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在沙漠中心》概论
认识沙漠
在沙漠中心
法 国 圣埃克絮佩里
1.学习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本文写作 背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线索。
3.根据作者遇到的困难理清作者的心理变 化过程,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1.给下列红颜色的字注音。
mí zhì gè lí huá qí 乙醚 虫豸 硌 犁 铧 脐带
三类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对 比——
①与农人做对比,要寻找自己的真理。 ②与芸芸众生做对比,要活得有意义。 ③与斗牛士做对比,要热爱生命。
总结: 作者所认为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在与自 然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承担生命 的责任寻找人生的真谛,实现生 命的价值。
• 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作者 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发?
1、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2、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 3、相信天地间唯一可能的救赎就是 自救。
文章记叙了“我”在沙漠中由“痛 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 过程,通过对沙漠奇景的描绘和“我” 内心的独白,表现了“我”战胜困难、 走出沙漠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生命的 热爱与渴望。
结语
同学们,现在的你们或许还感受不到生活 的艰辛,但以后你们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 难,但不管怎样,都要像文章结尾说的那 样:我们要继续走下去,即使身处沙漠中 心,希望你们也不要忘了给自己点一盏心 灯,只要心还亮着,世界就是明亮的!
《人类的大地》
一本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每 章都有一个主题,独立成篇。该集以个 人飞行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作者和战友 的几次惊心动魄的历险——绝境——超脱 的经历。展现了迷人而又残酷的天空和 沙漠的奇景。文章贯穿以飞行员的感受、 激情和思索,表达一种崇高的使命感, 作者对友谊、责任、勇气、毅力的颂扬, 以及对人类、文明、战争的深层思考。 风格别致,寓意隽永,文字优美。
心路探寻:
2.细读课文,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分析 这些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再从中 梳理出作者心里的变化过程。(研讨与练习一)
困难:
1、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2、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3、感到呼吸困难。 4、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5、走了很远的路,却没有脱离困境。 6、身体虚弱并产生幻觉。 7、沙漠里白天炽热,夜晚寒风侵袭。 …… {寒冷、缺水}
众多的平常人。
【圣埃克絮佩里】(法)(1900-1944)
飞行员:1921年在法国空军服役,后开始 邮航事业,开辟过邮政航线,“二战”时期参 加过抗德战争。1944年执行第八次飞行侦查任 务时失踪。
作家:他将文学奉为一种开拓人类文明的手段, 其作品显示出高尚的情操、火热的激情和诗意 的思绪,以及勇于挑战自然和命运的大无畏精 神。代表作:《南方邮航》《夜航》《人类的 大地》《空军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 《小王子》。
dì yē shāi kāng lí ba 真谛 噎住 筛 糠 篱 笆
fú yún
gé
辐射 芸芸众生 打嗝
2.解释下列词语。
硌: 触着凸起的东西觉得不舒服或受到损伤。 筛糠: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虫豸:这里指碌碌无为的人。 真谛: 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卷土重来: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
1.20世纪的航空事业
20纪初的飞行,飞机制造技术不完善,信息 技术不发达,天气预报不准确。飞行是一项冒 险的事业,飞行员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 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开辟新的航线更是一件冒 险的事情。
2.文章故事情节
1935年12月29日,圣埃克絮佩里自费驾机飞往西 贡,试图以70小时飞完巴黎到西贡的航程,获取15 万法郎的奖金。但由于飞机发生故障,他和机务员 盲目撞在利比亚沙漠地,迫降在开罗附近荒无人烟 的沙漠中,这里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 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 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 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 不生的沙漠东奔西走,与机械师普雷沃在绝望的情 况下跋涉五天五夜,被一支骆驼商队救出。
1.快速阅读文章,标上段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 的内容。 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沙漠的一场遇险。 2.这篇文章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可以充分展示“我”的内心世界,情 景显得更为真切,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3.文章线索。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看处境:
1.“我”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我为什么能从痛苦、绝望转变为平静、乐 观?(第10-21自然段)
1.他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类忍耐力所致,绝不是他的错。 2.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3.他冒险是为了去寻找真理,是对人类的责任所致。 4.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不抱怨。
研读13、16、19自然段
思考: 文中提到农人、芸芸众生、斗牛士这
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勇于追求,坚 毅执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乐观进取的 人。
启示:挫折、坚强、生命力、生命意义。
从文章中飞行员的心理变化过程来看, 你觉得当人身处险境的时候,为了生存,首 先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学会正确的看待人生, 学会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使自己的人生更 有价值。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的心路历程:
痛苦:哆嗦得受不了—冻、抖、颤抖—干渴—挨
寒风的鞭打。
绝望:跑不动了—大限到了—冻死的想法—不喜欢
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
平静:一种超越希望的平静—回忆所从事的工作、
接触的人—幻觉。
乐观:乐观中的幸福—死得其所—我没有一点遗
憾—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我知道自己喜欢
什么,那就是生命——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生活中处处要有自觉的生存意识,我们为自 己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维护自己的生命。
思考:(研讨与练习三)
作者为我们揭示的“冒险”的真谛是什 么?
“冒险”(探险)是人类对然的认识探索,是 人类对自我体能和智能的挑战,是人类文明发达 的内在动力。探险是为了寻求真理,履行自己的 职责,实现生命的价值,是热爱生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