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峰值检测系统的设计姓名:沈益学号:指导教师:陈娟实验时间:2011年1月3日至14日峰值检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放大器、采样/保持、采样/保持控制电路、A/D转换电路、数码显示、数字锁存控制电路组成。
其关键任务是检测峰值并使之保持稳定,且用数字显示峰值。
一、设计目的1、掌握峰值检测系统的原理;2、掌握峰值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3、掌握峰值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调试方法。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任务:设计一个峰值检测系统;2、要求:(1)传感器输出0~5mV,对应承受力0~2000kg;(2)测量值要用数字显示,显示范围是0~1999;(3)测量的峰值的电压要稳定。
三、设计原理1、设计总体方案据分析,可确定需设计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图1 峰值检测系统原理框图2、各部分功能传感器:将被测信号量转换成电量;放大器:将传感器输出的小信号放大,放大器的输出结果满足模数转换器的转换范围;采样/保持:对放大后的被测模拟量进行采样,并保持峰值;采样/保持控制电路:该电路通过控制信号实现对峰值采样,小于峰值时,保持原峰值,大于原峰值时保持新的峰值;A/D 转换: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译码显示:完成峰值数字量的译码显示;数字锁存控制电路:对模数转换的峰值数字量进行锁存,小于峰值的数字量不锁存。
三、电路设计1、传感器:本文不予考虑;2、放大器:由于输出信号为0~5mV ,1mV 对应400kg ,因此选用电压增益为400的差动放大电路(该电路精度高),如图2所示。
图2 差动放大电路根据公式 400R )/R 2R (1R u u A 3124i o1U =+-==,分配第一级放大器放大倍数为8/R 2R 112=+,分配第二级放大器放大倍数为508400R R 34==,则选取电阻值分别为 1.6K R 1=, 5.6K R 2=,2K R 3=,K 001R 4=,四只电阻均选1/8W 金属膜电阻,三个放大器可选具有高输入共模电压和输入差模电压范围,具有失调电压调整能力以及短路保护等特点的A μ741型运算放大器。
3、采样/保持:选用LF398采样保持集成电路芯片,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采样/保持电路LF398的8脚是采样/保持控制脚,当该脚输入高电平时,LF398进行采样,输入低电平时保持。
采样时输入信号使采样保持电容H C 迅速充电到i V 。
其中H C 可选用电阻大、漏电小的聚苯乙烯电容,可取uF 1.0C H =。
4、采样/保持控制电路:该电路选用比较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采样/保持控制电路比较电路将LF398的输入端电压与输出端电压相比较,产生一个控制信号K V ,用K V 控制LF398的逻辑控制脚,此外K V 还用来控制数字锁存控制电路。
当O2i V V >时,比较器输出K V 为高电平,使LF398采样;当O2i V V <时,比较器输出K V 为低电平,使LF398保持。
图中4A 选用A μ741型运算放大器,二极管选用普通硅二极管2CK11。
C H5、数字显示表头电路:该电路由A/D 转换和译码显示电路组成,如图5所示。
图5 数字显示表头电路该电路可采用213位数字电压表,元件选择如下:213位A/D 转换器MC14433,七路达林顿驱动器MC1413,BCD 到七段锁存-译码-驱动器CD4511、基准电源MC1403和四个共阴极数码管。
6、数字锁存控制电路:数字锁存控制电路时保证A/D 转换的峰值数字被锁存在213位A/D 的输出锁存器里,且当被测信号不在量程内时,超量程或欠量程信号将控制小于峰值的数字量不能锁存。
为完成峰值锁存必须掌握MC14433两个管脚的功能,其中一个管脚是数字显示更新输入控制端DU ,另一个管脚是转换周期结束标志输出端EOC 。
DU 功能为:当DU 为高电平时,A/D 转换结果被送入输出锁存器内;当DU 为低电平时,A/D 转换器仍输出锁存器中原来的结果。
EOC 的功能是:每一个A/D 转换周期结束时,EOC 端输出一个正脉冲。
通常电路利用EOC 端的输出控制DU ,则每次A/D 转换结果都被输出,而峰值检测电路只允许峰值结果输出,小于峰值不输出。
所以电路必须设置在峰值时,EOC 的输出才能控制DU 。
考虑213位A/D 转换器转换周期为1/3s ,当峰值信号来到时,应允许EOC 的输出在1/3s 内控制DU 端。
由于采样/保持电路能在A/D 转换周期内保持峰值的模拟量,所以在A/D 转换周期间峰值数据不会受影响。
经过前面的分析,确定数字锁存控制电路如图6所示。
图6 数字锁存控制电路该电路由单稳态延时电路、或门GA 和与门GB ,图中输入信号K V 来自比较器的输出,1V K =表示峰值采样,0V K =表示峰值保持,电路工作情况如下:(1)当1V K =时,或门GA 输出1,允许eoc V 通过与门GB ,若eoc V 是高电平,则du V 也是高电平。
du V 可以控制DU 端,峰值数据被锁存在A/D 转换器的输出锁存器中。
(2)当K V 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时,单稳态触发器的3端是下降沿触发的脉冲展宽延时电路的输入端,在输入脉冲作用下,o V 在1/3s 内仍然保持高电平。
在1/3s 内o V 使或门GA 输出1,此间EOC 的输出电平eoc V 能通过与门GB ,eoc V 是高电平时,du V 也是高电平,du V 又可以控制DU 端,使输出锁存器锁存峰值数据。
