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法考《刑事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被告人张某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也没有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值班律师不能做下列哪项事情?( )A、提供法律咨询B、申请变更强制措施C、提供程序选择建议D、出庭辩护>>>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值班律师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的职责。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值班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
2.下列关于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时间适用不同的期间B、侦查羁押期限应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之日起计算C、法定期间包括路途上的时间D、张某被拘留期限届满之日恰逢法定节假日,应顺延至第一个工作日将其释放>>>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0章>第1节>期间的计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期间计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1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到30日。
根据《高检规则》第136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为14日,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日至3日。
故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拘留适用不同的期间,故A项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6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
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侦查羁押期限应从逮捕之日起计算。
故B项错误。
根据《刑3.某县检察院以抢劫罪对孙某提起公诉,被害人李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不适用刑事诉讼法B、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不论是否当庭执行完毕,审判人员都必须制作调解书C、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由检察机关决定查封被告人财产D、若在侦查阶段孙某、李某已就赔偿达成协议且孙某已给付,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9章>第1节>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
《刑诉解释》第16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司法解释已有规定的以外,适用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
故A项不正确。
《刑诉解释》第1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达成协议并即时履行完毕的,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当制作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故B项不正确。
《刑诉解释》第152条规定4.下列关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严格限制和尽量减少使用逮捕措施B、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C、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拘留、逮捕后服从管理、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能够保证诉讼正常进行的,公安机关可以变更强制措施D、对被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0章>第3节>适用强制措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0条的规定,选项A、B、D正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16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拘留、逮捕后服从管理、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能够保证诉讼正常进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将变更强制措施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因此选项C错误。
5.下列哪一选项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A、一审法院认定马某犯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马某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B、一审法院认定赵某犯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赵某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二审法院在没有改变刑期的情况下将罪名改判为抢劫罪C、一审法院以盗窃罪判处金某有期徒刑二年、王某有期徒刑一年,金某、王某以没有实施犯罪为由提起上诉,检察院认为对金某量刑畸轻提出抗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对金某、王某量刑均偏轻,但仅对金某改判为五年D、一审法院认定石某犯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犯抢劫罪判处无期徒刑,数罪并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6章>第3节>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答案】:D【解析】: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传统的考查重点,特注意该原则的适用条件与限制。
《刑事诉讼法》第236条第一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据此,选项A并不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
《高法解释》第325条规定:“审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并应当执行下列规定:(1)同案审理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6.李某涉嫌抢夺罪,委托其作建筑工人的弟弟作为辩护人。
其弟可以做下列哪项事情?( )A、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B、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C、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代为调查取证D、申请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调取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辩护人的权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律师辩护人与非律师辩护人享有权利的区别。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8条至第46条规定,注意前三个选项的主体均应且只能为“辩护律师”,非律师身份的辩护人只能行使D选项中权利。
7.某法院在审理张某自诉伤害案中,发现被告人还实施过抢劫。
对此,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31题,单选)A、继续审理伤害案,将抢劫案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B、鉴于伤害案属于可以公诉的案件,将伤害案与抢劫案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C、继续审理伤害案,建议检察院对抢劫案予以起诉D、对伤害案延期审理,待检察院对抢劫案起诉后一并予以审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5章>第2节>法庭审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第一审程序。
抢劫案必须由检察院提起公诉,不属于自诉案件范围,无法通过法院的自诉程序解决。
但需要注意的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管辖分工的有关规定,抢劫案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才能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并由检察院提起公诉。
所以本题中,法院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将自己发现的抢劫案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将伤害案件继续适用自诉程序审理。
所以,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本题选A。
8.下列证据既属于原始证据、直接证据,又属于实物证据的是哪个:A、从被害人苏某身上提取的指纹,经鉴定系刘某所留B、证人王某作证称,案发现场看见被害人周某倒在路口满身是血C、被害人在临死前向抢救他的医生讲述了遭受犯罪分子侵害的事实,在诉讼过程中医生就该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D、高某盗窃案,小区现场的监控录像资料记录了其杀人全过程>>>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3节>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答案】:D【解析】:A项属于原始证据、间接证据、实物证据,不当选。
B项属于原始证据、间接证据和言词证据,不当选。
C项属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和言词证据,不当选。
D项属于原始证据、直接证据和实物证据,当选。
9.甲和乙因故意杀人被中级法院分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无期徒刑。
甲、乙上诉后,高级法院裁定维持原判。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39题,单选)A、高级法院裁定维持原判后,对乙的判决即已生效B、高级法院应先复核再报请最高法院核准C、最高法院如认为原判决对乙的犯罪事实未查清,可查清后对乙改判并核准甲的死刑D、最高法院如认为甲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予核准死刑的,只能使用裁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7章>第2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死刑复核程序、执行程序。
对于死刑立即执行和无期徒刑的判决,甲乙两人分别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高院裁定维持原判,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尚未最终生效,仍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需要全案上报,全面审查而已,由于乙被判无期徒刑,实行两审终审,判决只有经审判才生效,“即已生效”表达不准确,因此A错误。
本案中,甲已上诉至高院,因此无需经过复核阶段,而直接由高院报最高院核准,故8错误。
《最高法解释》第311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自诉人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对10.王某被姜某打伤致残,在开庭审判前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
法院对于该申请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32题,单选)A、不予受理B、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财产的措施C、只有在王某提供担保后,法院才予以财产保全D、移送财产所在地的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9章>第3节>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最高法解释》第15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可能因被告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附带民事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申请,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
”可见,法院可以受理诉前财产保全,A错误。
B正确。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未提出申请的,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保全措施。
”可见,法院也可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C错误。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向被保全财1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下列案件的处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王某涉嫌抢劫,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B、张某涉嫌诈骗,法院审理后认为其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作出无罪判决C、赵某涉嫌盗窃,立案后发现涉案金额400余元,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D、李某涉嫌抢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决定不起诉>>>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12节>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答案】: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