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的营养需求

猪的营养需求

猪的营养需求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猪的消化特点一、猪的消化道结构特点二、猪的消化生理特点1、胃的消化2、小肠内的消化吸收3、大肠内的消化第三节:猪的营养特点一、乳猪营养特点二、母猪营养特点第四节:猪的各方面营养需求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组成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二、脂肪1、脂肪的化学组织结构2、脂肪的营养作用三、碳水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的组成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四、维生素1、维生素A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2、维生素D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3、维生素E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4、维生素K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5、维生素B1a、化学特性:b、主要功能:c、主要缺乏症d、来源:6、维生素Ca、主要功能:b、主要缺乏症:c、来源:五、矿物质六、水1、水是动物体的构成成分:2、水能使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3、水是畜体的重要溶剂:4、水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5、水是一种润滑剂:6、水参与动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七、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1、蛋白质与能量比例关系2、纤维素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3、氨基酸之间的关系4、维生素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5、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之间的关系6、有机营养物质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a、有机营养物质与钙、磷的关系:b、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关系:7、维生素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a、维生素和硒的关系:b、维生素和钙磷的关系:c、维生素C和铁的关系:8、维生素的相互关系a、维生素E和维生素A、D的关系:b、维生素B1与B2的关系:c、维生素B2与B5的关系:9、矿物质之间的关系正文第一节:概述长期以来,养殖业一直在风雨中飘摇,本人通过8多年的从业经历发现,几乎所有的养殖企业对兽医的作用过于夸大,一直忽视营养师的作用,企业对营养知识一知半解。

然而,本人认为,畜牧业不仅需要兽医师,更需要商业营养师。

兽医师在养殖业中的位置就好比工厂的修理工,固然重要,但养殖业的利润更多来自于商业营养师的贡献。

一、80%的疾病和90%的生产性能下降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营养的作用通过影响免疫功能实现,营养决定健康。

近年来重大疾病频发,发病原因学术界各执一词。

但本人认为,这些年疾病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畜禽自身免疫功能失调。

二、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左右,科学降低饲料成本是养殖盈利的必由之路。

而降低饲料成本必须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以科学的方法来实现。

大多养殖朋友由于缺乏营养知识,对饲料和饲料原料的品质缺乏辨别能力,往往在降低价格的同时,降低了质量,反而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践证明,高水平的商业营养师最少能为大型养殖企业提高一倍以上的利润。

第二节:猪的消化特点一、猪的消化道结构特点猪是杂食动物,其消化道结构同单胃动物,但它不同于马属家畜,盲肠不发达,也称盲肠无功能家畜。

猪的上唇短而厚,与鼻连在一起构成坚强的吻突(即鼻吻),能掘地觅食;猪的下唇尖小,活动性不大,但口裂很大,牙齿和舌尖露到外面及可采食。

猪具有发达的犬齿和臼齿,靠下颌的上下运动,将坚硬的食物嚼碎。

猪的唾液腺发达,能分泌较多的含淀粉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鼻马、牛强14倍。

唾液除能浸润饲料便于吞咽外,还能将少量的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

猪舌长而尖薄,主要由横纹肌组成,表面有一层黏膜,上面形成有不规则的舍乳头,大部分的舌乳头有味蕾,能辨别口味。

食物经消化道很快进入胃。

猪胃的容积越7-8升,介于肉食动物的简单胃与反刍动物的复杂胃之间的中间类型,胃有消化腺,不断分泌含有消化酶与盐酸的胃液,分解蛋白质和少量脂肪。

食物经胃中消化,变成流体或半流体的食糜。

食糜随着胃的收缩运动逐渐移向小肠。

猪的小肠很长,达18米左右,是体长的15倍,容量约为19升。

小肠内有肠液分泌,并含有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胆囊排出的胆汁,食糜中营养物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

随着小肠的蠕动,剩余食糜进入大肠。

猪的大肠约为4.6-5.8米,包括盲肠和结肠两部分。

猪的盲肠很小,几乎没有任何功能,只是结肠微生物对纤维素有一定的消化作用,大肠内未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逐渐浓缩成粪从肛门排除体外。

二、猪的消化生理特点1、胃的消化胃壁黏膜的主细胞分泌蛋白酶、凝乳酶、脂肪酶,壁细胞分泌盐酸。

饲料的蛋白质经胃蛋白酶分解为蛋白和蛋白胨,脂类在胃脂酶的作用下产生一酸甘油脂和短链脂肪酸。

胃液中不含消化糖类的酶,对糖类没有消化作用。

2、小肠内的消化吸收小肠是猪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几乎所有消化过程都是在小肠中进行。

糖类在胰淀粉酶、乳糖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

胃中为被分解的蛋白质经胰蛋白酶继续分解为蛋白表和蛋白胨,再经肠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脂类在胆汁、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被吸收。

3、大肠内的消化进入大肠的物质,主要是未被消化的纤维素以及少量的蛋白质。

大肠黏膜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酶很少,其消化作用主要靠随食糜来的小肠消化液和大肠微生物作用。

蛋白质受大肠微生物作用分解为氨基酸和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但不再被吸收。

纤维素在胃和小肠中不发生消化作用,在结肠内由微生物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和二氧化碳,前者被吸收,后者经氢化变为甲烷由肠道排出,猪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

猪大肠对纤维的消化作用既比不上反刍家畜的单胃,也不如马、驴发达的盲肠。

因此,猪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较差,而且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越高,猪对日粮的消化率也就越低。

