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起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分析

一起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分析

起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断线故障分析
摘要:本文对一起小电流接地系统35kV 线路单相断线故
障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得出了单相断线后的变压器各侧母线电压变化规律,对今后类似故障的判断及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断线;电压近几年,随着城市
建设步伐加快,不接地系统线路接地和断相的现象有所增加,或是负载原因,或是外力破坏在本地区近年的配网线路中发生过几起。

文章针对一起35kV 系统单相断线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及研究。

1故障情况
变电站一次接线如图1所示,正常运行时,35kV B站由甲线供电。

某日10:06 A站35kV I母电压不平衡,A相20kV, B相
20kV,C相23kV°35kV B站低压侧电压不平衡:A相6kV,B相
3kV,C相3kV。

令值班员现场检查。

10:15发现B站负荷从23MW 急剧下降至2MW 。

2处理过程
考虑故障侧10kV母线两相电压下降到正常相电压的一半,与正常侧10kV母线存在电压差,若采用10kV侧合解环调电方法,合环时将导致较大的不平衡电流,并且影响到主变的正常运行和负荷供电。

因此,不宜采用10kV 合解环方法调电。

也考虑到35kV B站进线有备自投,且大量负荷已甩掉,所以决定直接将断线线路拉停,B
站负荷靠自投恢复[1] 。

10:25 拉停甲线后A 站、B 站电压恢复正常。

3事故现象分析中性点电压的大小与断线线路对地电容在系统中的所
占份额有关,当母线上只有唯一一条线路且缺相运行时,=+0N=。

实际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容不完全对称,且A站35kV I 段母线上有多条线路运行,断线相对地电容电流变化不大,所以ONv,<<,、略为减小。

所以A站35kV母线电压现象为断线相电压升高,正常相电压略为降低。

对于B站(负荷侧)、正常运行时、10kV母线相电压三相平衡、均在6kV左右。

以A相为参考相、甲线C相断线后、负荷端高压线圈上的电压为=Ue、=Ue, =0。

其中、U为相电压数值。

根据对称分量法、有: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35kV甲线C相断线时、B站10kV 侧母线电压变化情况为一相(A相)对地电压正常、两相(B、C相)相电压降低至正常相电压的一半。

4结论
①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单相断线时、如果断线相对地电容减小不多、则电源侧中性点不平衡电压不大、故障特征不明显、反映到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上电压达不到继电器的动作值时,不会发信号,但三相对地电压仍有差别,断线相电压升高,非断线相电压略降。

②对于负荷侧,由于电源缺相,三相对称性被破坏,三相动力负载将
全部不能运行,唯有电阻性负载可以继续存在,但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将失去大部分负荷,通过Y/A -11变换后,低压侧三相对地电压严重不平衡,一相正常,其他两相降为1/2 相电压。

变压器后备保护的负序电压元件将会动作,但由于没有零序分量,母线接地告警装置不会动作,因此故障特征比较明显,可以作为断线判据。

所以,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判别断线的依据在负荷侧,而不在电源侧。

线路缺相运行,不仅影响供电质量,且严重影响负载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使负载电机等设备损坏,所以必须立即退出运行。

参考文献:
[ 1 ]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电网调度运行实用技术问答[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