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育专业_运动生物力学试题

体育教育专业_运动生物力学试题

3、将人体简化为刚体,按机械运动的形式可将人体运动分
kg·(m/s)。

(2-2/0.3)
7、一切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将保持状态和状态。

(2-2/0.3)
8、一质量为60千克的运动员,以4米/秒2的加速度加速下蹲,则地面对运动
员的支撑反作用力为牛顿。

(g=10米/秒2)。

(2-2/0.5)
16、影响人体转动惯量大小的因素主要
(2-4/0.3)
17、前旋球与有摩擦的固定平面发生斜碰后,其入射角反弹角。

(2-4/0.5)
18、从力学条件出发,形成人体转动的力学条件是不等于零。

(2-4/0.3)
19、骨骼的强度与刚度是骨骼力学特性的主要力学指标,其中骨骼的强度越大,
22、离体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与负荷的大小有关,当负荷增大时产生三种变化,
(3-2/0.5)
23、肌肉结构力学模型由收缩元、串联弹性元和并联弹性元三种元素组成。

力。

(3-2/0.5)
三、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判断题要求把不正确的改正。

)()1、从力学角度看,运动员踏跳的力量越大,跳的就越高。

(综合/0.5) ()2、跳远运动员通过空中的摆臂摆腿动作来改变自身重
心的运动轨迹,以提高运动成绩。

(综合/0.5)
() 3、缓冲动作对运动员可起到保护作用,是由于减小了作用力的冲量。

(综合/0.5)
()4、运动员跑的越快、其惯性越大。

(3-2/0.3)
()5、根据离体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当负荷的增大时,肌肉收缩速度下降。

(3-2/0.3)
()6、拔河比赛甲队获胜,则甲队作用于绳子上的力大于乙队作用于绳子上的力。

(2-2/0.3)
()7、希尔方程主要揭示了离体肌肉的收缩力与收缩速度之间的关系。

(3-2/0.3)
()8、在质点的复合运动中,通常把动参照系相对静参照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

(2-1/0.8)
()9、肌肉结构力学模型由三种元素组成,肌肉受激发时三种元素同时开始收缩。

(3-1/0.5)
()10、运动员在空中完成肢体相向运动的力学条件是人体所受的合外力矩为零。

(2-4/0.8)
()11、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的时,则这个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综合/0.5)
()1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为零。

(2-2/0.3)
()13、跳远运动员在腾空状态时,其水平方向的动量保持不变(空气阻力不计)。

(综合/0.5)
()14、人体总重心相对于身体各环节的位置是随人体姿势的改变而改变的,有时会超出体外。

(2-3/0.5)
()15、当人体或器械同时受到几个方向不同的外力作用时,其一定要做加速运动。

(2-2/0.3)
()16、减小肢体的转动惯量可以增大局部肢体的转动效果。

(2-4/0.3) ()17、人体在腾空状态下,转动惯量减小,转动角速度增大。

(2-4/0.3) ()18、物体发生平动运动时,其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2-1/0.3)
()19、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相反,因此对物体的运动总是起阻碍作用。

(2-2/0.5)
()20、100米起跑的“预备”姿势,可以提高肌肉的预张力,缩短动作的潜伏期。

(3-2/0.3)
()21、在分析法计算人体重心实验中,布拉温·菲舍尔人体模型将人体
A.14个环节
B.15个环节
C.16个环节
D.17个环节
(3-2/0.8)
A.收缩元产生的主动张力与并联弹性元产生的主动张力之和。

B.收缩元产生的被动张力与并联弹性元产生的被动张力之和。

C.收缩元产生的主动张力与并联弹性元产生的被动张力之和。

D.收缩元产生的被动张力与并联弹性元产生的主动张力之和。

()23、以X轴代表人体的额状轴,Y轴代表人体的失状轴,Z轴代表人体的垂直轴,则运动员完成前空翻加垂直转体的力学条件
是。

(2-4/0.8)
A.∑Mx≠0
B.∑Mx=0
C.∑Mx≠0
D.∑Mx=0
∑My=0 ∑My≠0 ∑My≠0 ∑My≠0
∑Mz≠0 ∑Mz≠0 ∑Mz=0 ∑Mz=0
()24、力偶的作用效果。

