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1、基本指令练习i)进入本机的普通用户根目录:cd ~user 或cd /home/userii)显示当前所在目录和当前登录用户:pwd; whoiii)在当前目录下新建文件夹,文件夹名用学号后三位和姓名拼写命名,接着进入该目录中mkdir name123; cd name123iv)将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的信息罗列出来:ls -alv)进入上层目录,使用vi m新建文件testfile,并在其中输入姓名拼音和学号,保存后退出cd ../; vim testfile; a; name123; [Esc]; :wqvI)查看testfile的文件信息:ls –l testfilevii)删除文件testfile,接着删除以学号命名的目录:rm testfile; rm –r name1232、开关机练习(该练习每次重启后请留意是否需要重新设置录像)i)使用shutdown指令完成下列工作a)向所有联机用户发送1分钟后关机警告,但并不真的关机:shutdown –k time “this host will shutdown after 1 mintue”注:这里的time指的是根据当前后推1分钟的值b)重启系统,重启前先停止服务: shutdown –r nowii)使用reboot重启系统,要求启动前执行回填指令sync: sync; sync; sync; reboot3、帮助指令及思考题:i)通过使用帮助指令了解如何将上个月、当前月和下个月的月历显示出来: man cal; cal -3ii)使用帮助指令学会将当前月的每一天是本年中的第几天显示出来,如1月9日为今年的第九天等: cal -jiii)使用帮助指令学会设置系统时间,将当前系统时间修改正确: date –s ‘20130426 12:00’4、删除本机上某普通用户的密码步骤:开机数秒时点击“e”按钮;1、在新界面选择要单人模式登录的系统后(使用下箭头),再次点击“e”按钮;2、在新出现的选单中选择第二行,再次点击“e”按钮;3、在新界面的那行文字后输入一个空格,然后输入“single”,回车返回上层界面;4、点击“b”按钮启动系统;5、在提示符“#”后输入“vim /etc/shadow”,回车;6、使用上下键找到文件的最后一行,将光标移动到此行第一个冒号“:”后,然后点击delete键,将第一个和第二个冒号之间的内容删除(注意:决不能多删或少删,否则会无法登录!!!!)7、点击“:wq!”退出(注意这里必须加“!”,否则无法退出)8、使用reboot指令重启系统,再次使用刚才被删除密码的用户账号登录,将会见到无需密码即可进入系统。
TWO:1、改变文件权限指令练习一:i)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并进入本机某普通用户根目录: cd ~userii)新建一个文档文件,文件名使用姓名拼写和学号后三位: touch name123iii)查看该新建文件的当前属性:ls –l name123iv)将该文件的拥有者改为本机上某普通用户(注意:必须是系统的合法用户!): chown swh name123v)将该文件的群组改为本机上某普通用户所在群组: chgrp swh name123vi)使用数值法将该文件的权限改为拥有者具有全部权限,群组没有可执行权限,他人仅有可执行权限chmod 761 name123vii)查看该文件当前属性: ls –l name123viii)使用符号法将该文件的权限改为拥有者具有可读可写权限,群组具有可执行权限,他人具有可读可执行权限chmod u-x,g=x,o+r name123ix)查看该文件当前属性: ls –l name123x)新建一个文档文件,文件名随意指定,查看该文件初建时的权限与刚才所建的文件权限的区别:touch testfile; ls –l testfile name1232、改变文件权限指令练习二:(首先在图形界面下的系统设置项中新建一个普通用户,用户名为姓名拼写和学号后三位的组合)i)以新建的普通用户身份登录,在其根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testdir :cd ~; mkdir testdirii)查看该目录的属性信息: ls –ld testdiriii)进入该目录,新建一个文档文件testfile:cd testdir; touch testfileiv)注销系统(点红帽子->注销->确定),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接着将刚才建立的testdir目录的用户名和群组同时改为本机上其他普通用户的名字和群组: chown swh:swh testdirv)将目录testdir的拥有者权限改为只读(思考:修改目录的权限时需要注意什么?): chmod u=rx