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历史重点选择题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重点选择题知识点总结

考研历史重点选择题知识点总结1.19世纪上半叶,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在非欧地区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

荷兰扩大了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

英国建立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中国、伊朗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埃及、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也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2.进入垄断时期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则竭力保护既得的殖民利益。

在亚洲,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制定了与英国争夺波斯湾势力范围的“三B铁路计划”。

在拉丁美洲,美国利用“泛美主义原则”,通过“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加紧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渗透和武装干涉,夺取了巴拿马运河区的控制权。

在非洲,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从1884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到20世纪初的20多年间,列强已把整个非洲大陆瓜分完毕。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形成。

4.从各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上,可以把近代各殖民地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殖民地特征都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的典型殖民地,另一种是半殖民地。

殖民宗主国对殖民地推行“直接殖民统治”和“间接殖民统治”两种统治方式。

5.1500年以前,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的状态,新旧大陆之间更是互相隔绝的,只有到1500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进行直接的接触。

6.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始了。

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

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有意大利人利玛窦、德意志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

利玛窦带来《万国舆图》,
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并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6卷、合写《测量法义》、《勾股义》等书。

汤若望参与修订历法,后编成《崇祯历书》约百卷,并于顺治元年掌钦天鉴事。

南怀仁著成《康熙永年历法》32卷。

7.19世纪40年代,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法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在17世纪初已进入越南。

1884年,法国迫使越南政府签订《巴德诺条约》,最终确立了它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9.从16世纪到18世纪,印度经过了莫卧儿帝国的兴衰。

巴布儿是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阿克巴统一了印度,奥朗则布进一步扩大了版图,使帝国疆域达到顶点。

军事采邑制是莫卧儿帝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另外一种土地占有形式是柴明达尔制。

奥朗则布死后,印度陷入混乱,不列颠人趁机侵入。

10.18世纪的埃及仍然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1798年7月,波拿巴率兵入侵埃及。

19世纪60年代以后,埃及逐渐沦为英法的半殖民地。

11.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半期的奴隶贸易是西方殖民者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手段。

奴隶贸易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开创的。

15世纪末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

17世纪中叶以后的150年间,奴隶贸易已经成为非洲与欧洲、美洲之间唯一的贸易活动。

12..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匈牙利革命有着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即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只存在了133天就被帝国主义扼杀了,但这场斗争是战后世界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牵制了协约国的力量,支援了苏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

13.1919年6月,匈牙利红军攻入捷克斯洛伐克领土,
并成立了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匈牙利红军撤出后,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被协约国扼杀。

14.十月革命胜利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一些非俄罗斯民族和地区也相继成立了独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5.1922年12月3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召开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批准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公约,规定各苏维埃共和国拥有自愿加入和自愿退出联盟的权利,以及各民族一律平等和享有主权的原则。

1924年1月,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形式在法律上固定下来。

16.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17.1921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哈定正式向有关国家发出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邀请。

11月12日,会议正式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九个国家: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

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第一,限制海军军备问题;第二,太平洋及远东问题。

18.华盛顿会议上各列强矛盾尖锐,各不相让,经过几个月的争吵和讨价还价,通过了三个主要文件:《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19.《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协约国与其他各战败国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和约:1919年9月11日,对奥地利的《圣日尔曼条约》;1919年11月27日,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1920年6月4日,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8月10日,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1923年7月24日,对土耳其的《洛桑条约》。

这些条约与《凡尔赛条约》、国际联盟盟约结为一体,构成了协约国列强在战后建立资本主义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基本框架,即凡尔赛体系。

20.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
几个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暂时调整和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史称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的确立,标志着战胜国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世界的重新划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

21.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22.一战后兴起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不断冲击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比如: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苛刻的条约,战胜国意大利、日本认为分赃不均。

23.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和战后恢复经济的当务之急,使各国政府倾向于通过谈判、召开国际会议和签定条约等和平外交手段去解决凡尔赛体系遗留的问题,以进一步调整国际关系,稳定战后的和平局面。

24.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首先在远东打破华盛顿体系,继而意大利在1935年进行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又在非洲和地中海地区打破了凡尔赛体系。

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公然撕毁凡尔赛条约。

25.1930年1月5日,党中央根据斯大林的要求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要求在几年内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富农阶级被消灭,个体农民变为集体农庄庄员。

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运动的必然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6.苏联在科学技术文化事业也取得重大成就。

瓦维洛夫创立了作物种类演化理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宇宙火箭理论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社会科学领域,整理出版了《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和《列宁全集》。

在文学领域,高尔基的《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都是世界名著。

27.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

大会通过了新宪法。

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8.日本帝国主义长期觊觎中国东北地区,不断侵略扩张。

继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后,日本进而向华北扩张,妄图使华北脱离中国。

1932年1月28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发动入侵战争,遭到中国军队的坚决抵抗。

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9.1945年11月20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城开庭,开始对21名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讯和判决。

纽伦堡审判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给与侵略战争的密谋者、组织者、执行者以应得的惩罚。

在远东,远东军事法庭重点审判了108名战犯,以东条英机为首的8名战犯被判处死刑。

30.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一般认为丘吉尔的演讲是“冷战”的第一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