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低年级口语交际之我见华北油田一处小学周晓娜我国对现行小学语文课本进行了改革,将低年级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不仅能培养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不断地归纳、分辩、评价中发展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

目前,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它已被列为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们都在认真探索钻研这门课的教学方法。

这几年,我把一些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有了一些体会。

一、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日常生活中口语的主要方式是谈话,即兴讲话,讲故事等。

在日常教学中应留心各种说话情境,经常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力争多说话,尤其是当众说话。

如在教一年级的《入学教育》这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操场看看并说一说:同学们在操场上做什么?问学生:假如你来到滑滑梯前,想玩滑滑梯,可是这里人很多,你应该怎么做?假如好几个同学都要拍皮球,可是只有一个皮球,大家应该怎么玩等等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此时的学生爱问一些问题,教师就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不要轻易放过。

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时,学生会问:学校有哪些教室?我们在上音乐、自然、美术课要在哪个教室上?学校体育室摆的那些体育器械分别叫什么?教师都应如实告诉学生,帮助学生认识校园事物,熟悉校园生活,了解学校的日常要求。

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

此时的学生无拘无束,十分乐意谈感兴趣的话,这样起到了交流信息、训练说话的作用。

在活动课时,可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讲故事,从中练习说话。

教师要把握时机,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及时训练,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二、运用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容。

在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指导中,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交际内容,使学生主动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进而在口语交际实践中规X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我在教学中,主要注重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借助形象。

指导小语第一册的口语交际“我的家”时,教师先让学生从画面上屋子里的沙发、茶几等设施,建立起家的概念;再帮助学生从图画上一个小朋友手拿的一X照片了解家庭成员的组成、相互关系,以及各自从事的职业,进而联系自己的家庭进行口语交际。

(二)是开展活动。

指导小语第一册的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开展贴鼻子、丢手帕、击鼓传花、老鹰捉小鸡、争板凳等游戏活动。

通过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游戏的名称、规则、过程、目标,以及游戏中的分工与合作,并体会到某种游戏的乐趣,再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三)是引起回忆。

指导小语第一册的口语交际“过新年”时,教师可先作如下描述:新年一到,到处彩旗飘舞,人们喜气洋洋。

在新年里,我们比去年长大了一岁,成长的喜悦伴随着我们。

学校为我们组织的新年联欢会上的节目丰富多彩,公园为我们举办的游艺活动更是乐趣无穷。

在引起学生对过新年情景的回忆的基础上,再通过“你是怎么过新年的?”“你在新年里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等问题,诱发学生的口语交际愿望。

(四)是提供信息。

指导小语第一册的口语交际“有礼貌”时,教师可这样为学生提供信息:讲文明,懂礼貌,能够使我们与周围的人们友好相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礼貌用语。

见到朋友或长辈时,要问好;与别人告别时,要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妨碍了别人或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别人向你道歉时,要回答“没关系”让学生弄清了不同礼貌用语的适用场合后,再让他们进行口语交际。

三、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一)立足课文,奠定交际基础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如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描述画面、一问一答、复述课文、续编课文等形式,也可以将口语交际课的形式搬到教学中。

如《比尾巴》这课的扩展活动,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并围绕小动物尾巴的样子、颜色、功能以及小动物的有关知识等方面进行介绍或提问。

这样,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设情境,丰富交际内容1.问题探究。

这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我会拼图》一课,教师在指导交际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这个小朋友拼的是什么?(2)他是怎么样的?(3)它长得怎样?吃什么?生活在哪里?……教师示X之后,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上针对自己或别人的作品提出问题进行交际。

2.角色表演。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

表演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使学生进入交际情境。

如《有礼貌》一课,可假设几种情况,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礼貌用语的对话练习,还可带两部机进教室,让学生在表演打中进行交际。

表演过程,既是创作过程,又是交际过程。

3.猜谜激趣。

让学生根据某一个动作、声音、谜语等生动具体的直接感观作出判断,得出结论,进行口语交际,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如《我会拼图》一课,可让学生上台做自己所拼动物的动作,学其叫声,出简单的谜语等让其他学生猜一猜他拼的是什么动物,这既能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想象创造。