猪、牛、马的采食量、消化速度和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与日粮消化率的比较见下表3-1和表3-2表3-1猪、牛、马采食量和消化速度比较第三节:猪的营养特点一、乳猪营养特点初生仔猪因其营养物摄取途径由胎盘转变为肠,所以在功能方面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肠细胞的形态、功能完全不同于出生时的细胞。

新生仔猪的消化道因为分泌消化酶的能力低,只适应于消化母乳中简单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利用饲料中复杂分子的能力则还有待于发育,因此仔猪断奶直接饲喂全价饲料容易引起生长受阻和营养性腹泻。

引起腹泻的机理是这样的:由于消化不完全,会有大量较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到达大肠,大肠中的微生物就会因有了这些丰富的营养而大量繁殖。

微生物发酵的产物中有大量挥发性脂肪酸和其它渗透活性物质,这就会打破大肠腔内的物质和细胞内物质之间的渗透平衡,水分就会穿过细胞进入肠腔而增高粪便中的水分含量,于是通常就出现下痢。

日粮配合时为了减少腹泻的发生,往往使用一些易消化的饲料,如乳清粉、脱脂奶粉、喷雾干燥血浆粉、熟化大豆等,同时还添加酸化剂、诱食剂等其它成分。

一般来说,2周龄内断奶仔猪对乳蛋白饲料的利用率高于以大豆蛋白为主的饲料利用率。

虽然该时期已开始分泌大部分消化酶,但是胰液分泌尚不足,胰液的作用于8周龄仔猪开始适应大豆蛋白。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到3周龄时还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但断奶可使这些酶的活性增加。

胃粘膜及胰腺组织内的蛋白分解酶除了4周龄以后的几天外与生长性能没有直接关系,消化能力和生长性能主要与胃肠管内酶的分泌有关。

与哺乳仔猪相比,早期断奶仔猪消化器官重量及组织内酶含量会更加提高。

三、母猪营养特点繁殖母猪的营养需要因体重、妊娠、分娩胎次、哺乳、温度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所以必须根据繁殖母猪在维持、生长、妊娠、哺乳等因素用拆因法进行分析,确定其营养需要。

营养是影响繁殖效率的首要因素,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母猪特定营养需要,建立成功的战略,才能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

母猪的营养概括起来就是“低妊娠高泌乳”。

怀孕母猪由于母体效应均有过量采食的倾向,因而变得较肥,因此妊娠期需要控制其能量摄入。

能量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效果。

不足往往会分娩出小而弱的仔猪,过量则会导致肥胖而易患难产症、奶水不足、仔猪压死增加、母猪断奶后受孕率下降。

怀孕母猪日粮粗蛋白水平过高的危害超过不足,一般认为含量为12%比较适宜,过高则会使哺乳母猪泌乳减少。

母猪泌乳期间的体重损失往往依靠怀孕期内弥补,这个过程的营养利用效率低,而且影响繁殖性能,正确的做法是日粮中提供必需而充足的营养,使哺乳期间母猪的体重损失降至最低。

为了充分发挥猪的遗传潜力,必须调节好日粮营养水平,以达到改善生产性能、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蛋白质的营养主要表现在氨基酸组成(关键是必需氨基酸组成),而不是蛋白质含量多少,即日粮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时,蛋白质的合成指数会下降。

所以,必须通过日粮提供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其酸,同时为了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应按一定比例提供含氮化合物及能量饲料。

第四节:猪的各方面营养需求一、蛋白质能更新动物体组织和修补被损坏的组织,可组成体内的各种活性酶、激素、体液和抗体等。

缺乏蛋白质,动物产品生产量下降,或生长受阻。

易导致贫血,降低抗体在血液中的含量,损害血液的健康和降低动物的抗病力。

可造成繁殖障碍,出现发情不正常,妊娠期出现死胎,仔猪生后体弱,生命力不强,使母猪产后泌乳力变差,甚至无奶,使公猪精液质量下降。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位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它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此外还含少量的硫、磷和铁等元素。

饲料中的蛋白质是含氮化合物的总称,一般称为粗蛋白质,由蛋白质、氨基酸、含氮有机物和氨化物等组成。

由于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所以将饲料含氮量乘以6.5(100/16=6.25)即为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a.蛋白质是机体组织和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蛋白质不仅是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是机体的一切器官,如肌肉、神经、皮肤、血液、内脏、骨骼的组成成分。

精子和卵子的产生,需要蛋白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的酶、激素、色素和抗体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b.蛋白质是修补及更新体组织的必要物质:家畜机体组织器官的蛋白质通过新陈代谢能不断更新。

研究表明,畜体内的蛋白质约6-7个月可更新一半。

c.蛋白质可以在机体内转化供能:当日粮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和机体需要的热能不足时,体内的蛋白质可以氧化分解产生热能;而饲料中的蛋白质过多时,又抗在肝脏、血液和肌肉中贮存或转化为脂肪贮积起来,以备营养不足时利用。

但这种过程在生产上是不可取的,既不经济,甚至还对畜体健康有害。

d.蛋白质是形成畜产品的主要成分:无论是肉、奶、皮、毛等畜产品,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组成成分。

e.当饲料中蛋白质供应不足时,可能产生各种缺乏症:猪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降低,易导致贫血;血液中抗体的含量较低,使猪的抗病力减弱;母猪和公猪繁殖力降低,母猪发情表现不正常,妊娠期易出现死胎,产后母猪泌乳力差。

仔猪体弱,公猪精液品质下降。

二、脂肪脂肪在猪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