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匕.首(bǐ)扒.车(bā)庇.护(pì)濒.临灭绝(bīn)B.掰.开(bāi)肚脐.(qí)账簿.(bù)痴.心妄想(chī)C.干瘪.(biǎn)聘.用(pìn)混淆.(xiǎo)匪.夷所思(fěi)D.真挚.(zhì)热忱.(chén)韧.带(rèn)针砭.时弊(biǎ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A.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B.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C.复习中,不少同学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健身场所的不断增加、健身设施的日渐完善,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人为峰。

(对偶)B.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比喻)C.观众在这样的中国画中,可以感受到至刚、至正的精神品质,怎能不热爱?(反问)D.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打造我们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夸张)6、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②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③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④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⑤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A.⑤②③④①B.①⑤④③②C.④①②⑤③D.③②⑤①④7、经典诗文默写。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②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③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④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⑤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马说》)⑥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⑦_______________,山岳潜形。

(范仲淹《岳阳楼记》)⑧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⑨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_______________!(郭沫若《雷电颂》)⑩_______________,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郭沫若《雷电颂》)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①。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②,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选自《宋史.岳飞》注释:①药饵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

②营第:建造府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居庙堂..之高(____________________)(2)微.斯人(________________)(3)飞辞.曰(____________________)(4)或.问(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⑵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请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4.选出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前两段主要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这不同的景象在迁客骚人心中的不同感受,这两段构成对比,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B.甲文写景状物言辞优美,其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动静结合,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词句整齐,音韵和谐。

C.从表达方式看,甲文综合运用描写、抒情和议论,乙文主要运用记叙,两文都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

D.乙文文字简洁,准确生动,主要通过对话来塑造岳飞的人物形象,表现岳飞的精神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金属与微波炉,八字不合?吴昊然①炒菜可以用铁锅,微波炉却根本不买金属炊具的账。

难道金属与微波是死对头吗?②金属对微波的作用基本有两种:反射和吸收。

微波的本质和光一样,是电磁波的一种。

家用微波炉发出的微波频率为2.45GHz,相应的波长大约是12.2cm.普通金属晶格间隙的尺寸约为几个埃,远远小于微波的波长,所以,当微波遇到金属的时候,几乎不能通过,而会被反射。

另有一小部分微波在金属浅浅的表层内被吸收,这个表层深度约为1μm(10-6m)。

就在这个薄层内,吸收了微波的金属会变得超级“兴奋”。

金属原子的“好朋友”——电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运动,撞击金属晶格。

动能转化为热能,金属就在这样的“友情碰撞”下被加热了。

③如果将体积并不大的金属(例如铝箔)放入微波炉加热,其内部升温的程度会令金属hold不住。

镶有金边的盘子不适合用作微波炉加热器皿,就是因为微波炉的高温足以熔化盘子的金边。

不过适当地利用这一现象倒可以加工某些食品。

比如,专门为微波炉加热设计的爆米花,其包装内就有一层金属,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金属层快速升温可以让玉米粒在几分钟内就变成香脆可口的爆米花。

④反之,如果金属体积足够大的话,由于它是热的良导体,受微波作用产生的热能会很快被分散,金属整体的升温并不明显。

所以如果你不小心落了一把金属勺在微波炉里,其实不用太担心,勺子外形圆滑,不会引起激烈的“打火”现象。

如果这把勺子还泡在牛奶或者咖啡里就更不用怕了,热量会很快传给周围的液体。

表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烤盘或烤架放到微波炉里,只要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操作,都是安全的。

⑤那微波炉放入金属后“打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所谓打火,其实是空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击穿产生电弧放电。

在正常运转的微波炉中,电场强度是不足以击穿空气的。

但如果有尖锐形状的金属物存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例如你在微波炉里落下的是一把金属叉,而非金属勺,微波炉运转时,叉子的尖端部位就会产生能够击穿空气的场强。

如果自家的微波炉“打火”了,你可千万别觉得好玩,这会使磁控管受损,并有火灾隐患,一个可能是要钱,一个可能是要命。

⑥友情提醒一下各位好奇心重的同学:汞虽为液态,但也是金属,而且有毒。

那些打算把水银温度计放到微波炉里去测量食品温度的同学,请先用体温计测测自己是否已经发烧。

否则等妈妈质问“插着碎玻璃碴和混着汞蒸汽的蛋羹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你们可别两手一摊,说这是火星版蛋羹的制作方法。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标题以拟人手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B.第①②段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提示了所有金属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这一原理。

C.第⑥段形象地警示读者不能把水银温度计放进微波炉里测温,紧扣中心话题,呼应上文。

D.本文语言幽默而生动,如“买账”“死对头”“要命”等词语增强了表达效果。

2.下列对微波炉里“打火”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波炉里放入金属后所引起的“打火”,其实是强电场击穿空气后产生电弧放电的现象。

B.如果正常运转的微波炉中发生了“打火”现象,肯定是因为其中有尖锐形状的金属物存在。

C.专门为微波炉加热设计的爆米花实际上就成功利用了微波炉里的“打火”现象。

D.微波炉里的“打火”现象后果很严重,轻则会使磁控管受损,重则导致火灾事故。

3.妈妈想将鲜奶倒在不锈钢碗里放进微波炉加热,但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有危险,请你结合文中的知识向她说明情况。

2、阅读散文《清明茶香也醉人》,完成小题。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好茶溢香慢慢品。

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四季,无谓风雨,只要一杯茗茶在手,细细品来,多少心情都可以慢慢沉淀在那一杯茶香四溢的茶水中。

②我的老家就在山清水秀的小茶乡——枫株湖畔,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所产茶叶色泽绿润,香气幽雅。

茶叶的灵气来自于大自然,但要经过炒制,灵气才能转化为香气。

茶是植物中的精灵,吸天地日月精华,享清风雨露滋润,经人点化,凝结成独有的味道。

虽然身在茶乡,一直以来因为不喜喝茶,对茶的妙处无从领会。

这次的采茶热情纯粹来源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清明采茶图:茶山翠绿间,美丽的茶女,尖尖的竹笠,圆圆的背篓,细细的叶牙。

③“迟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杨万里的诗勾起了我无限遐想。

为了亲身感受那新茶的清香,更为了体验当一回采茶女。

清明假日,抛却工作、生活的烦忙,离别城市的喧嚣,来到心心念念的茶田绿海。

春日里,满山遍野的茶园,山山岭岭嫩绿的茶叶,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

青翠欲滴,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置身于茶海,空气中立刻流溢出一股特别淡雅清新的味道。

我提着篮子挤进了采茶的行列,觉得自己就是画卷中带着花头巾的美丽采茶女,一手提着篮子,一手伸出两个纤细手指,对着绿叶中探出的嫩芽尖儿掐去。

于是,细细的叶芽,慢慢从指尖落到手心,再从手心落在提篮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