testdirvi)以testdir目录的拥有者账户登录系统,进入目录testdir,如果显示权限不足,请再次以root登录系统,重做第v步和第vi步3、路径练习:i)使用root用户登录系统,进入临时文件夹/tmp:cd /tmpii)使用目录指代符号直接进入root用户根目录:cd ~iii)进入本机某普通用户根目录,在其中新建目录mypath,接着在其中新建文件pathtest,在该文件中添加姓名拼写和学号,保存并退出编辑界面: cd ~user; mkdir mypath; cd mypath; vim pathtest; a; name 123; :wqiv)从当前所在目录使用相对路径方式进入文件夹/root: cd ../../../rootv)使用绝对路径方式打开刚才建立的pathtest文件,在其中添加该文件的绝对路径: vim /home/user/mypath/pathtest4、文件与目录指令练习:i)以root登录,查看当前所处目录的绝对路径: pwdii)在本机某普通用户的家目录中创建子目录rootdir,并同时创建rootdir的子目录sondir: mkdir –p ~user/rootdir/sondir iii)将文件/etc/shadow复制到sondir目录,并同时改名为用户指定文件名cp /etc/shadow /home/user/rootdir/sondir/name123iv)查看刚才复制的文件的属性: ls –l /home/user/rootdir/sondir/name123v)查看目录sondir的属性: ls –ld /home/user/rootdir/sondirvi)将复制来的文件移动到其父目录中: cd /home/user/rootdir/sondir/; mv name123 ../vii)将sondir目录删除: cd ..; rm –r sondi rTHREE:1、查看文件内容指令练习:i)进入本机某普通用户的根目录: cd /home/userii)将文件/etc/shadow复制到当前目录,并改名为姓名全拼: cp /etc/shadow ./name123iii)查看该复制文件的内容,要求(1)将文件内容从首行开始连续显示在屏幕上: cat name123(2)将文件内容分页显示在屏幕上,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指令完成要求: more name123; less name123(3)将文件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并同时显示行号,行号位数为4位,且空行也要加行号: nl –b a –w 4 name123 (4)只显示该文件的前5行: head -5 name123(5)只显示该文件的后10行: tail name1232、文件和目录管理指令练习:i)以本机某普通用户身份登录ii)查看当前所在目录的绝对路径: pwdiii)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子目录testdir2,令其位于当前不存在的目录testdir1 下(即创建testdir2的同时也创建其父目录testdir1):mkdir –p testdir1/testdir2iv)查看目录testdir2的属性信息: ls –ld testdir1/testdir2v)查询当前用户家目录中所有的文件属性,包括隐藏文件在内: ls –al ~vi)查询上一个练习中复制的shadow文件的副本文件的完整修改时间: ls --full-time /home/user/name123vii)将上述副本文件重命名为shadowcopy: mv /home/user/name123 /home/user/shadowcopy 或cd /home/user;mv name123 shadowcopy3、touch指令练习:i)使用root用户登录系统,进入临时文件夹/tmp:cd /tmpii)建立空白文档,以姓名+学号的形式命名: touch name123iii)查询上述文件的完整修改时间: ls –-full-time name123iv)修改上述文件的修改时间为当前系统时间: touch –m name1234、默认权限练习i)查看当前用户的默认权限设置情况(要求使用两条指令,分别查看数值形式和字符形式表示的设置情况)umask; umask –Sii)查询上个练习中创建的空白文件的操作权限;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目录,查看该目录的操作权限ls –l /tmp/name123; mkdir testdir; ls –ld testdiriii)在当前用户的基础默认权限中取消群组用户的写权限,同时也取消他人的全部权限:umask 027iv)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和一个目录,查看它们的属性设置,比较其与没有改变默认权限设置前创建的同类文件的权限差异touch