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2)题。
(6分)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还是在政通人和的太平年代,写作已然成为了他的生活方式。
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诗歌创作开辟.( )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所创作的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 (hu àn)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激越、奔放的笔触诅.( )咒黑暗,(ōu)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又为( ),思想更为( ),情感更为 ( ),艺术更为( )。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4分)①开辟.( ) ② (huàn)发③诅.( )咒④ (ōu)歌(2)依次在画线句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下列哪一项最恰当?(2分)A.深沉浑厚广泛圆熟B.广泛浑厚深沉圆熟C.深沉圆熟广泛浑厚D.广泛圆熟深沉浑厚2.默写古诗文名句,井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④,月是故乡明。
(杜甫《》)⑤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⑥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⑦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⑧登斯楼也,则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著阅读。
(5分)(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3分)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林冲见了,说道:“天赐其便。
”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
”飞也似踊跃而来。
林冲见他来得势猛,也使步迎他。
①文中的大汉是谁?(1分)②林冲为什么说“天赐其便”?(2分)(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的好汉,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既是江湖人士的特点,也是江湖人士的道德缺陷。
请选择其中一位好汉为例加以说明。
(2分)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5分)【材料一】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一场突发大火中轰然倒塌。
16日,法国消防部门宣布,巴黎圣母院大火已经全部扑灭,目前进入调查和损失评佑阶段。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之一,这场大火在令法国陷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
(摘自201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材料二】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
……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衷心祝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摘自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博)【材料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摘自雨果《给巴特勒的信》)(1)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了怎样的反响?(2分)(2)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遭到“人为践踏”,具体指什么事件?(1分)(3)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古迹。
(2分)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7题。
(8分)过苏州苏舜钦①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②暮亦行。
【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
②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5.“东出盘门刮眼明”的“刮”字,堪称“炼字”的典范,请联系诗的内容,分析其炼字之妙。
(2分)6.“一身羁苦俗人轻”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7.下面这首诗中的颈联“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与“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3分)泊平江百花洲①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
②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洗心亭记(唐)刘禹锡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①。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
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
啸侣为工,即山求材。
槃高孕虚,万景坌来。
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 忧人处之,百虑冰息。
鸟思猿情,绕梁历榬。
月来松闲,雕终轩墀。
石列笋虡,藤蟠蛟螭。
修竹万竿,夏含凉飔。
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③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
