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教程(考试复习题)一、什么是“荷马史诗”,简述《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答:“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极其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风尚等各方面的情况。

笼统说来,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这主要是因为史诗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拼搏进取、建立功勋的英雄主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它分为两部,一部叫《伊利亚特》,一部叫《奥德赛》。

具体而言《伊利亚特》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其主题是歌颂战争中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个人经历为题材的作品,其主题是赞美人凭借意志和智慧与自然力的顽强拼搏,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

二、什么是“阿卡琉斯之踵”,简析阿卡琉斯的形象?答:“阿卡琉斯之踵”: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卡琉斯,传说她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因此埋下祸跟。

长大后,阿卡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一箭射在脚后跟而身亡。

阿卡琉斯的形象:他是一个以英雄主义为核心同时又具有丰富人性的文学形象。

忘我的残忍的战斗精神,天真温厚善良的情感,再加上对个人尊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这三点构成了阿卡琉斯性格的三角形,它的核心是个人本位。

阿卡琉斯还是希腊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代表性形象,也是一个具有普遍人生哲理意义的形象。

如果扩及到我们人类的生命价值观上,阿卡琉斯的形象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即:是平庸而长寿,还是辉煌却早亡。

前者重在企望生命的数量和长度,后者重在追求生命的质量和强度。

三、简析奥狄浦斯王的艺术形象?答:奥狄浦斯是一个抗争命运的英雄,又是一个理想的人的典型。

它的形象典型意义主要在于:在与残酷而强大的命运的斗争中,表现出具有独立自由意志的人应有的顽强和不屈。

作者以奥狄浦斯顽强的意志和英雄行为鼓舞人们去面对厄运,肯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反抗命运的正义性,但也通过他的毁灭多少表现了人的意志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思想,从而写出了自我意识觉醒后的人面对强大而异己的自然和社会力量时内心的迷惘和无奈。

四、简述《奥狄浦斯王》的主题思想?答:《奥狄浦斯王》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表现人的意志与邪恶命运的强烈冲突;(2)表现男性潜意识中的恋母欲望;(3)表现人的有限能力与永恒法则之间的对立;(4)表现人的弱点在于对邪恶力量的恐惧与逃避,它的主题其实体现了人对自身罪恶的逃避,残留在文明人潜意识中的动物原型,以邪恶命运的面目出现。

(5)表现对人性恶的果报。

五、简述但丁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答:但丁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作家,同时也是中世纪文学向近代文学过渡的标志。

他的创作道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流放前,也就是青年时期,他主要创作了抒情诗集《新生》,这是他献给贝娅特丽丝的31首恋歌,表现了摆脱禁欲主义,追求纯洁爱情的思想,是对理想、信仰、偶像的抒情。

第二时期是流放后,主要有《论俗语》、《飨宴》、《帝制论》三部论著。

其中《论俗语》是研究与拉丁文相对立的各区域方言的著作,综合了各地区俗语的优点,提炼成一种“光辉的俗语”,从而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飨宴》是第一部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作品,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帝制论》提出政教平等,分离的观点,反对教会干涉政治,对欧洲的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他的这些创作中,长诗《神曲》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是诗人探索个人、民族、人类精神出路的心灵使,也是中世纪文学中深广反映时代、社会的伟大诗篇,有“中世纪史诗”之称。

六、分析《神曲》思想和艺术的两重性?答:《神曲》的两重性一方面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烙印,这是《神曲》思想倾向上的局限性。

它所表现的宇宙观和道德观,从整体都属于中世纪唯心主义的基督教思想。

《神曲》的两重性另一方面是新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这是《神曲》思想倾向上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表现在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热切关怀上;(2)表现在对世俗生活的热切描绘上;(3)表现在对现实社会各种邪恶势力的批判上;(4)表现在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批判上,对文化知识和人的才能智慧的歌颂上;(5)表现在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批判上,对自由爱情的赞颂上。

总之,《神曲》在思想内容上的矛盾性和两重性是突出的。

七、简述《神曲》的艺术特征?答:《神曲》具有梦幻故事的形式,象征寓意的手法,象征性的结构,这都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特征。

但具体描写三界时,都从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取材,运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宏伟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多彩的描绘。

(2)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3)生动贴切的比喻;(4)巧妙而严谨的结构布局;(5)生动活泼的意大利俗语。

八、什么是文艺复兴?什么是人文主义?答:“文艺复兴”,顾名思义,就是文学与艺术的复兴。

它是16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而后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由于古希腊文学艺术重新受到重视,故名“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是以为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和以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矛头指向教会统治和神学思想。

