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

我们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有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说
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

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

我认为,教活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地创设情境,经过分析,我认为创设情境的策略主要有两种:
创设交际情境,在于把握教学机遇。

于永正老师上言语交际课《学一点问的本领》就是这样。

他抓住本班数学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被救者家属写来表扬信这一契机开始教学。

他让学生看过表扬信后,说:“朱校长说,准备在明天全校老师会上表扬周老师,但对这件事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一下。

校长请我们班问问周老师,问清楚了,写下来,交给朱校长。

”这样,巧妙地给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采访创设了跟校长
交际的情境。

不但如此,于老师还特意请来了周老师,让学生像记者一样提问,这又是一个交际的情境。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为第一个交际情境所激发;而第二个交际情境则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情境的创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通过教师语言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尤为重要。

如:苏教版第八册口语交际《两只小花狗》,在看图之前,教师先用语言描绘出图中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怎么会出现如此情景呢?”这样就快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去探索漫画大意,创编有趣的故事。

2、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境。

如《学配音》一课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课件或录像播放《小萝卜头》,体会演员的配音,让学生感悟。

然后再播放无配音的《宝莲灯》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给动画片配音。

这样,变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情绪高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配音就不是件难事了。

3、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愿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在具体事件中该怎么做、怎么说。

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演演林冲和洪教头,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会到故事中,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人物间的口语交流,发散思维,丰富语言。

再如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安慰》,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练
习所提供的语境,分角色表演,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容易产生说的欲望和说的激情,进而让学生懂得安慰别人必须有同情心,说话要委婉动听及多说鼓励的话的道理,真正学会安慰别人。

4、通过活动创设情境。

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有:作实验、游戏、手工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或者参加各类活动时进行训练等。

训练的方法为:首先以活动为先导,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活动,再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如果是即兴说话,则按事先设计的活动内容和程序,指导学生边活动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

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

比如“学会向别人解释”专题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案例。

小红吃早点时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泼到了她的身上,小红无奈之下只好回家换衣服。

等她到校时课已经开始了,老师马上当众批评了小红。

下面的做法怎样,请学生评一评。

①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该责备我,要不你去问我妈妈?”③小红马上轻声说:“老师,吃早点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

”通过案例比较,学生能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说清理由,还要讲文明,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合适等。

三、教学多样化,让孩子们会说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

(一)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

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

比如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题目一般是自我介绍、借文具、带路问路、道歉、转述、看病等;中年级的训练专题一般是:介绍一本书、劝阻、找人、建议、约请、接电话等;高年级一般是:用压岁钱、讲故事、说实验、请教别人、说成语、演讲、辩论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比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更注重了学生的主观性,这使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教师,更像是一个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及思维。

(二)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从社会学角度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

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

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

在一些好的语文课上,教师这方面的引导、矫正等往往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

”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三)随机训练。

(1)紧扣生活随机训练。

丰富多采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比如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组织“该不该看动画片”的讨论等。

(2)利用活动随机训练。

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如国际卫生日上街宣传后交流感受,开展有关热点问题(减负就是不做作业、怎样过双休日等)的讨论、辩论等。

从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许多同学怕与人交谈,害怕参加口语交际训练。

有的同学想说,可又表达不清,不断需要别人提醒和帮助。

进一步了解,你会发现这些同学读书很少,且特别害怕朗读,因此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口语交流的随机性特征决定了参与交流的对象必须有良好的说话习惯、丰富的语言积淀等,用来口语交际的语言材料要有“招之即来”之神奇功效,而这一切与大量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立足课堂教学,抓好朗读、背诵训练;②开展丰富多彩
的阅读活动,扩大积累。

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和背诵有利于感受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有利于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规范语言、培养语感,更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说、写的能力。

苏教版教材把朗读和背诵作为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水平大有裨益。

“胸藏万江凭吞吐”,口语交际不可“无米之炊”,需吞纳百川,方能“口若悬河”,而这一切是离不开读的。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是一个新事物,就像春天一样鲜活,就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还有待于我们教师一起来研究、探索,一起开创小学口语教学万紫千红的新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