(3)当0V K =,V 0V o =时,或门GA 输出为0,封锁与门GB ,eoc V 不能通过与门GB ,与门GB 的输出du V 为低电平,du V 封锁A/D 转换器的输出锁存器,输出锁存器仍输出原来的峰值数据。
单稳态触发器3脚输入信号K V 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使输出脉冲o V 延时1/3s 的高电平,数字锁存控制电路就能控制A/D 转换器的输出锁存器锁存峰值数据。
输出脉冲的延时时间/3s 1T x =由外接部件T R 和ext C 的数值大小决定。
据公式T ext T ext x R C 7.02ln R C T ==,取F 1C ext μ=,将/3s 1T x =,F 1C ext μ=代入上式,得Ω=K 476R T ,最终去标称值Ω=K 510R T 。
(或门选74LS32,与门选74LS08)。
附录:1、系统电路原理图2、各芯片引脚排列图以及功能表3、电路硬件搭试照片4、总结附录1:系统电路原理图附录2:各芯片引脚排列图以及功能表 1、μA741引脚图1、5号脚:偏置(调零端) 2号脚:正相输入端 3号脚:反向输入端 4号脚:负电源 6号脚:输出 7号脚:正电源 8号脚:空脚2、74LS08引脚图功能表3、74LS32引脚图功能表4、74LS121引脚图引脚符号说明:Cext:外接电容端Q:正脉冲输出端Q---:负脉冲输出端Rext/Cext:外接电阻/电容端Rint:内电阻端B:正触发输入端A1、A2:负触发输入端功能表5、CD4511引脚图功能表6、LF398引脚图引脚符号说明:V+:正电源电压输入引脚调零:偏置调零引脚IN:输入引脚V-:负电源电压输入引脚OUT:输出引脚CH:保持电容引脚REF:参考电压输入引脚CON:控制逻辑IN(+)7、MC14433引脚图和内部结构图引脚符号说明:V AG:被测电压V1和基准电压V REF的地电位V REF:外接基准电压输入端V1:被测电压输入端R1、R1/C1、C1:外接积分阻容元件端C01、C02:外接失调补偿电容端DU:实时显示控制端,DU端输入一正脉冲,输出端就输出A/D转换结果。
若和本电路的EOC端连接,则每次A/D转换结果均输出。
CP1、CP0:时钟振荡器外接电阻端,外接电阻R C为300kΩ时,振荡频率为66kHZ。
其中CP0为时钟信号输出端,CP1为时钟信号输入端,使用外部时钟信号时由此输入。
V EE:电路的电源最负端,V AG-V EE≥V SS:除CP0外所有输出端的低电平基准,V DD-V SS≥5VE OC:转换周期结果标志输出,每一A/D转换周期结束,EOC输出一个正脉冲,宽度为时钟周期的1/2OR----:过量程标志输出。
当|V1|>V REF时,OR----输出为低电平功能表8、MC1413引脚图MC1413是是高耐压、大电流达林顿陈列反相驱动器,由七个硅NPN 达林顿管组成。
MC1413的每一对达林顿都串联一个的基极电阻,在5V 的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 和CMOS 电路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来处理的数据。
MC1413工作电压高,工作电流大,灌电流可达500mA,并且能够在关态时承受50V 的电压,输出还可以在高负载电流并行运行。
9、MC1403引脚图MC1403是低压基准芯片。
一般用作8~12bit的D/A芯片的基准电压等一些需要基本精准的基准电压的场合。
输出电压: V +/- 25 mV输入电压范围: V to 40 V输出电流: 10 mA因为输出是固定的,所以电路很简单。
就是Vin接电源输入,GND接底,Vout 加一个的电容就可以了。
Vout一般用作8~12bit的D/A芯片的基准电压。
MC1403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高准确度、低温漂、采用激光修正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国产型号为5G1403和CH1403。
它采用DIP-8封装,引脚排列如图7-1-2所示。
UI=+~+15V,UO=(典型值),αT可达10×10-6/℃。
为了配8P插座,还专门设置了5个空脚。
其输出电压UO=Ug0(R3+R4)/R4=×=+。
MC1403的输入-输出特性输入电压Ui/V 输出电压Uo/V1098765当Ui从10V降至时,Uo只变化,变化率仅为-%。
10、数码管引脚图附录3:电路硬件搭试照片附录4:总结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计环节是将我们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不是单一的,而是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的综合,有助于我们学会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硬件实现环节,需要我们有实践经验,例如元器件的布局以及布线等,同时也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我认为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的关键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设计方案要合理可行。
如果设计方案存在错误或者在硬件实现方面存在问题等,这都将影响整个设计的结果,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每一个细节,务必要细心谨慎。
2、器件布局要合理。
器件布局直接影响后续的布线,布局不合理,会导致布线复杂,布线难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