(2-3/0.3)
A.只能使物体发生转动。

B.只能使物体发生平动。

C.既能使物体发生转动,又能使物体发生平动。

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5、一人站在体重称上,静止时体重70千克,当人体总重心以4米/秒2的加速度向上加速运动时,体重称的读数为。

(g=10米/秒2)(2-2/0.5)
A. 280N
B. 420N
C.980N
D.700N
()26、下面关于对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不正确的是。

(2-2/0.3)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但产生各自不同的作用效果。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但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其合力为零。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为存在条件,因此他们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 ) 27、一块肌肉可看成是由多个模型串联与并联而成,n个模型串联在一
8)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 无法断定
( )28、转动定律M=I·β,其中M为物体绕某一转轴转动时所受的合外力矩,I为。

(2-4/0.8)
A.物体对其质心轴的转动惯量。

B.物体对其端点轴的转动惯量。

C.物体对其任意轴的转动惯量。

D.物体对其同一轴的转动惯量。

( )29、缓冲动作对运动员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这是由于。

(3-3/0.3)
A.缓冲减小了运动员所受外力的冲量。

B.延长了作用时间,减小了人体动量的变化量。

C.延长了作用时间,减小了人体所获得的冲量。

D.延长了作用时间,减小了人体所受的冲击力。

( )30、后旋球与有摩擦的固定平面发生斜碰后其入射角与反弹角的关系是。

(2-4/0.8)
A.入射角大于反弹角 B.入射角小于反弹角
C.入射角等于反弹角 D.无法确定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计54分。


1.运动员竖直上跳,蹬身时间为0.2秒,起跳蹬身距离为0.45米,假定蹬伸
时身体重心是匀加速升高,求该运动员的腾起初速度和重心上升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10m/s2(9分)。

(2-1/0.3)
2.体重60公斤的体操运动员,从
3.2米高处做单杠下法,落在海绵垫上,
经0.4秒停止,此时运动员重心离垫高度0.7米,求运动员两脚所受到的
平均冲力。

重力加速度g=9.8m/s2(9分)。

(2-2/0.5)
3.体重60Kg的体操运动员,直立姿势时,对身体额状轴的转动惯量为10Kg·m2,
当运动员完成单杠大回环时,求运动员对转轴的转动惯量。

设人体质心至单
杠的垂直距离为1m。

(9分)。

(2-4/0.8)
4.一体操运动员离开单杠时其转动角速度为2弧度/秒,对其质心额状轴的转
动惯量为12千克·米2,然后迅速屈身转动惯量变为3千克·米2。

如果腾空
时间为2.4秒,问该运动员能在空中翻几周?(9分)。

(2-4/0.8)
5.一体重60千克的运动员,在完成纵跳实验时,通过测力台测得其竖直方向
上的冲量为240牛顿·秒,踏跳时间为0.2秒,起跳开始瞬间竖直方向上的
初速度V
=0。

问:该运动员的平均起跳力有多大?重力加速度g=10m/s2(9 0y
分)。

(2-2/0.5)
6.根据运动技术图片分析获得:标枪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使标枪获得6米/
秒的速度,在最后用力阶段标枪向前移动了1.2米,所用时间0.1秒,假
定标枪移动是匀加速的,且方向与助跑中得到的方向一致,问标枪出手时
的速度多大?(9分)。

(2-1/0.3)
五、简答题:(共计72分)
1、简述人体平衡的特点。

(8分)。

(2-3/0.3)
2、简述影响人体下支撑平衡动作稳定性的因素?(8分)。

(2-3/0.5)
3、简述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阶段要求运动员尽量超越器械的作用?(8分)。

(综合0.8)
4、简述人体重心与动作技术的关系?(8分)。

(2-3/0.8)
5、简述摆臂与摆腿动作对纵跳高度作用?(8分)。

(3-3/0.8)
6、简述体育运动中,合理缓冲动作的意义?(8分)
7、在投掷项目中,运动员合理助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8分)。

(综合0.8)
8、简述增大人体局部肢体转动效果的主要途径?(8分)。

(2-4/0.5)
9、简述人体转动动作的基本形式?(8分)。

(2-4/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