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黄帝内经》的问世
储 亚
庚
名
• 标志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形成,全书 中
162篇有40多篇涉及养生。
医
工
• 阐述生命,重视“精、气、神”调养。
作 室
• 确立“治未病”理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
中医养生贡献卓著
储
亚
• 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
庚 名
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中
医
•
十六世纪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世
庚 名 中 医
工
作
• 社会竞争激烈,精
室
神压力增加,营养
•时代发展需要和人类
结构转化,劳动类
自身健康的追求,凸显
型转变,影响人们
中医养生的重要。
健康。
储
亚
庚
(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名 中
医
工
作
室
储
中医养生的原则
亚 庚
名
• 顺应自然
•上工治未病
中 医
• 形与神俱
•注重精气神
工
• 调补脾肾
•因人施养
作 室
• 无病防病,既病防变,祛病延年。
储
亚
庚
健康长寿与自我保健
名 中
• WHO统计,人的健康长寿遗传占
医 工
15%,社会条件占10%,气候、地
作
理条件占7%,医疗条件占8%,自
室
我保健占60%(包括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等)。
中医养生促进人类健康长寿
储 亚
庚
• 自古医家多长寿。古代医著明确生卒 年月医家40人,〉100岁2人,〉90岁2 人,80~90岁15人,70~79岁14人,
储 亚 庚 名
胃镜检查:充血渗出性,隆起糜烂性,萎缩性胃炎 中
(中—重度),全胃炎胃体为主;病理报告:慢性 医
炎症中度,萎缩中度,肠化重度。近半年来胃满痞 工
满,纳呆消瘦日益明显,且其父母分别在68岁、70 作
岁时先后患胃癌去世,心中暗惧,遂到处求医问药 室
,唯胃脘诸证难见改善,胃镜病理5次复查萎缩、肠
作
室
储
亚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
庚 名
中
起居、季节、心理、饮食、文
医
化、运动、按摩、药物、房事
工
、针灸、劳动、自然与民间养 生法等。
作 室
起居有常
储
亚
《黄帝内经》:“起居有常,不
庚
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天年。 ”反之“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
名 中 医
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工
内容: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咽 唾养生、衣着舒适、沐浴洗漱、睡眠
名 中 医
60~69岁4人,50~59岁3人,寿过古稀
工
者33人,占82%,平均寿命79岁,是
作
古代平均寿命的二倍多,比现代人平
室
均寿命超出10岁。
• 提示:中医保健养生可显著促进人类 的健康长寿是个不争事实。
国人健康遇到新情况
储
亚
• 太平盛世,大多数 人自然把养生保健 提上日程。
•
人均寿命普遍延长, 医疗支出占国家财政 支出增高。
工
脾--汉·张机
作
善用兵者,必先囤粮;善治邪
室
者,必先养正--清·刘恒瑞
储
亚
正强邪盛者,亟祛邪以保正;正弱邪强
庚
者,亟保正以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清·冯兆张
名
中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 犹可透热转气--清·叶天士
医 工 作
室
少壮新病,攻邪可审;老弱久病,补益
为先--清· 喻昌
应用要点
储
亚
•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庚 名
• 治病即养生,防变必顾正
中
• •
正强新病,祛邪保正;正弱久病,养正达邪 急性病防变,治为主养为辅
医 工 作
• 慢性病防变,养为主治为辅(三分在治,七 室
分在养)
应用举例
例1、慢性萎缩性胃炎
蔡某,女,59 岁,浦东蔡路人。2006年6月21日就 诊。主诉:脘胀,嘈杂10年,伴纳呆,消瘦6月。患 者10年来反复出现脘腹胀满、嘈杂、脘痛等症状。
内容:五禽戏、太极拳、跑步、行走、
庚 名 中 医 工 作 室
爬山、游泳、甩手、足操等。
药物调养
储
亚
庚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这是药物养生的 原则。提示药物养生,首当辨证纠偏,因人
施养;二当以平为期,毋太过、不及。和谐
为要。
名 中 医 工 作 室
内容:中药丸、散、膏、丹、酒、露、
汤、锭八剂及分内服、外用剂等,四季药养
,膏方,药膳等。
储
膏方
亚 庚
名
膏方养生亦当注重阴阳和精、
中
气、神三宝辩证纠偏,因人施养,
医
以平为期,和谐为要。用胶、用糖 适量为宜。
工 作 室
储
亚
庚
二、养生诸法在既病防变中的应用
名 中
医
工
作
室
储
先贤格言
亚
庚
名
上工治未病--《难经》
中 医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
内容:饮食有节、调和无味(五 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
名 中 医 工 作 室
为充)、因人膳食、季节进膳以及药
膳、进食、饮酒、茶、水、盐等细节
均有阐述。
动以养形
储
亚
生命在于运动,《吕氏喜秋》:“流水不 腐,户枢不蠹,动也。”华佗:“人体欲得 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 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运体以祛病,体 活则病离。”
• 扶正避邪
•寓养于通
储
亚
治未病
庚 名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中 医
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 工
治之,辟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不亦 作
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室
储
亚
精气神三宝平衡是治未病基础
庚 名
中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精;精充
医
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精、气、
工
神保养,是养生之根本。
作 室
方式、日光保健。
储
太上养神
亚 庚
《太子御览》:“太上养神,其次 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 本也”。
内容:淡泊名利、宽容别人、心 存善良、知足长乐、调节情志、乐观 向上、恬淡虚无、想像自悦、博爱制
名 中 医 工 作 室
私、养性立志、发泄悲郁、喜笑养生
等。
储
饮食有节
亚
庚
唐代孙思邈言:“安身之本必资于 食。”提出:“食五味,必不得暴嗔 ,须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 少,不欲顿而多。”
工 作
界人工免疫先驱。
室
• 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和独特方法,丰 富发展世界健康学。
储
亚
庚
(二)当今人类健康追求凸显
名
中医养生的重要
中 医
工
作
室
储
养生目标
亚 庚
• 简言之是为了“健康长寿”。
名 中
• 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 医
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WHO健康定义)。
工 作 室
中医养生与既病防变
浦东新区中医医院 储亚庚
储
亚
庚
名
一、中医养生优势与特色
中 医
工
作
室
(一)中医养生形成
储 亚
庚
名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即保养生命。泛
中
指一切有益健康的方法。
医
工
•中医养生理论的构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 景、哲学背景、和医学背景。
作 室
•历代养生家、医家和苍生百姓,丰富和发 展中医养生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