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节肢动物
防治
外用药:10%硫磺软膏,10%苯甲酸苄脂乳剂, 2%灭滴灵霜剂
口服:灭滴灵及维生素B2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节肢动物对人的危害性。
2、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昆虫是哪一种?为 什么?并举例说明。
名词解释15分:5个,3分/个 填空15分:30空,0.5分/空 单项选择50分:50个,1分/个 多项选择10分:10个,1分/个 论述题10分:1个
(3) 蝇蛆病
蝇幼虫寄生于组织或器官
模式生物----果蝇
果蝇---探索生命奥秘的 发现伴性遗传
万能钥匙
发现连锁与交换定律
蚤 flea
1. 生活史为全变态 2. 卵、幼虫、蛹为自由生活,成虫为寄生生活 3. 雌蚤、雄蚤均吸血,叮刺频繁,边吸血、边
排粪便,还常更换宿主吸血 4. 蚤后足发达,善跳跃,宿主范围广
昆虫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 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及行 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 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
完全变态
(complete metamorphosis)
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 四个时期
各期之间在外部形态、生 活习性差别显著,如蚊、蝇、 白蛉及蚤等
不完全变态
(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微小按蚊
大劣按蚊
淡色库蚊、 致倦库蚊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中华按蚊
孳生习性:稻田型,稻田、沼泽、池塘、沟渠、草塘、 清水坑等清洁静水
白纹伊蚊(花斑蚊)
孳生习性:容器型,如缸、罐、坛、桶、 碗、瓶、轮胎积水、树洞、竹筒。污水型,如地面积水、 阴沟、下水道、污水坑、污水池。
蝇 fly
与传病有关 的结构和习 性
1. 生活史为全变态
2. 全身布有鬃毛 爪垫有细毛、分泌粘液
3. 杂食性、取食频繁、 边吃、边吐、边排泄
4 .飞翔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5 .与疾病的关系
(1) 机械性传播疾病 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 传病机制 消化道或 细菌、病毒、寄生虫 机械性传播
呼吸道等疾病 (2) 生物性传播疾病
尘螨引起哮喘
蝇蛆病
间接危害
“搬运工” “邮递员”
定义: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 称虫媒病,传播媒介。
传播方式
机械性传播
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表或 体内时,其形态及数量均无变 化,但仍保持活力,而节肢动 物在流行上只起携带和传递病 原体的作用。
生物性传播
蝇传播阿米巴痢疾等肠道疾病
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须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发育、 繁殖或完成生活史的某一环节后才 具感染力,并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 人。
蠕形螨(demodicid mite)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两种: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
颚体 足体
螨体呈蠕虫状,长约0.15~0.3mm, 雌虫大于雄虫
末体
螨虫头朝下生活在毛囊里, 如果一个毛囊中聚集太多的螨 虫,就很容易引起毛孔粗大, 黑头以及酒渣鼻等
雌螨在一个毛囊中最多生 产25枚卵,从卵到性成熟周 期大约只有14-18天
果然是一个武士, 全身披褂着带刺的盔甲,
一跺脚就不知去向!
蚤(猫的),放大350倍
5. 与疾病的关系:
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
鼠疫
鼠疫杆菌
传病机制
鼠疫杆菌 蚤前胃繁殖 菌栓 吸血回流.
鼠型斑疹 立克次体 伤寒
立克次体 蚤肠上皮细胞内 繁殖 粪便污染伤口感染.
疥 螨(scab mite)
疥螨为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皮内的寄生虫。寄生 于人体的疥螨为人疥螨。
形态
蚊与其它双翅目昆虫在形态上的区别: ①喙细长,比头部长好几倍; ②翅脉特殊,翅脉与翅缘有鳞片; ③足细长,覆有鳞片。
六条苗条的细腿, 两根长长的睫毛, 一个“甜蜜”的嘴
巴!
