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2第五章第4节《变压器》教学设计一、本节教材分析变压器是交变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器设备,也是远距离输送交流电不可缺少的装置.在讲解变压器的原理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电磁感应的角度说明:原线圈上加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流,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界负载供电.要向学生强调,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变压器是把电能通过磁场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经过转换后一般电压、电流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认为变压器铁芯是带电的.针对这种错误认识,可让学生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经过独立思考了解到变压器铁芯并不带电,铁芯内部有磁场(铁芯外部磁场很弱).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或参观,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4)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5)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2、能力目标(1)用电磁感应去理解变压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讲解理想变压器使学生了解建立物理模型的意义.(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难点:1.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大致规律,了解了电感现象,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可自行预习课本,了解相关原理。
同时变压器的作用神奇,变压装置在生活中很常见,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利用课余时间,带着自己的问题,搜集资料了解变压器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绎推理、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自耦变压器、调压器、导线等.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师]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 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 V的安全电压.一般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源电压不超过10 V,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 V以上的高电压.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变压器原理[师]出示可拆变压器,引导学生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生]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师]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演示]将原线圈接照明电源,交流电压表接到不同的副线圈上,观察交流电压表是否有示数?[生]电压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同.[师]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路并不相同,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去思考.[生]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师]物理上把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的互相感应现象,叫做互感现象.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生]变压器的铁芯起什么作用?[师]如果无铁芯,并排放置的原副线圈也发生互感现象,但原副线圈所激发的交变磁场的磁感线只有一小部分穿过对方,漏失的磁感线不会在原副线圈中传送电能.如有铁芯,由于磁化,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大大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生]原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师]与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及线圈匝数成正比.师生共同活动:实验探究得出理想变压器得变比关系推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设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的匝数为N2,穿过铁芯的磁通量为Φ,则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1=N1Δt 1ΦΔ E2=N2Δt Δ2Φ在忽略漏磁的情况下,ΔΦ1=ΔΦ2,由此可得2121N N E E =在忽略线圈电阻的情况下,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与感应电动势E1相等,则有U1=E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与感应电动势E2相等,则有U2=E2.于是得到2121N N U U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理想变压器?(2)什么叫升压变压器?(3)什么叫降压变压器?(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和复读机里的变压器各属于哪一类变压器?[生1]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生2]当N2>N1时,U2>U1,这样的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生3]当N2<N1时,U2<U1,这样的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生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将220 V 电压升高到10000 V 以上属升压变压器;复读机的变压器将220 V 电压降到6 V ,属于降压变压器.[师]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有什么关系?[生]P 出=P 入[师]若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I1与I2有什么关系?[生]据P 出=U2I2,P 入=U1I1及P 出=P 入得:U2I2=U1I1 则:121221N N U U I I ==[师]绕制原副线圈的导线粗细一样吗?[生]粗细不一样.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用较细的导线;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用较粗的导线.2.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师]变压器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耦变压器有何特点?(2)自耦变压器如何作升压变压器?又如何作降压变压器?(3)互感器分为哪几类?(4)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5)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生1]自耦变压器只有一个线圈,滑动头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会连续发生变化.[生2]若把整个线圈作副线圈,线圈的一部分作原线圈,为升压变压器;若把线圈的一部分作副线圈,整个线圈作原线圈,为降压变压器.[生3]互感器分为两类,即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生4]电压互感器用来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它的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压表,根据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2和变压比,就可以算出高压电路中的电压.[生5]电流互感器用来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它的原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流表.根据电流表测得的电流I2和变流比,可以算出被测电路中的电流.(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2.变压器可改变交变电的电压和电流,利用了原副线圈的互感现象.3.理想变压器:忽略一切电磁损耗,有P 输出=P 输入2121N N U U = 1221N N I I =4.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各种类型的变压器,但它们遵循同样的原理.(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回顾变压器这节课,收获颇多,有很多成功的地方,和可以总结的经验,也一些不足之处。