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
②弭:消除。
③然上人:指义然。
上人,对僧的尊称。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回?(2分)A.而吉祥尤.章章林壑尤.美(《醉翁亭记》)B.杂然.陈乎前满目萧然.(《岳阳楼记》)C.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D.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寻向所志.,遂迷(《桃花源记》)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始予以不到为恨(2)忧人处之,百虑冰息10.刘禹锡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的理由是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11分)文化综艺怎样才能走得长远①《红岩》,这部出版于1961年的长篇小说,堪称中国当代发行量最大的革命历史小说之一。
它曾经深刻影响了两代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但“Z世代”(95后)有多少人读过这本经典呢?年青一代或许知道“江姐”,但估计听闻过“许云峰”名字的寥寥无几。
②最近,一段新的演绎让这部经典重新走进大众视野,革命经典与年青一代之间那种“隔着”的感觉被打破,引发了不少人对革命经典与历史的讨论和思考。
一档名为《一本好书》的文化综艺正是架设在其上的桥梁。
③近日,《一本好书》第二季回归,豆辫评分9.2,近7成的人打出了5星的高分。
就目前来看,这个有些安静的节目,没有遭遇口碑疲软,而是一路上扬。
这个想要做大众阅读“试衣间”的文化综艺节目,将文化星河中的明珠撷取而下,通过严肃但不古板、有趣但不浮夸的全新演择,将其拼开了、揉碎了、放大了呈现在大众面前,完成激活阅读兴趣的使命。
④沉浸式的舞台戏剧体验、老戏骨足够味道的表演,都是这档读书节目引发“叫好”之处。
但相比形式上的创新,观众更为看重的可能是这个不急不躁的文化综艺节目,保持对现实的观照和对人的关怀,观众得以在这些经典之中汲取生活的智慈和勇气,汲取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力量和启发。
比如,《红岩》带人直面信仰的选择,《无人生还》带人探讨人性罪与罚的边界,《麦田里的守望者》带人感受现实与理想的撕扯……⑥浅娱乐、快综艺确实能带给人更为强烈的感官刺激,但总有一天会产生疲态,而一个阶段对流量逻辑的迷信让这种生理和心理双疲态的出现大大提前。
近年来,以《国家宝藏》《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上新了,故宫》为代表的关注节目内涵的文化综艺强势崛起,刷足了存在感,2017年也因此被称作“文化综艺节目元年”。
⑦有人就此做出解读,认为文化综艺的风口来了。
但其实,人类寻求精神丰富和认知增量的需求一真存在,能够提供文化和内容价值类的节目看似红火,不过是一种回归。
而且,也恰因为此,名副其实的文化综艺节目其实会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
这些温热的文化综艺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不断点击,“二刷”“三刷”“N刷”,这个“长长的尾巴”如果累积起来,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字。
⑧文化综艺经过2017年的爆发和之后两年(2018, 2019年)的持续开拓和沉淀,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
2018年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通过算法对文化综艺的用户进行了大数据画像,结果显示文化综艺对24岁以上用户吸引力较高,且吸引力随年龄层增大而增大,对50岁以上用户吸引力最高。
⑨但其对流量的吸引仍不可与头部候乐综艺节目同日而语,盈利能力和水平不高也成为制约一些节目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就节目形态和内容来说,诗词、音乐、文博、书信、非遗等品类均已被挖掘,竞赛、诵读等常见形式也已经被成熟开发,业界水涨船高的制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对这个赛道上的现有参赛者和即将新入局者都提出了更为严峻的发展命题。
⑩每个人都在猜,谁将会是下一个“现象级”,而答案就写在明处。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4日,有删改。
)11.文章开头两段从《红岩》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有何用意?(2分)12.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3.分析第⑦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3分)14.文章结尾说“谁将会是下一个‘现象级’,答案就写在明处。
”请联系全文,说说这个答案是什么?(3分)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
(16分)护林人①这天,他在一片树林里迷了路。
他的大排量摩托车、手机和导航仪都帮不上他,他热切盼望能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有人吗?”他近乎声嘶力竭地喊道。
”②“喊什么?别吓着她。
”随着铜质般的声音望去,只见一位护林老人站在林子里。
老人高高的个子,六十多岁,目光严厉且有神,古铜色的脸与身后的树干一个颜色。
③老人朝身后的小道摆摆头说道:“跟我来吧。
”他骑上摩托车追上老人,刚想叫声大爷,老人头也不回地说道:“把你那电驴子关掉,她闻不了油烟味!”他听了心里有点不快。
你老伴又没在跟前,这油烟味能呛得着她吗?可他嘴上没说,乖乖地推着摩托车跟老人来到他的住处。
④老人让他把摩托车停放到门前,领他进屋坐下,又转身去了厨房。
这间屋子并不大,套间里面有一个土炕,是老人睡觉的地方,旁边放着一部老式电话机,外间有一张自做的小方桌,几个从山上砍来的小木墩,算是老人的客厅了。
他老伴并没有在屋里,也许在厨房里忙着吧。
⑤过了一会,老人回来了,手里端着两个盛满热水的搪瓷茶缸。
老人把其中的一个搪瓷茶缸放到他面前,说道:“今儿你就住我这,明天我送你出山。
”他点头答应,随后又迫切地问道:“大爷,您这里有电吗?”老人说:“没有。
”他失望地把手机扔到小桌子上,说道:“我的手机早没电了,这可怎么办?”老人说:“你为啥不早说,我能给你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