放大350倍
生活史
卵 egg
完全变态 发育
幼虫 larva
成虫 adult
蛹 pupa
卵
按蚊卵 蚊卵小,长不到1mm。卵 呈舟形,两侧有浮囊,浮于 水面
雄
雌
虫
虫
成虫类圆形,淡黄或乳白色,腹面有4对粗短呈 圆锥形的足,前两对足末端为吸垫,雌虫后两对足 末端为长刚毛,雄虫第3对足末端为长刚毛。
致病
1. 疥螨寄生人体皮肤薄嫩处;
2. 婴儿可波及全身;
3. 在疥螨侵犯皮肤的入口处可 发生针尖大的丘疹和疤,初期无 症状,一个月后可发生奇痒,尤 其夜间睡眠时虫体活动增强,搔 痒更甚 。
下腭和舌组成。 3. 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各胸节均有足一对。
多数昆虫中、后胸各有翅一对,双翅目昆虫后胸翅 退化为平衡棒。 4. 腹部:11节,最后数节为外生殖器,其形态因种而 已,为分类依据。
5. 与医学有关的口器类型:咀嚼式、刺吸式和舔吸式。
咀嚼式
昆虫纲的生活史特点
变态发育:
(metamorphosis)
库蚊卵 库蚊卵呈圆锥形,无浮囊, 相互竖立粘成卵块,浮于水
面伊。 蚊卵 伊蚊卵一般呈橄榄形,无浮 囊,产出后单个沉在水底。
幼虫(孑孓 jie jue)
雌蚊产卵于水中,夏天2-3天孵出幼虫。形态特点 是胸部比头和腹部大。
按蚊
库蚊
伊蚊
蛹
逗点状,不食能动,夏天2-3天羽化成蚊。
按蚊
库蚊
伊蚊
成虫
按蚊
库蚊
伊蚊
二、生态与生理
2.1 孳生习性
水体类型 稻田型:稻田、沼泽、池塘、沟渠、草
塘、清水坑等清洁静水 缓流型:清洁而流动水体,如山溪或溪床
丛林型:山溪、石穴、泉潭小型清洁积水 污水型:地面积水、阴沟、下水道、污水
坑、污水池 容器型:如缸、罐、坛、桶、碗、瓶、轮
胎积水、树洞、竹筒
主要蚊种 中华按蚊、 三带喙库蚊
吸血习性
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 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 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 后2-3天开始吸血。气温 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 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 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 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 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 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 人兽共患病。
蚊传播的疾病
丝虫病 疟 疾
丝虫
班氏丝虫微丝蚴和马来丝虫微丝蚴的形态结构 (一)带虫者(微丝蚴血症) (二)急性过敏及炎症反应期
1.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丝虫热) 2. TPE 3.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主要见于班氏丝虫病 (三)慢性阻塞病变期 1.象皮肿:淋巴管受阻,淋巴管曲张、破裂,淋巴液聚积在皮 下 组织,刺激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变粗、 变硬形成象皮肿。
人
体
寄
生
虫 学
医学节肢动物
主讲:谭峰 寄生虫学教研室
钩虫的生活史及其引起贫血的机理
生活史主要阶段 : 寄生部位(小肠) 诊断阶段(虫卵) 感染阶段(丝状蚴) 侵入途径(经皮肤直接侵入) 游移过程(经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贫血机理:与钩虫本身结构和生理活动有关, 钩虫口囊咬吸肠粘膜, 造成出血点及溃疡。钩虫分泌抗凝素。 失血量为吸血量、咬附点渗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的总和。
病毒性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病毒可经蚊卵传递, 随蚊越冬,故蚊不但是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 主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以骨及关节剧烈 疼痛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东南亚,我国广东、 广西和海南有流行。由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
防制
综合治理: 1.环境治理 2.物理防治 3.化学防制 4.生物防制 5.法规防制
2.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 由班氏丝虫所致
概论
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a):
凡能通过骚扰、叮咬、吸血、毒害、寄生及传播病 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节肢动物。
蚊 mosquito
蜚蠊 (蟑螂) cockroach
蚤 flea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虫体两侧对称, 躯体分节,具有成对 分节附肢。
“富人也应该尝尝 感染疟疾的滋味!”
英美科学家培育“无翅蚊子” 或可助防控传染病 !
人类与蚊子之间的斗争似乎永远不会停止。一开始, 人们可能只会拍死蚊子,之后开始用驱蚊药,接着给 雄性蚊子做“绝育手术”。眼下,英美科学家又计划 通过转基因方法培育出没有翅膀的雌性蚊子,以防止 登革热等一系列疾病的传染。
深夜里爬出来的螨虫
致病
1. 蠕形螨吞食毛囊上皮细胞,引起毛囊 扩张肿胀,皮肤粗糙。
2. 可引起皮肤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 皮层毛细血管扩张,如痤疮,酒糟鼻。
3. 可引起皮脂腺分泌障碍或分泌旺盛 (脂溢性皮炎)。
4. 虫体携带病原体而继发感染(毛囊 炎)。
病原诊断
挤刮涂片法:检出率高,约80%左右。常用甘油 作为透明剂。
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若虫和成虫形态上和生活习性 相近,区别在于若虫体积较小, 性发育不成熟。如虱、蜚蠊 。
成虫
蛹
卵
幼虫
VS
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
蚊 Mosquito
概述
蚊属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世界已知有38属 约3,350种及亚种,我国有17属350种。与疾病有 关的蚊类大多为三属:按蚊属、库蚊属和伊蚊属
发育式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仅形态变化
繁殖式 在节肢动物体内无形态变化,但数量增多
发育繁殖式 在节肢动物体内形态变化,数量增加 经卵传递式 侵入卵巢,经卵传至下一代,并具感染性
发育式(丝虫)
繁殖式(蚊传登革病毒)
“温故,知新”
发育繁殖式(疟原虫)
昆虫纲的形态
1. 分头、胸、腹三部; 2. 头部有复眼,触角各一对;口器由上、下唇、上、
儿童全身疥疮 成人前臂疥疮
病原诊断
1. 消毒针挑破隧道尽端,取出疥螨。 2. 用消毒的矿物油涂于患部,用刀片刮取皮垢,镜检。 3. 解剖镜直接检查皮损部位,寻找隧道,找出疥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