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案必须填在表格内,否则零分)1、中期公共管理范式以()为核心。

A、效率B、公平C、效益D、与市场协调2、非营利组织志愿失灵最突出的表现是()。

A、工作不专业B、家长制C、资金不足D、腐败3、钢铁行业协会向政府反映会员的意见、建议,又向会员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

这是指非营利组织的()。

A、社会沟通功能B、社会服务功能C、社会评价功能D、社会裁断功能4、非营利组织不是按政府授意成立的是指非营利组织的()。

A、民间性B、组织性C、非营利性D、公益性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其规律B、行政机关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其规律C、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其规律D、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其规律6、绩效评估中非常关注服务质量问题的指标是()。

A、经济指标B、效率指标C、效益指标D、公平指标7、早期公共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威尔逊B、盖布勒C、奥斯本D、弗雷德里克森8、衡量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这种效率类型是()。

A、生产效率B、配置效率C、经济效率D、社会效率9、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公共部门绩效监测B、公共部门绩效指标化C、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确定D、公共部门绩效评估10、公共组织产生于社会,公共事务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决定了公共组织具有()。

A、系统性B、权威性C、社会性D、程序性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答:第一、提供公共产品。

这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最基本角色。

公共产品属于共享产品,它在消费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第二、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有效性依赖于完全竞争的理想模式。

政府的责任便在于这对垄断或其他非竞争因素的存在以及所引起的竞争的不完全性,采取有效措施,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保证竞争的有效性。

第三、消除市场经济的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情况。

外部性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亦称外部利益。

所谓外部经济是指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或某一项目所产生的效益被与该项目无关的人所享有。

外部不经济亦称外部损失成本。

指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虽造成了经济损失但该市场主体并不承担外部成本的情况。

第四、调控宏观经济。

第五、再分配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及财产。

当平等与效率发生冲突是,为了效率可以牺牲一些平等,为了平等可以牺牲一些效率2、简述我国新公共管理体制的实现途径。

答:第一、建立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存的公共管理格局。

在现代社会,无限政府、人治政府、专制政府和集权政府已被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分权政府所替代。

而能力有限的政府,如果要成为有效政府,其职能也应该是有限的。

要改变过去政府管理中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传统习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把竞争机制注入到公共服务领域。

有效政府的实质就是市场的政府,即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

第三、树立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一一公众满意原则。

第四、提高政府质量,建立政府质量管理机制,推行政府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第五、进行规制重建。

公共管理的规制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对公共组织进行制约、干预或管理,以约束和规范公共组织的行为,保证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1、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公共组织变革的原因与内容。

答:引起公共组织变革的原因有外部和内部原因,其中外部原因有:1.经济体制的转轨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2.政治制度的更迭导致公共组织的变革;3.社会发展程度促进或制约公共组织的变革;4.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影响公共组织的变革。

内部原因:1.公共组织所采用的技术体系对组织形态提出新的要求;2.公共组织成员对利益关系的要求和伦理要求与组织模式的冲突;3.公共组织的政治局势的需要与现行组织模式的冲突。

公共组织变革的内容:a、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公共组织的职能是指公共组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所要承担的公共职责和在社会公共领域所发挥作用的总和。

从总体上说公共组织的职能是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但就具体情况而言,某个特定公共组织的职能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所不同。

公共组织的职能是公共组织的机构设置、职位编制、管理方向、管理内容、管理范围、管理方式等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探讨公共组织的变革问题,首先应该探讨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

b、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内各种要素排列组合的方式,其包括组织的纵向层级结构和横向的部门结构,以及整个公共组织内部的纵横结构。

公共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公共组织系统正常运转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因此,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组织结构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主要是指通过对公共组织机构进行调整,以改变公共组织系统内部的构成方式,进而提高公共组织适应性和效能的过程。

公共组织结变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合理调整控制幅度,即或者减少横向职能部门的数量,或者增加横向职能部门的数量;二是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形式,即公共组织中职权和职责范围的确定、直线部门与职能部门关系的确定等;三是合理调整权力结构,重点是对中央与地2、论述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

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主权,坚持服务取向。

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

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

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

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

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政府”。

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

用《改革政府》的作者戴维·奥斯本等人的话说,就是政府的角色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他们认为传统政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做了许多做不了、做不好、舍本求末的事情。

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不连续的时代》中所写道的:“任何想要把治理和实干大规模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只会严重削弱决策的能力。

任何想要决策机构去亲自实干的做法也意味着干蠢事。

”至于掌舵的主要途径,新公共管理认为要通过重新塑造市场,不停地向私人部门施加各种可行和有利的影响让其“划桨”的方式来进行。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公共行政力图建立等级森严的强势政府,强调扩张政府的行政干预。

新公共管理则主张政府管理应广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测试,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本的节省。

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求质量,以竞争求效率。

竞争性环境能够迫使垄断部门对顾客的需要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相对于动用政府本身的公务员来说,合同外包是允许政府实验各项政策的全新供给体系,通过市场测验可以判断出新政策的合意性。

“风险规避,尤其是政治风险的回避,是公共行政人员推行民营化的主要动机”。

4、重视效率追求。

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公共管理在追求效率方面主要采取三种方法:(1)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与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既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2)重视结果。

传统的官僚主义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

他们往往只会花掉预算分解的每个项目的资金,对结果和收益毫不关心。

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主张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主动、灵活、低成本、富有成效的反应。

(3)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5、改造公务员制度。

新公共管理主张对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核心特征进行瓦解:(1)通过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新制度,打破传统的文官法“常任文官无大错不得辞退免职”的规定。

(2)废弃公务员价值中立原则。

新公共管理“主张放弃政府的与逻辑实证论相联系的表面上的‘价值中立’(value-neutrality)”,它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认为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

强调公务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

新公共管理认为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必须以收费来筹款,通过创造新的收入来源以保证未来的收入”。

不仅如此,政府还必须转变价值观,在把利润动机转向公众使用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政府公共管理者转变为企业家,学会通过花钱来省钱、为获得回报而投资。

与此同时,新公共管理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只注重提供服务而不注重预防,结果当问题变成危机时,再花大量的金钱、精力去进行治疗。

新公共管理认为社会更需要预防,即解决问题而不是提供服务。

为此,政府应该把更多的工作放在预防上。

有预见的政府会做两件根本的事情:(1)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2)在作出重要决定时,尽一切可能考虑到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