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件4(人民版必修三)

历史: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件4(人民版必修三)


他是谁?________ 袁隆平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 2001年,袁隆平获得 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 琼斯。袁隆 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该奖项 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 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 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 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 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 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 研究核武器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 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 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 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怎么看 待这种观念?
凯文·卡特《饥饿的女孩》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 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 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 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核试验时,一次 偶然的事故出现了:飞机空投时降落伞没有 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倒计数 之后,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哪里去了? 邓稼先决定亲自去找。他和二机部副部 长赵敬璞同乘一辆吉普车,向戈壁滩深处驶 去。他终于找到了,摔碎的弹片散落在半个 足球场大的一片地方。到了事故地区的边缘, 他要汽车停下来。一下车,邓稼先立即感到 了此地对于身体的危险性,这是核科学家的 直感。他大声对别人喊:‚你们站住!你们 进去也没有用,没有必要!‛ 这位五十多岁的核科学家,一个人向着 危险地区冲上去了。邓稼先已将钚239对人 体的伤害忘得一干二净。终于,碎弹的主要 部分被他找到了。高度的责任感使他在一瞬 间变成了一个傻子,他竟用双手捧起了碎弹 片——这个含有剧毒的危险的放射物。他立 即放心了,他们最担心的后果没有出现。
他是谁?_______亮的机 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 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 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 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 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 机——‚银河-Ⅰ‛。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 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 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 型计算机的国家。
材料一 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年增产 1.6吨,迄今已累计种植2.01亿公顷,累计增产粮食3亿吨, 1999年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 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材料二 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 斗,863计划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 我国在863计划所选高技术领域,由跟踪起步进入到了一个蓬 勃发展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实施15年来,在6个 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方向,共资助项目近5200余项,获 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共累计创造新 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学思之窗
猜一猜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 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的耕 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 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 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 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被誉为‚水稻之父‛。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 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 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 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 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 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 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 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 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 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 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 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 速度。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 的基础上研制成原子弹、氢弹,西方 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 返程之前,故意问还未暴露工作性质 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 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 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 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 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
邓稼先 他是谁?________
科学无国界,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当钱学森获知新中国即将诞生时,他坚决 要求回国。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 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 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 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政 府百般阻挠,使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历经 磨难,这其中包括坐牢、受监禁,还要经常接 受美国政府的审讯。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 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 不惜提前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战 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 祖国。
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 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 国家所给的待遇。 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敏锐地意识到核大国设计技术水 平已接近理论极限,这些核大国有可能出于政治考虑,策划 ‚世界性禁核‛,以保持自己核强国地位。如果中国不能抢在 这个时间内完成既定发展目标,就会丧失国际政治、外交中的 主动权,结果就可能是‚多年努力,将功亏一篑‛。 邓稼先忍受巨大的疼痛,在病房里草拟、修改了一份给中 央的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建议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 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 远……‛ 1996年7月29日,也就是邓稼先逝世十周年纪念日,中国 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次日, 中国就向世界宣布:暂停核 试验。
就在邓稼先满怀希望,准备进入高中取得 更优异的成绩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炮声震动着 古老的北平城,‚七〃七‛事变爆发了。 邓稼先的家紧挨阜成门,日本侵略军打来, 炮声隆隆,震耳惊心,人们开始逃难。邓稼先 全家躲到梁思成教授家中,一时间来了许多寄 居的朋友和家属。教授们议论时局,发表救国 的主张,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孩子们就在一 旁倾听。有教授说:‚中国必须有强大的国防 力量,帝国主义才不敢侵略我们。我们必须培 养人才,中国才有希望。‛邓稼先倾听教授们 的仪论,心中波涛起伏。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学思之窗
猜一猜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他是谁?________
学思之窗
猜一猜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 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 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材料一 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研制成 功,但当时决策层对于是否立即试爆有分歧。“早试” 会使中国锋芒毕露,“晚试”的目的是避开锋芒,以赢 得更多韬光养晦、发展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时间。报告送 到毛泽东那里,毛主席权衡再三,决定:既然原子弹是 用来吓人的,就要早响。 原子弹响了之后,美国总统约翰逊怒不可遏,拍案 而起:“美国不能再沉默,我认为应该把第七舰队调往 南中国海,向中国人表明美国的态度。”国防部长麦克 纳马拉则轻轻地反问了一句:“总统先生,您是想证明 美国强大呢,还是害怕?” 随后,美国总统果然向全世界作了一个很温和的电 视讲话。在讲话中,美国总统只是抱怨中国政府不该把 本应用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钱用于发展核武器,并破 坏了世界环境等。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 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 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 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材料三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 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 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 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 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 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 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学思之窗
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 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 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 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 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 好的梦想。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 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 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 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 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 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 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 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 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 戈壁。
邓稼先生前,由于他功 勋卓著,得到过许多大奖。 为此,许多人问他搞两弹得 到多少奖金,邓稼先对此总 是笑而不答。在邓稼先病危 期间,远在美国的杨振宁赶 了回来,到医院看望。这次 会面中,杨振宁也提到了奖 金的事情。 当时许鹿希回答,奖金 是人民币10元。邓稼先补充 说,是原子弹10元,氢弹10 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