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农药制剂加工及应用技术

生物农药制剂加工及应用技术


一、制剂加工
(三) 在制剂加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1. 稳定性:如光的不稳定性 苯甲醇、丁香酚、对苯基苯酚、邻甲酚等具有抗
氧化作用。 2. 在制剂加工中应维持制剂的弱酸性
二、质量控制
(一) 植物农药制剂的特点 1. 有效成分是多组分的混合物 2. 杂质种类多,数量大,尤其是水或甲醇、乙醇为溶剂
的提取物。 3. 对光、热有不稳定性,特别是在含有极性溶剂的制剂
二、迷向法
(二) 剂型 1. 微胶囊 2. 空心纤维剂 3. 多层片剂
二、迷向法
(三) 释放技术 1. 宽距释放 2. 近距释放
二、迷向法
(三) 影响迷向效果的因素 1. 挥发器的设置高度和密度 2. 风速 3. 虫口密度
第四节 活体微生物农药
一、微生物制剂加工应注意的问题 二、细菌制剂 三、真菌制剂 四、病毒制剂 五、昆虫致病线虫制剂
(二) 诱捕器的功能 1. 引诱雄虫 诱芯:装有信息素的载体 橡胶诱芯、塑料诱芯 2. 捕杀雄虫:黏虫胶涂布在诱捕器内壁。
一、诱捕法
(三) 优缺点 1. 优点:简单方便,防效显著 2. 只适用于一生只交配一次的害虫,虫口
目的高时,防治效果较差。
二、迷向法
(一) 概念 在野外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 弥漫在大气中,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 方位,从而干扰它们的正常交配。
中。 4. 有效成分和杂质成分之间在长期贮存过程中还可能发
生某种化学反应 5. 有效成分之间,有效成分和杂质成分之间,其生物活
性有互作问题
二、质量控制
(二) 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
1. 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 ➢适用范围:主成分明确,并已建立了相应的分 析方法的植物源农药制剂的分析 ➢优点:分析周期短、简便、重现性好 ➢缺点:不能测得所有活性成分的含量;不能测 定各种物质之间生物活性的相互作用。
二、质量控制
(二) 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
2. 生物测定法 (1) 培养基混药法:将样品均匀混入试虫的人工
饲料中,然后接入试虫,经过一定时间后,以 死亡氯或绳子发育抑制率作为评价指标。 适用于不同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的植物杀虫剂二、质量Biblioteka 制(二) 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
2. 生物测定法 (2) 微量生测法:在高1.5cm、直径1.0cm的小杯
(二) 植物提取物和化学农药的混用 化学农药应具备的条件:化学农药用量低于单 剂常用剂量的十分之一,并能对植物提取物产 生显著的增效作用;化学农药本身对环境、对 非靶标生物安全。
四、应用技术
(一) 植物提取的应用范围 蔬菜、茶叶、中药材、花卉生产及城市园林绿化等的防
虫。 (二) 植物提取物的防治对象 植物杀虫剂:用于防治对其敏感的害虫 植物杀菌剂:适用于防治登记或推荐的病害。 (三) 植物提取物施药适期 植物杀虫剂施药策略:治早、治小。在虫口密度较低但
治对象,在施药7d、14d,乃至更长的时间 后才能正确地评判其药效。
第三节 信息素
一、诱捕法 二、迷向法
一、诱捕法
(一) 概念
利用雌虫释放的性信息素对雄虫有强的引诱 作用的原理,把合成的性信息素转入诱捕器中, 将诱来交尾的雄虫杀死,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 会,从而达到控制害虫,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一、诱捕法
中先加入含有一定浓度样品的水,再放入3~5 头2龄蚊幼虫,4h后以幼虫死亡率评价生测结 果。 (3) 需有一个参照物:结构已知的主要活性化合 物。
二、质量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化学分析或仪器 分析来控制原料收购及每批提取物的质 量,而以生物测定法作为最终产品出厂 时的质量控制方法。
三、混用
(一) 植物提取物之间的混用 要求:两种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杀虫活性物质在 作用机理上不矛盾,混合后能扩大防治对象, 且幼明显增效作用。
1. 细菌除草剂制剂的应用 叶面喷雾;土壤处理
2. 细菌杀菌制剂的应用 处理种子、插枝、根系
3. 细菌杀虫制剂的应用 喷药时药均匀,应在幼虫3龄前施药;温度应 高于25℃;应在下午或傍晚施药
三、真菌制剂
(一) 真菌除草剂的制剂加工及应用 1. 苗后处理的除草剂:对水喷雾 2. 土壤表层或表层以下侵染杂草的苗前除草剂:
二、应用技术
无特别之处。
第二节 植物提取物
一、制剂加工 二、质量控制 三、混用 四、应用技术
一、制剂加工
(一) 植物提取物 有机溶剂或水提取液的浓缩物。
(二) 剂型 1. 乳油:如印楝、烟碱、鱼藤酮、楝素、苦皮藤素。
一、制剂加工
(二) 剂型 2. 水剂:将水溶性原药直接溶于水中制成水剂,
用时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即可喷施。 如:茴蒿素、苦参素、双素碱、异羊角扭苷 3. 可湿性粉剂:如除虫菊素、鱼藤酮 4. 可溶性液剂:烟碱
一、微生物制剂加工应注意的 问题
1. 在贮存期内维持微生物的生命力,即保 持活性
2. 施药后微生物容易侵染寄主生物
二、细菌制剂
(一) 加工成两种状态 休眠状态、正常代谢状态
(二) 细菌农药的制剂 1. 液体制剂:水基制剂、油基制剂 2. 干制剂:可湿性粉剂、干悬浮剂、粒剂
二、细菌制剂
(三) 细菌制剂的应用
已达到防治指标时即喷药,且应掌握在3龄前。 植物杀菌剂:在病害尚未发生或刚开始发生之时就及时
喷药
四、应用技术
(三) 防治效果评价 1. 评判指标
害虫对药剂的反应:死亡率、虫口减退率 害虫造成的危害损失:被害株率、蛀果率 2.评判时间 速效型:施药24h后即可评判药效 缓效型:根据具体的植物杀虫剂和具体的防
一、制剂加工
(一) 加工方法:同化学农药 2. 微乳剂:是一种以水为基质,外观为均相透明
的液体制剂。由水—表面活性剂一油构成。 一般是将农药原药、乳化剂充分混合后,边搅 拌边慢慢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即可。
一、制剂加工
(一) 加工方法:同化学农药 3. 可湿性粉剂:它是由原药加填充剂、悬
浮剂或湿润剂经过机械混合制成的粉状 制剂。
第八章 生物农药制剂 加工及应用技术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农用抗生素 第二节 植物提取物 第三节 信息素 第四节 活体微生物农药
第一节 农用抗生素
一、制剂加工 二、应用技术
一、制剂加工
(一) 加工方法:同化学农药
1.乳油剂型:乳油又名乳剂。是由原药、有机溶 剂和乳化剂等按一定的比例混溶调制成的透明 油状液体。溶剂用来溶解原药,乳化剂使油和 药均匀混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