newfile; mkdir newdir; ls –ld newfile newdirv)将默认权限改为原值: 设原umask值为022,则指令应为umask 0225、搜索指令练习一i)查询reboot指令的默认搜索路径,要求分别查询其默认第一个匹配路径与全部可匹配路径:which reboot; which –a rebootii)查询系统中文件名称含有bashrc的所有文件:locate bashrciii)查询系统中所有名称为shadow的文件: whereis shadowiv)查询系统根目录下三天前曾访问的所有文件: find / -atime 3v)查询/home目录下所有大小大于100字节的文件: find /home –size +100cvi)查询/home目录下为用户root(id号码为0)所有的文件: find /home –user root或find /home –uid 05、搜索指令练习二(设当前登录用户是root)i)查询root用户家目录中一天前修改过内容的文件: find ~ -mtime 1ii)查询root用户家目录中一天内修改过状态的文件: find ~ -ctime 0iii)查询root用户家目录中所有比文件/root/install.log.syslog新的文件: find ~ -newer /root/install.log.syslogiv)查询/home中为root用户所有的文件: find /home –user rootv)查询/home中为root群组所有的文件: find /home –gid 0 或者find /home –group rootvi)查询/tmp目录下所有以mapping开头的常规文件: find /tmp -name mapping*vii)查询/tmp目录下所有权限值为755的文件: find /tmp -perm 755viii)仅查询/tmp目录下所有权限值为755的文件: find /tmp –maxdepth 1 –perm 755FOUR:1、链接文件练习:i)以root身份进入本机某普通用户的根目录: cd /home/userii)查看当前目录容量,以及当前分区上的inode使用情况: du –s; df -iiii)新建文本文件,在其中输入姓名和学号:vim newfile; a; name 123; [Esc] :wqiv)再次查看当前目录容量及当前分区的inode使用情况: du –s; df -iv)为刚才新建的文件创建软、硬链接文件,并在每次新建链接文件后都重新查看当前目录容量及当前分区的inode使用情况ln –s newfile newfile-sl; du-s; df –I; ln newfile newfile-hl; du –s; df -ivi)为第iii步新建的文件创建一个复制文件,并将其改名为testfile : cp newfile testfilevii)查询复制文件、链接文件和源文件的详细属性信息,即inode号码、操作权限、连接数、拥有者和群组用户账号、大小、修改时间等信息,仔细比较各项属性的异同: ls –l newfile-sl newfile-hl testfileviii)分别修改软硬链接和复制文件,并在每次修改后都打开源文件查看其内容的变化,注意观察链接文件、复制文件和源文件在空间占用上的关联性: vim newfile-sl; vim newfile; vim newfile-hl; vim newfile; vim testfile; vim newfile ix)删除源文件,再次打开软硬链接文件和复制文件,查看其内容,注意观察是否能正常打开它们rm newfile; cat newfile-hl; cat newfile-sl; cat testfile2、环境变量PATH相关练习:i)查看PATH的当前值: echo $PATHii)在桌面上打开一个新的终端,在本机的某普通用户家目录中新建一个文件pathfile,将刚才查看的PATH值记录在该文件内(可在新终端中使用文本编辑器将PATH值输入为文本,即保存PATH的当前值为pathfile文件)cd ~user; vim pathfile; a; 输入第一个终端中显示的PATH值; [Esc]; :wq或者: cd ~user; echo $PATH > pathfileiii)将本机上某普通用户的家目录追加在PATH的值中(注意PATH中的各个目录以冒号进行分隔): PATH=$PATH:/home/user iv)再次查看PATH的值,观察追加新值是否成功: echo $PATHv)将PATH的值修改为原值(pathfile中保存的值)PATH=此处输入刚才保存在pathfile中的内容或者: PATH=`cat pathfile`FIVE:1、新增硬盘练习:i)将虚拟机中的空白硬盘分割为两个主分区和两个扩展分区fdisk /dev/sdb;使用fdisk内部指令n新建分区,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创建两个主分区和第一个扩展分区时没有问题,但创建第二个扩展分区时提示错误,这是因为一块硬盘上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ii)将主分区1格式化为ext3格式: mke2fs –j /dev/sdb1iii)检查刚才格式化的硬盘是否有错误(坏轨):fsck –a /dev/sdb1iv)在目录/mnt下新建挂载点newfs : mkdir /mnt/newfsv)进入newfs中,查看当前该目录有哪些文件: cd /mnt/newfs; ls -avi)将新格式化的主分区1载入newfscd ../; mount –t ext3 /dev/sdb1 /mnt/newfsvii)再次查看newfs中的文件列表,观察是否与未挂载前相同: ls -a newfs2、挂载U盘练习:i)查看/mnt/usb中的当前内容ls -a /mnt/usb; 若没有此目录,可以先执行mkdir /mnt/usb指令创建它ii)将U盘挂载到新建的挂载点/mnt/usb上将鼠标点入linux,当看到vmware已经检测到U盘后,执行如下指令:fdisk -l; mount –t vfat /dev/sdc1 /mnt/usbiii)查看/mnt/usb中的当前内容,注意观察与上次执行时的结果变化ls –a /mnt/usbiv)将U盘卸载: umount /mnt/usb 或者umount /dev/sdc13、新增虚拟内存练习i)查询当前文件系统的swap分区划分情况: freeii)使用硬件法将刚才划分的主分区2设置为swap分区,并使用指令启动它fdisk /dev/sdb; t; 2; 82; wmkswap /dev/sdb2swapon /dev/sdb2iii)再次查询当前文件系统的swap分区划分情况: freevi)将swap分区关闭: swapoff /dev/sdb2v)再次查询当前文件系统的swap分区划分情况,注意观察变化情况: freevi)使用软件法在系统中新增一个swap文件,并使用指令启动它dd if=/dev/zero of=/tmp/myfile size=4096 count=128;mkswap /tmp/myfileswapon /tmp/myfilevii)再次查询当前文件系统的swap分区划分情况: freeviii)将swap文件关闭: swapoff /tmp/myfileSIX:1、压缩指令一(compress):i)在本机的某个普通用户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本文件,用学号命名,内容写姓名全拼cd ~user; vim name123; a; name; [Esc]; :wqii)使用compress指令将上述文件压缩: compress name123iii) 查看该压缩文件所在目录的所有可见文件信息:ls -liv)解压该压缩文件,再次查看压缩文件所在目录的可见文件信息compress –d name123.Z提示:仔细观察compress是否能在实验环境中实现2、压缩指令二(bzip2):i)复制刚才新建的学号命名的文件: cp name123 name456ii)使用bzip2指令将复制文件压缩: bzip2 name456iii) 查看该压缩文件所在目录的所有可见文件信息:ls -liv)在不解压文件的前提下查看刚建立的压缩文件内容: bzcat name456.bz2v)解压该压缩文件,再次查看压缩文件所在目录的可见文件信息bzip2 –d name456.bz2; ll3、压缩指令三(gzip):i)复制第一问中新建的学号命名的文件: cp name123 name789ii)使用gzip指令将复制文件压缩: gzip name789iii) 查看该压缩文件所在目录的所有可见文件信息:ls -liv)在不解压文件的前提下查看刚建立的压缩文件内容: zcat name789.gzv)解压该压缩文件,再次查看压缩文件所在目录的可见文件信息gzip -d name789.gz4、压缩指令四(tar):(以下每一小问请尽量使用一行指令完成)i)在本机某个普通用户根目录下新建文件夹: mkdir /home/user/testdirii)将刚才的学号文件与复制文件移动到该新建文件夹下cp name123 name456 name789 /home/user/testdiriii)将文件/etc/shadow和/etc/passwd复制到新建的文件夹下cp /etc/shadow /etcpasswd /home/user/testdiriv)将该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tar –cvf testdir.tar /home/user/testdirv)在不解包的情况下查看该包内容: tar -tf testdir.tarvi)使用bzip2压缩该包,在压缩过程中要显示被压缩的文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