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风险评估
➢高危组 ➢ DVT或肺动脉栓塞病史 ➢ 有严重外伤史,因恶性肿瘤需行腹部或盆腔的广泛手 术,下肢(特别是髋关节)大手术
➢中危组 ➢ 年龄大于40岁,在全麻下手术超过30min ➢ 恶性肿瘤、肥胖、静脉曲张、瘫痪、长期卧床或心力衰 竭
➢低危组 ➢ 年龄小于40岁,在全麻下腹部或胸部手术时间在30min 之内
➢每班测量大腿周径,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皮肤 颜色、温度变化。
➢预防并发症: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多漱口、多 饮水,大便干结者可用开塞露通便,定时翻身, 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注意出血倾向。 ➢急性期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要更加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血管壁损伤
➢血管的直接损伤,感染或其他组织损伤导致内膜损伤 ➢静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作用 ➢内膜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
形成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血液高凝状态
➢常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及长期服用避孕药 ➢血小板数增多,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而抗凝因子活性降低,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有出血倾向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病人近期有手术史、脑出血以及有凝血功能不良的病人, 不应该使用或慎重使用抗凝治疗。这类病人如果有肺栓 塞风险,应该植入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30°,以 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警惕肺栓塞的发生,高度重视患者出现的胸痛、咳血、 呼吸困难、咳嗽及发绀等症状。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肺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肺栓塞
➢血栓栓塞 82% ➢瘤栓 13% DVT可为恶性肿瘤先兆 ➢空气栓塞 ➢羊水栓塞 1% ➢脂肪栓塞 3% 下肢长骨骨折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及气短:最重要症状,可伴紫绀。
➢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 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一般患肢只作为溶栓药物 给药途径,不作其他药物输入)。
➢严禁按摩、推拿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 以免造成腹压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饮食,忌食辛甘 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黏度,加重病情。
导致血管内异常凝结。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DVT的高危因素
➢在第一次患VTE的患者中,50-75%存在明确的危险因素。 ➢VTE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创伤、卧床、肿瘤治疗 (激
素、化疗或放疗)、高龄、心脏或呼吸衰竭、肾病综合征、 肥胖、吸烟、静脉曲张、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等, 这些危险因素通常合并存在 。
B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 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 肿胀疼痛和压痛, Homans征(+),即将足 背屈使腓肠肌紧张时,可 激发疼痛。
C混合型:血栓弥漫于整 条患肢深静脉系统,表现 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 压痛,沿股静脉行程可扪 及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 较困难。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临床分期
➢急性期:发病后14天以内 ➢亚急性期:发病15-30天 ➢慢性期:发病>30天
➢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DVT抗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先于华法林口服。 ➢调整华法林的剂量要以参考INR指标,以INR维持在
2.0~3.0为最佳。 ➢抗凝治疗的时间在3~6个月。 ➢每次调整华法林剂量后3-7天再复查INR。剂量调整以
每次1/4片为妥,避免大减大增。
• 呼吸困难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栓子大小有关。栓塞较大时, 呼吸困难严重且持续时间长。栓塞较小时,只有短暂呼 吸困难或仅持续几分钟。
• 反复发生小栓塞,可多次发生突发呼吸困难。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胸痛:
• 钝痛,较大的栓塞可有夹板感。 • 胸骨后压迫性痛为肺动脉高压、或右心室缺血所致。 •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也可发生心肌梗塞样疼痛。 • 栓塞部位附近的胸膜有纤维素性炎症,产生呼吸有关的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DVT 的 病 因
➢魏尔啸(Virchow) 提出三大因素 ➢ 静脉血流滞缓 ➢ 血管壁损伤 ➢ 血液高凝状况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静脉血流滞缓
➢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关键作用 ➢常见于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肢体制动或偏瘫卧床,
长途乘车或长久的下蹲位 ➢凝血因子活化,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辅助检查
➢B超 最常用 ➢下肢静脉造影 有创性检查,诊断的金标准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Hale Waihona Puke 治疗➢非手术疗法➢ 静卧,抬高患肢 ➢ 溶栓治疗:尿激酶和链激酶 ➢ 抗凝治疗 ➢ 其它措施
➢手术疗法
➢ 血栓取除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DVT治疗——溶栓
➢静脉溶栓:指南里并没有推荐溶栓为下肢深静脉 血栓的首选治疗。原因有三: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下肢DVT的三大表现 ➢ 疼痛 ➢ 肿胀 ➢ 浅静脉怒张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血管解剖(为什么左侧高于右侧)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高于右侧 左髂总静脉位于右髂总动脉和骶 骨岬之间,易受右髂总动脉骑跨 压迫,造成远侧静脉回流障碍而 发生血栓所致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A中央型:血栓局限于髂 股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 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 压痛,可有静脉曲张。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基本概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 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多发生于下肢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 PE)
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DVT可导致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滞后,溶栓药物对机化的血栓无效; ➢溶栓药物的出血风险很大,尤其是高龄病人可能发生致命
性脑溢血; ➢大量对比研究表明溶栓的治疗效果并不优于抗凝治疗。 ➢置管溶栓:是否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还在进一 步的经验积累中。
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
DVT治疗——抗凝
➢抗凝治疗是DVT的首选治疗:只要病人没有出血倾向或 凝血功能方面的问题。 ➢防治新鲜血栓的形成 ➢在合适的抗凝强度下可以启动自身纤溶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