它的主要特征是:赞扬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提倡幸福在人间,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崇尚理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主要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 1命要求。

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欧洲资产阶级新文学——人文主义文学的指导思想。

九、简述《堂·吉诃德》的创作动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答:《堂·吉诃德》的创作动机:“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即通过打击骑士小说来打击封建制度。

它的影响有三点,分别是:(1)打击了骑士文学,这在当时文坛具有进步意义;(2)给人们展示了当时西班牙包罗万象的社会现实;(3)曲折巧妙地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十、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答:堂·吉诃德是当时西班牙社会新旧交替时期一个以特殊方式宣扬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形象,其性格特征具有明显的双重性。

一方面是一个可悲可笑的疯子——耽于幻想,脱离实际,发疯胡闹,行动与思想不谐,动机与效果背离;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可敬可爱的英雄——目标高尚,境界崇高,“永远前进”,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学识渊博,观点进步。

这一形象最显著的特征是敢于幻想,脱离实际,发疯胡闹。

除此之外,堂·吉诃德形象还蕴含有深刻的哲理意蕴:(1)反映了人类行动和思想不契合的可笑;(2)提示了人类动机与效果相背离的荒诞。

十一、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答:莎士比亚22年(1590—1612)的创作道路主要分为两大时期,一个是诗歌创作时期,主要创作了154首抒情诗和2部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及《鲁克丽丝受辱记》。

另一个是戏剧创作时期,共写了37部半的剧本,分为三类。

(1)历史剧,写了英国300多年的历史;(2)喜剧,主要歌颂友谊和爱情,这一时期的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威尼斯商人》是其喜剧代表作。

(3)悲剧,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最高水平,作品表现了一种悲愤、阴郁的情调,由对人文主义理想的歌颂转为对现实的严峻批判,代表作有《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

其中,在他的创作中,代表作有《暴风雨》,被称为莎士比亚“诗的遗嘱”,也被称为传奇剧时期。

十二、分析哈姆雷特的性格历程及其悲剧成因?答: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其思想性格经历了“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行动的王子”—“悲剧的王子”的典折复杂的过程,变化而统一。

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从客观上看,当时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处于萌牙状态的先进势力还不能战胜强大的恶势力。

从主观上讲,人文主义者及其思想本身也存在局限(如哈姆雷特的英雄史观,宗教迷信思想)。

十三、简述《哈姆雷特》的艺术特点?答:《哈姆雷特》主要有以下艺术成就:(1)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戏剧结构具有广阔性;(2)戏剧冲突紧张尖锐,富有深度;(3)人物形象个性鲜明;(4)语言丰富生动,语体多样且个性化。

十四、什么是“莎士比亚化”,什么是“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答:“莎士比亚化”就是充分遵循艺术规律,让思想倾向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它是对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征的总概括,目的在于要求作家们像莎士比亚那样进行创作。

莎士比亚化是形象思维的艺术方法,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命题,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享利四世》和《温莎风流的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

它是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没落骑士的典型形象,既属于贵族阶级又落入贫民之中,既是下层人民又和贵族阶级有联系。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的活动,真实地描绘了上自宫廷下到妓院的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状况,展现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中心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背影,所以也叫“五光十色的社会背景”。

十五、什么是“古典主义”?什么是“三一律”?答:“古典主义”是17世纪发端于法国而后辐射全欧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文学思潮或文学流派。

因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作品为典范,故名“古典主义”。

“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要求戏剧创作必须遵循的三个铁的律条,由布瓦洛根据古希腊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提出。

即:一部戏剧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故事只能发生在一个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

“三一律”是专制王权在戏剧艺术上的反映,其优点是舞台时空的高度凝练,戏剧情节的紧凑集中等,其弊端是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的绝对化、程式化等。

十六、简述莫里哀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答: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的缔造者和伟大代表。

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其中第一时期为积累时期;第二时期强化了他的创作欲望;第三时期,提高了他的写作才能。

他的一生共写了30个剧本。

(1)早期(1658—1663),代表作《太太学堂》,这是作者第一部获得成功的大型喜剧。

它的产生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同时开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

该剧为莫里哀赢得1000利佛尔年金,荣获“优秀的喜剧诗人”称号。

(2)中期(1664—1668),这一时期是莫里哀创作的全盛时期,主要作品有揭露贵族阶级荒淫无耻的《唐璜》;提露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吝啬鬼》;揭露教会僧侣的《伪君子》是莫里哀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欧洲古典喜剧的杰作。

(3)后期(1669年以后的创作),后期莫里哀继续发挥前两期所表现的主题,揭露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坚持反封建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