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Human Beauty”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Understanding Human Beauty”一文选自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前景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
该篇课文主要集中于人们对美的不同理解,探讨美的定义,尤其侧重探讨什么是内在美。
从语言层面上看,文章篇幅较长,句子偏长,句型较复杂,生词较多,可能会给学生顺利阅读造成一定障碍。
但是该篇课文内容涉及文化、情感,易于激起学生的探讨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14级三年制大专二年级学生。
经过一年的幼专学习和生活,大部分学生无论是在专业学习方面还是心理素质方面,都走向更好的的发展阶段。
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运用最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略读和查读等进行阅读并理解一些难易度适中的文章。
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原有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词汇量普遍积累不够,而且由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不同、学习动机不同等原因,虽然经过一年学习,但英语听说读写以及运用能力还是相对较弱,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一些重要的词汇、短语和句式,了解课文大意,总结课文观点。
能力目标:本课主要涉及阅读和说的能力的培养。
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略读、查读的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
积极参与语言活动,能就学习中相关问题进行积极交流与讨论,提升用英语表达观点的能力。
%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意识。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明确由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美的定义不同,实现美的方法和途径也就不同。
学生应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树立对美的正确认识,做一个由内而外的美丽的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对美的定义的相关词汇、短语和句型。
(2)了解并掌握课
文主要信息,能用英语谈论与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1)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运用所学相关语言与文化知识在讨论与交流中用英语表达或阐述自己的观点。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逐层布置各种阅读任务督促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完成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还采取了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本课相关知识,以及小组讨论式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综合运用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学法指导:为了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学法指导上本课堂采用了合作学习法和任务型学习法,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彼此指导,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六、考核与评价
—
本门课程的整体考核采用日常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本节课是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组成部分,根据课堂所涉及的任务项目,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又细分为常规考核和奖励考核两块,常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到课出勤情况,请假或旷课都会减分;奖励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问答、讨论、总结等方面的表现和参与度,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度来进行考核。
七、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布置预习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搜寻有关本课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对美的理解。
2、小组为单位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展示所搜寻到的有关美的图片集锦或视频、PPT,鼓励学生在QQ群或微信群自由评价、交流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从而为主课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教师也能初步了解他们对美的理解的倾向性,从而适当调整教学思路。
3、教师要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PPT,通过多媒体课件的高清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丰富教学内容,辅助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练习英语阅读以
及听说技能,更培养了其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
略读引导学生找出段
落与标题搭配的
方法。
:
生词用醒目的颜
色出现在关键句
中便于学生理解
学生找出每个段落与标题句的搭
配.
Paragraph 1: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beauty
Paragraph 2: A popular definition
of beauty
Paragraph 3:cultural influence on
the way of viewing beauty
Paragraph 4:inner beauty vs.
physical beauty.
Paragraph 5:Both rich and unique
human beauty
/
整体快速阅读,将每个
段落与标题句进行搭
配。
利用PPT课件操作的
遮盖功能,逐步出示答
案。
查读与精读1.设置阅读任务,
通过让学生细节
阅读,逐步了解美
的普遍定义,不同
时代与文化对美
的理解,尤其是文
中对内在美的诠
释。
2.教师和学生一起
精读重点词汇、句
子或段落,并进行
讲解。
)
问题布置:
1. Is there a definite definition of
beauty?
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definition “Beauty is that it is a
characteristic about something
that gives a feeling of pleasure
and satisfaction. ”?
;
3.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preferences
change with time”?
4.Why is physical beauty related
to inner beauty?
重点词汇及句型:
Eg.define,characteristic,
elegance ,base upon (on),
consider...to be..(etc.)
1.通过阅读任务,深入
文章,了解美的普遍定
义,不同时代与文化对
美的理解,尤其是文中
对内在美的诠释。
2.利用PPT图片充分展
示跟课文相关的文化
知识,如文中提到对外
在美的标准唐代以丰
满为美,宋代以三寸金
莲为美等。
3.利用醒目颜色标注
重难点词汇、句型等语
言知识,关键点做好标
注。
~
九、教学特色
1、利用网络和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预习,并提前展开网上自由讨论。
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这种预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PPT对知识进行充分展示,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通过主课堂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课后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学习成果,教学效果较明显。
4、通过思维导图的设计使本课知识脉络清晰,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