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前可以毫无症状,而大约30%的患者可能有先兆症状。

先兆期(也称前驱期)实际就是急性小发作,症状比较轻缓。

患者常在情绪激动、看电影、过老、忧虑、悲伤、惊恐、失眠或气候突变等情况下,在傍晚出现虹视、视物模糊、轻度眼痛或眼鼻根部或眼眶部酸痛等症状,经充分休息或睡眠后,一切症状自行消退。

由于先兆期症状历时短暂,症状轻微,又能自行缓解,患者常常认识不到自己患有眼病,从而失去了早期诊断的机会。

如果患者掌握先兆期的特征,及时去医院就诊,就能避免急性发作的痛苦,并能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特点:
(1) 瞳孔散大,虹膜堵塞房角,引起眼压升高,多在50mmHg以上。

(2) 发作时痛苦症状明显,视力急剧下降或丧失。

(3) 若治疗及时,部分可以早期治愈或缓解。

由于病理性的眼压增高引起视盘凹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者称为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发病率约1%,正常眼压10-20mmHg.
各类型青光眼的症状及治疗:
(1)急性闭角青光眼
病人急性期主要症状是感觉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象、严重者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少数病人可有腹泻发生。

医生检查时,可发现眼压高、瞳孔散大、眼部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晶体改变、前房变浅、房角闭塞、虹膜萎缩等。

该型青光眼治疗经应用缩瞳剂,β-肾上腺能受体阻断剂、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可缓解症状。

急性闭急青光眼虽用药物使症状缓解,达到短期降眼压目的,但不能防止再发生,故在眼压下降后根据情况尽快手术治疗。

(2)慢性闭角青光眼
病人主要症状是或多或少眼部不适,发作性视蒙、虹视,这种发作冬季常见,多在傍晚或午后出现,充分睡眠休息后眼压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不适,偶尔遮盖健眼发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医生检查时有阳性发现。

治疗上应用药物可暂时缓解压使之降,不能阻止病变的发展,应积极手术治疗。

(3)开角青光眼
主要特点是高眼压下前房角宽而开放,主要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胀或视蒙。

眼压初期不稳定,以后渐增高。

眼底、视野均有改变。

治疗原则:先用药物控制眼压,若大剂量应用药物眼压仍高不能控制者考虑手术。

(4)先天性青光眼
是一种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疾病,表现为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眼压高,天津254医院眼科医生检查有阳性发现。

先天性青光眼适于手术治疗。

(5)继发性青光眼
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出现的合并症,它通过影响房水循环使眼压升高。

粘连性角膜白斑、虹膜睫状体炎,外伤性眼内出血、房角挫伤、白内障膨胀期、虹膜新生血管等均可继发青光眼。

应积极防止这些病。

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1. 头痛
头痛往往是青光眼病人的首发症状。

但不同于一般性的头痛可用镇静、去痛药缓解。

因为青光眼性的头痛是由于眼压升高压迫眼球组织而产生的只有在眼压下降后才可减轻或消除。

青光眼头痛往往还伴有眼眶、鼻根胀痛,单眼的头痛还可表现为剧烈的偏头痛。

2. 恶心呕吐
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也是很常见的,但还常伴有腹痛或大便次数改变等症状,用止呕、止痛药物后多可缓解,这是可以鉴别的。

而青光眼病发作时的恶心呕吐只有在眼压下降时才会减轻或消除。

有时呕吐后眼压反可下降,出现一时性好转,但眼压仍高,虹视、头痛也都还存在。

3. 虹视
是指病人发病时,看灯光会有一个彩虹样的光圈绕在灯光周围。

外圈红色,内圈绿色或紫蓝色。

这是由于眼压增高后,眼内液体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产生折光改变所致。

眼压恢复正常时,虹视就消失。

但虹视并非青光眼的特有症状,晶状体混浊或结膜部有分泌物时也可发生,只是色调不如典型的虹彩那样鲜明。

也不像青光眼的虹视具有发作性,同时也不伴有头痛等症状。

4. 视力障碍
青光眼病在急性发作时都有明显的视力下降。

除了角膜水肿这一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眼压增高造成视神经受到损害所致。

眼压越高视神经受压越厉害,视力下降也就越明显。

有的早期病人并没有视力明显下降的表现,只有在夜间出现雾
视和视物模糊,经过较好的休息,次日就消失了,就是青光眼发病的前驱症状,切不可忽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