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拼什么图,教师不要划框框,而要启发、鼓励学生用这些大小不一的纸片拼出一个个充满童趣、想象、与众不同的图案。

有一个学生拼出的小狗,头上多了一个半圆,同学们看了都莫名其妙。

在交际时,有的同学就向他质疑。

他说:“我拼的是小狗。

因为小狗的头痒了,它用脚去抓痒。

小狗头上多的那个半圆是小狗的脚。

”同学们听了都恍然大悟。

这位同学的想象多么新奇,多么合理啊!此外,还可创设动手、评析、联系生活、电教再现等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丰富交际内容。

(三)体验生活,提高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举行新闻发布会、讲故事、演讲、背古诗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施展口才的良好环境;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地布置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落实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

如每个学生都必须去商店买文具,可布置题为《逛商场》的交际作业。

让学生在逛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际,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

交际课上,让学生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员”进行表演、交际。

交际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话时态度大方,有礼貌,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耐心,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为了能使课堂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爱讲敢讲会讲,教师就应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比如可用实物创设情境,借助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借助学生热门的话题创设情境,这样十分直观、形象。

一年级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每单元的练习都要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再指名说,还要适当引导全班同学评一评,议一议,适合交际的训练内容,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

如《可爱的小动物》这课口语交际时,可分这些步骤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1)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画,让学生说说小哥哥喂小白兔吃红萝卜,他们是什么关系?(2)详细说这幅图的意思和看图方法。

(3)放手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幅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动物如何爱小妹妹和小弟弟,小妹妹和小弟弟如何爱动物。

(4)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扮演动物和人物对话。

(5)学生带头饰上台表演说说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惯。

(6)让学生自己点名上台表演你喜欢的动物的动作,或猜谜语,或模拟动物的叫声,让同学猜一猜你表演的动物是什么。

(7)通过记者团采访听课的教师,要求每人要提两个问题,如:请问你养过什么小动物?小动物吃什么?小动物怎么走?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对话。

(8)教师与听课老师进行采访,了解学生采访的情况。

利用电教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学《我坐上了飞船》这课时,将夜空中的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飞船、地球,高山、平原、岛屿、海洋,长江、黄河、长城等景物就一目了然,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就能准确说出课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

最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坐上飞船,在太空中会看到什么,学生闭眼,边听音乐边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要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无论平时还是课堂上,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以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和教师交谈。

同时,引导他们一起玩耍,相互交谈,及时训练,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五、不能忽视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说话,就是语言表达。

它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如何迅捷地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互通情报,说话越来越显示了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较多地受到考试形式的导向和制约,往往只重视了书面语言的训练,而忽视了口头语言的训练。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不会“说话”,说话不连贯完整、词不达意的比比皆是。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我们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素质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尤其是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记得有人说过: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的确如此,我们常感到课堂气氛难以调动,那么不妨给他们一次机会,倾听一下他们的心声,以此来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进行即兴讲演。

鼓励学生抓住一个话题,发表一下看法,或像《焦点访谈》、《今日视点》这些电视档位的形式,口头简述当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见闻,并进行点评。

这样,抓住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的优势,使他们的能量得以较大限度的发挥。

许多学生平时不敢或不善于人前讲话,但为了展示自己不弱于别人,也能流畅、生动、落落大方地表达。

六、重视“动作”在低年级口语训练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当孩子们向我们讲述某件事时,他们总是一边说,一边用丰富的动作来补充,有时甚至手舞足蹈。

这除了是因为好动,还因为他们掌握的词汇量不够丰富,表达能力不够强,所以必须借助动作来帮助表达。

动作,成了他们除语言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

根据孩子们的这个特点,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有必要把动作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从“身动”、“心动”到“口动”,让他们“动”起来。

下面,是我在口语训练中结合动作常用的几种方法:(一)老师做,学生说。

这是一种很受孩子们欢迎的训练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