收获:通过此次上课,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新课改新教材的新,教学目标,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在准备的过程中逐步的提高了对新教材本质的把握,用新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研究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我采用了给动画配说解说词的方式,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己给动画配说了解说词,通过学生对动画的理解,解说的过程,加深了对变压器工作原理的理解,达到了探究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通过这次上课,让我在课堂的安排上更加条理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水到渠成,由以前的给于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去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环节的过渡自然,层层深入,逐步递进,学习有层次感。
这次上课使我更加注重基本功的培养,让我的基本功又有了一次更高的提升,也让我懂得了基本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受益匪浅。
不足:下面说说本节课上存在的不满意的地方。
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衡量这节课,本节课存在着一个师生互动较少的问题,还是教师占主导的地位,启发学生不够,学生的讨论还应该在增加一些,教师要学会放手,要有能放能收,收放自如的能力。
比如在研究变压器的电学量之间关系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谈论下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印象最深刻。
而此环节处理的过于简单,教师说的太多,给学生的时间过少,需要改进。
还有本节课的课程安排有些紧张,给人一种时间短,知识范围过大的感觉,有些地方用时过多,介绍性的知识可以布置为作业或是课后研究,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重点更加突出。
还有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要更加科学规范严谨,语速要稍微慢些,教学节奏要急缓适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加轻松自如。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选修3-2第五章第4节《变压器》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变压变流的规律和功率关系。
二、预习内容1、变压器的原理是变压器的工作基础。
由于互感现象,使得穿过原副线圈的 相同。
根据E= 得 ,原、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E 与匝数n 成 。
2、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变流规律和功率关系: ⑴、变压规律:⑵、变流规律: ⑶、功率关系:3、变压器有二个副线圈的情况⑴、电压与匝数间关系: ①、 ②、 ③、⑵、电流与匝数间关系: ⑶、功率关系:4、简述理想变压器各种物理量的决定关系。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 学习目标:1、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及功率关系;二、学习过程1.变压器原理出示可拆变压器,请同学们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回答:将原线圈接照明电源,交流电压表接到不同的副线圈上,观察交流电压表是否有示数?I 1 U 1 n 1 I 1~ n 1 L 1 2回答: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去思考回答:变压器的铁芯起什么作用?回答:2.实验探究得出理想变压器得变比关系,推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推到过程: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理想变压器?(2)什么叫升压变压器?(3)什么叫降压变压器?(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和复读机里的变压器各属于哪一类变压器?4.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变压器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耦变压器有何特点?(2)自耦变压器如何作升压变压器?又如何作降压变压器?(3)互感器分为哪几类?(4)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5)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关于只有一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输出功率由输入功率的大小而决定B.输入功率的大小由输出功率的大小而决定C.输出端负载越大原线圈中的电流越小D.输出端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大输入功率越大2.如图所示,左右两个电路中,当a 、b 两端和e 、f 两端分别接220V 的交变电压时,测得c 、d 两端和g 、h 两端的电压均为110V .若分别在c 、d 两端和g 、h 两端加上110V交变电压,则a 、b 两端和e 、f 两端测得的电压将分别是A.220V ,220VB.220V ,110VC.110V ,110VD.220V , 0V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电阻为R 的输电线后接有两只相同的白炽灯泡L 1、L 2.开始时,电键S 断开.现将S 接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副线圈两端M 、N 间的电压将减小 B.副线圈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将增大 C.灯泡L 1的亮度将减小 D.通过原线圈的电流将增大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 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 2=200匝,交变电源的电动势e =311sin314t V ,电阻R =88Ω,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10AB.电压表V 1的示数为311VC.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75AD.电压表V 2的示数为62.2V课后练习与提高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给负载R 供电.保持输入的交变电压不变,各交流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不计.当负载电阻的滑动触头向下移动时,图中各交流电表的示数及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 的变化情况是 A.V 1和V 2不变,A 1增大,A 2减小,P 增大 B.V 1和V 2不变,A 1和A 2增大,P 增大C.V 1和V 2不变,A 1和A 2减小,P 减小D.V 1不变,V 2增大,A 1减小,A 2增大,P 减小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的交变电压为U 1,原线圈中的电流为I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U 1及R 不变,将K 由a 改接到b 时,I 1将减小B.保持U 1及R 不变,将K 由b 改接到a 时,R 的功率将增大C.保持U 1及K 不变,将R 增大时,I 1将增大D.K 不变,U 1增大,I 1将增大3.钳形电流表的外形和结构如图(a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