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的分布
宝马别逗罂粟
(毛茛科、马钱科、茄科、豆科、罂粟科)防己终于小破
(防己科、吴茱萸属、小檗科)
5.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优点:分离效能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
色谱柱类型:硅胶吸附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
此外,制备型薄层色谱、干柱色谱、中压或低压柱色谱等也常用于分离生物碱。
总结
常用的显色剂
显色剂适用对象
硝酸银试剂使还原糖显棕黑色
三苯四氮唑盐试剂使单糖和还原性低聚糖呈红色
苯胺-邻苯二甲酸盐试剂使单糖中的五碳糖和六碳糖所呈颜色略有区别
3,5-二羟基甲苯-盐酸试剂使酮糖和含有酮糖的低聚糖呈红色
过碘酸加联苯胺使糖、苷和多元醇中有邻二羟基结构者呈蓝底白斑总结:
单糖之间连接位置的确定1.通过苷全甲基化后温和酸水解确定
2.通过-NMR中有关碳的苷化位移确定
糖链连接顺序的确定1.化学法,如缓和水解法、Smith降解法
2.质谱法,依据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碎片峰确定
3.2D-NMR和NOE差谱技术
苷键构型的决定1.利用酶水解进行测定
2.利用Klyne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3.利用NMR进行测定
①通过1H-NMR中有关质子的化学位移确定
②可以根据C1-H和C2-H的偶合常数(J值)来判断苷键构型(或端基碳和端基质子间的偶合常数1J C1-H1来区别)
反应名称反应试剂适用类型颜色变化
Feigl反应醛类+邻二硝基苯醌类及其衍生物生成紫色化合物
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苯醌类及萘醌类
白色背景下呈
现出蓝色斑点
Borntrager反应碱性溶液羟基醌类显红至紫红色
Kesting—Craven 反应含有活性次甲基试剂(如乙
酰乙酸酯、丙二酸酯、丙二
腈等)的醇溶液
醌环上有未被取代
的位置的苯醌及萘
醌类
呈蓝绿色或蓝
紫色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含Pb2+、Mg2+等金属离子的
溶液(如醋酸镁)
中含有α-酚羟基
或邻二酚羟基结构
的蒽醌类化合物
-OH的位置和数
目不同,呈现不
同颜色
三、溶解度
类型极性溶解性
皮
满山红杜鹃素、8-去甲基杜鹃素、山奈酚、
槲皮素、杨梅素、金丝桃苷、异金
丝桃苷等
分类较多,主要成分杜
鹃素属二氢黄酮类化合
物
杜鹃素具有祛痰作用,临床用于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黄酮类型带Ⅱ(nm)带Ⅰ(nm)
黄酮250~280 304~350
黄酮醇(3-OH取代)250~280 328~357
黄酮醇(3-OH游离)250~280 358~385
异黄酮245~270 310~330(肩峰)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270~295 300~330(肩峰)查耳酮220~270(低强度)340~390
分类主要化合物性质
无环单萜香叶醇(牻牛儿醇)
具有似玫瑰香气,可制香料;
可与无水氯化钙形成结晶性分子复合物;
具有抗菌、驱虫等作用
单环单萜薄荷醇(左旋体习称薄
荷脑)
薄荷挥发油主要成分;
直接冷冻法制备;
具有弱的镇痛、止痒和局麻作用,亦有防腐、
杀菌和清凉作用。
双环单萜龙脑
具升华性,有清凉气味;
具有发汗、兴奋、镇痛及抗氧化的药理作用
三环单
萜
(少见)
倍半萜分类主要化合物
环烯醚萜苷C-4位有取代基栀子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苷酸鸡屎藤苷4-去甲基梓醇和梓苷玄参苷
裂环环烯醚萜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及獐牙菜苦苷分类主要化合物应用
链状倍半萜合欢醇(法尼醇)一种名贵香料
单环倍半萜青蒿素有很好的抗恶性疟疾活性
双环倍半萜马桑毒素、羟基马桑毒素治疗精神分裂症薁类,如莪术醇具有抗肿瘤活性
三环倍半萜环桉醇有很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和抗白色念珠菌活性二萜
分类主要化合物应用
六、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为质量控制成分的中药
2.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氯化
氢-丙酮法1%氯化氢的丙
酮溶液
具有C-2羟基和
C-3羟基的苷
①适合于多数Ⅱ型强心苷的水解;
②并非所有能溶于丙酮的强心苷都可用此法
进行酸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