题确定的背景水是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水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工业、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地球对人类最宝贵的馈赠。

然而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乏力,致使淡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因使用不当而使淡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导致可用淡水资源的匮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水平,加强淡水资源的管理,减少乃至消除污染,保持水质清洁,用水节制,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创造美好的明天。

二、活动主题的确定一直以来,本着对社会、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思想,我把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之水”的教育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把它渗透到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之中,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比较松散、琐碎,学生对“珍惜生命之水”的认识仅停留在不系统的感性认识层面。

因此,搞一期“珍惜生命之水”的综合实践活动(长线)的想法油然而生。

机缘巧合,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贾广国同学向我提出:“水是生命之源,可是我们周围到处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老师,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吗?”我先是一震,贾广国平时老实巴交,少言寡语,更少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天之所以大胆地客观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大概是受什么触动吧。

果然不出所料!“星期天,我和朋友做游戏。

时间一长,个个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可我们身处旷野,一时难找饮用水。

无奈之下,只好停止游戏,拔腿跑往村庄找水喝。

好不容易找到水源,一户人家正开着水龙头向下面一口大缸里蓄水,主人可能没在家吧,缸里水已经满了,溢出的水不停地汇入阴沟里。

我们饮牛似的喝了一肚子。

事后,我越发感到水对人的重要性,越发心疼那些被浪费的水。

后来我留心观察一下周围,发现浪费水的现象还真不少呢!”周人杰的话没想到使班级产生了不小的共鸣,同学们议论纷纷,“快嘴”陶晓燕不等批准就站起来说道:“沙漠行者对水的渴求就是对生命的渴求,我们身边不仅存在浪费水的现象,而且存在污染水的现象,真令人痛心!”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

我因势利导:“那么,大家作为小主人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珍惜生命之水!三、活动具体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及其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状况,从而培养学生对水域污染和节约用水的急迫感和责任心。

2、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设计方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简单的考察、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写出简单的考察报告。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形式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

2、实践形式:(1)调查和访问(2)研究和设计(3)合作和交流(4)体验、表达和反思五、活动准备阶段1、讨论确定研究内容“珍惜生命之水”这个课题研究范围较大,在教师指导下,孩子们围绕主题,积极讨论发言,确定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1)初步认识水资源与生命的密切联系。

(2)了解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

(3)研究消除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办法。

2、自愿选择,组成小队“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三个研究小组。

在这个过程之初,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学生成了“抢手货”,如沈娇、丁乐乐聪明漂亮,能说会道,身为班级干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尤欢、孙洁做事一向沉稳,极有责任心;还有像胡小文虽学习平常,但身强力壮,肯吃苦耐劳,也颇受欢迎;更值得一提的是叶鑫胜,虽然平时不善交谈,交友不多,但由于他是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所以各组争相抢夺。

可是有的学生却成了“弃儿”,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同学往往是集体活动的“孤雁”。

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同学们开展了“请到我们中来”的交友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及同学,小组很快地确立了下来。

各小组都选出一名全体组员信赖的组长,第一组的组长是陶慧慧,第二组的组长是石梦娇,第三组的组长是吕庆楠,各小组的组长对组员进行登记并带领组员制定了本组的活动计划。

(见附录一)3、小组选择指导老师由于是长线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监督与指导。

除我之外,我还允许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本小组研究问题的需要点击教师。

学生自己的想法还真出乎意料,有的教师被三个小组同时点击,有的教师则没有被点击。

那些平日里看起来十分威严的,能使学生言听计从的教师并不受大家的欢迎,而那些热情、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

下面听听学生们对教师的“品头论足”吧,“我们希望请的是能够和我们一起参与活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活动中的疑难问题,一些老师看起来就怕,我们不敢请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