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黑白装饰画教案
1、本单元教学内容、范围: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黑白装饰画,以及如何创作、设计黑白装饰画。
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义务教育第四学段7年级的教学范畴。
是属于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看、画、玩融为一体的阶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装饰图案的视觉语言与形式法则,活跃形象思维,增强形态的应变本领,拓展装饰艺术天地。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和多种表现效果。
艺术的再现客观物体。
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图片或形象,发现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创作一副黑白装饰画。
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对黑白装饰画的初步认识。
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教师讲解法、比较法、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教学活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欣赏与实践中,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培养学生对黑白装饰画的兴趣。
从艺术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在联系
入手,
通过收集、展示、感受、绘制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勇敢尝试的精神。
、本单元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表现特征和艺术效果。
运用点、线、面,创作黑白装饰画。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来表现司空见惯的物象,从而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概述: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分析、评价等。
二、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
图片、笔、纸等绘画工具。
本单元学时建议: 1课时
三、教学实施方案:
四、板书
黑白装饰画
基本构成要素:点、线、面表现形式:线条、转换、对比、变形等
五、课后反思
学生有些紧张。
对学情把握不太准,没有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课堂有点沉闷。
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作业完成比较好。
黑白装饰画中的点线面
摘要:就黑白装饰画的外在概念而言,每一根独立的线或绘画的形就是一种元素。
就内在的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内在的张力。
实际上,外在的形并不具有一件绘画作品内容的特征,而这种力度等于活跃在这些形中的张力才称其为内容。
例如,点在运动中留下的轨迹就成了线,线的简单与复杂变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和方向的变化,这就决定了线的声音必然表现为张力和方向。
直线、折线、曲线张力和方向的不同变化,内在的声音就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关键词:黑白装饰画黑白装饰画点线面
一、在黑白装饰画中点线面的定义
黑白装饰画中的点
在几何学上,点是一种看不见的点,因为它必定被界定为一种非物质的存在。
在物质内容看考虑,点相当与零。
这个零中包含着多种“人”的特质。
在我们的头脑中,这个零——几何学的点——是与最简洁相关的。
因此,在我们的想象中,几何学的点的沉默与雄辩,最后和最独特的结合,出于这一原因,几何学的点在书面是最初已经设想成为物质的形式。
黑白装饰画中的线
在几何学上,线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它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
因而它是由运动产生的,它是由破坏点最终自足的静止状态而产生的。
这里,我们有从静到动的一步[3]。
线是具有位置、方向
与长度的一种几何体。
与点强调位置与聚集不同,线更强调方向与外形。
黑白装饰画中的线因此是与黑白装饰画中的绘画元素——相对的结果,严格的说,它可以称做第二元素。
二、在黑白装饰画中点线面的特征及表现方式
点在黑白装饰画中的表现方式
点在黑白装饰画中是由它的实用的、有目的的状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的内在声音。
1、黑白装饰画画面的关系,即点的大小比例。
如果当画面其他地方是空白时,那么作为一个点来看待的任何东西必定被认做是一个面,如一条非常细的线也使点的面貌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从抽象的角度,或按人们想象的情景来看,典型的点就是小而圆的,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小圆圈。
2、大小比例与黑白装饰画画面上其他形之间的关系。
点是一个微小的世界——大致上每一边都相等,并与周围完全隔绝。
例如康定斯基在1925年创作的《圆形》,从
画面上来看点这一元素它能被环境吸收的程度是极少的,而当它已经准确地形成了圆形是,这种吸收是完全做不到的。
另外,它稳固有的地站在它的土地上,丝毫也不偏向任何势都不存在。
惟有它向心的张力使它的内部凝聚成圆形——它的其他特性使点更多地偏向正方形。
点纳入画面并随遇而安。
因此,它本质上是最简明稳固的宣言,简单、肯定和迅速地形成的。
线在黑白装饰画中的表现方式
就黑白装饰画的外在概念而言,每一根独立的线或绘画的形就是一种元素。
就内在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路在内在的张力。
实际上,外在的形并不具有一件绘画作品内容特征,而这种力度等于活路在这些形中的内在张力[6]才成其为内容。
导致由外部使点变成线的力量在特征上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线条的各种变化取决于这些力的多少和它们的结合。
在直线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三种类型的变化,其中别的直线是这三种类型的变通形式。
1、直线在黑白装饰画中最简单的形是水平线。
它相当于人站立的平面或走动的线。
水平线因而是一种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延伸的冷而基础的支座。
冷与平构成了水平线的基调,它可称做是以它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运动无限的,冷峻的可能性。
2、与这条无论是向外还是向内的线完全相反的是垂直线。
它竖起正好与水平线构成直角,在那里,平直被竖高所代替,即,冷为暖所代替。
因此,垂直线以它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运动无限的、温暖的可能性。
3、直线的第三类变化是对角线。
概括地说,对角线是由中分上述的两条线而得来的,其表现手段具有与上面两类线中任何一种相同的倾向,从而决定了它内在的声音——冷与暖程度相等的结合。
即:以它最简洁的形式表现出运动无限的,冷——暖的可能性。
所有的别的直线都只是或多或少地偏离对角线,它们的内在声响取决于它们或多或少表示出的或冷或暖的倾向。
加之,任意直线在一个给定的平面上不是能穿过同一个中心,就是从中心旁经过,根据这一点,他们可以划分成两类:
任意直线:
同心的;离心的。
就离心而言,任意直线首先具有一种使它们与“色彩学的”颜色作比较,并使它们与黑和白色区别的特殊能力。
尤其是黄色与蓝色,都带有它们本身的种张力——向前和向后的张,纯粹图表示的直线将它们的张力表现在画面上,而不表现任何离开画面的倾向。
至于这种任意的直线,尤其是这类离心的变化,我们看到了一种与画较为松散的联系;它
们与画面的北系不甚密切,并似乎随时想打破它。
这些线远远不同于组成平面的线,因为它们基本上放弃了这种静止的元素。
但在这种有限的画面上,只要线是随意的,即不触它的两端,那这一松散的联系就是可能的。
关于这方面详细的论证将在“画面”一章中涉及。
面在黑白装饰画中的表现方式
在这里根据我们所给予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特征,画面最基本的声音变得清晰起:两种冷而静止的元素和两种暖而静止的因素各构成一组,成为静止的两面三刀声部,决定了画面平静的声音。
这两组线的优势,即统辖画面的宽度或高度的两组线决定了其中
任何一组线的客观是冷或暖。
正如指出的那样,画面原则上能够提供有关所含元素的两种可能性;
元素以完全实在的方式建立起与画面的关系,以至他们特别强调画面的声音;
它们与画面的关系如此松散,以至画面的声音几乎听不到。
这就是说,这些元素悬在空中它没有严格的限定。
如康定斯基在1924年创作的《无题》],从构图中来看,对角线、垂直线或水平线的张力稍稍有点变化都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画面上所以单个形的张力,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选取一个不同的色彩。
但形的复杂性要么向上挤压,要么向外延
伸,因此,画面形的不经意的挑选能使一中精心推敲的秩序转变成令人生厌的混乱。
参考文献:
[1] 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