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案
程序是由若干个基本结构组成的,一般有三种最基本的结构:
1.顺序结构:
见课本程序“鸡兔同笼问题”执行次序。 2.选择结构:见课本程序“求 100 以内能被 3 整除的数”,判定“I MOD
第1页共2页
4.顺序结构流程图: 5.选择结构流程图: 6.循环结构流程图:
3=0” 3.循环结构:见课本程序“求 100 以内能被 3 整除的数”,I=I+1,直到 I>100
b.一般地,程序从第一句顺序执行;
c.程序的操作对象,称为数据;
d.数据都有取值范围和属性,即:数据类型; e.有时语句要求执行者做出判定; f.有些语句可能执行一次以上,这时,要明确重复次数和条件; g.程序本身是静态实体,而执行过程是动态的。
三、程序的基本结构
学生要深入理解 三种基本控制结 构。这是程序设 计基础部分最重 要的概念之一。
学科 信息技术 班级 高一(1-4)班 授课教师:
周次 4 日期 2014 年 2 月 25 日
课题
§1.3.1 程序和程序设计
课型
新课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程序,并理解算法、程序设计、程序的基本结构。
1. 使学生初步体验编程乐趣,了解如何编辑程序。
教
2.设置一系列的探究和讨论话题,指导学生分析简单程序中的数学模型。
学法设计
算法
程序
“鸡兔同笼 问题”是最
1. 输入 a 和 b 的值; 2. 求 x=2a-b/2 3. 求 y=b/2-a 4. 输出 x,y 的值
Private ub Command1_Click() a = InputBox("a=", "输入头数") b = InputBox("b=", "输入脚数") x=2*a-b/2 y=b/2-a
5. 结束
Print " 鸡数 x="; x, "兔数 y="; y
End Sub
2.程序的概念:实际上程序是一组机器操作的指令或语句序列,是算法的一种描
述。
简单也是经 典案例,从浅
入深,从易到 难。
3.程序的特征:a.每个算法步骤都对应一个活多个语句,每个语句对应一个或多
个操作,每个操作都要有执行对象;
学法设计
通过流程图 更深入理解并 掌握三种最基 本的程序控制 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四、程序设计:1.程序设计就是来自写程序的过程。 2.一般过程:
分析问题
建立模型
设计算法
学法设计
程序设计的一 般做法,作为概 念性东西学生
要了解。
编写程序
注意与课本上 选择结构图比 较。
3.一个高质量的程序应具备以下条件: ○1 正确的数学模型和有效的计算方法 ○2 .运行结果必须正确 ○3 .逻辑清楚,易读易懂易调试 ○4 .程序运行尽可能节省系统资源,高效率 ○5 .便于检查、修正、移植和维护
学
过程与方法
3.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将复杂的程序执行流程进行分解,变空间想象为
目
标
直观形象的动感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体会编写出程序的 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简单程序设计的算法思想;了解程序的基本特征和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课 1.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 堂 2.程序的概念; 小 3.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程序可以嵌套,基本结构可以互相嵌套) 结 4.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课
堂 训
编写“鸡兔同笼问题”的程序
练
第2页共2页
课 后
写出“求 100 以内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算法,不看课本试着编写、调
作 业
试程序。
1.通过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学内容。
2.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很快完成任务甚至是拓展任务,他们完成任务后老师要求
教 他们去辅导其他遇到问题的同学有的学生能高兴接受有的学生不太愿意,怎么处 学 反 理老师是一个考验
思
3.基础好的同学相对其他同学早完成后课堂出现嘈杂声,如何处理平衡完成任
务早的同学和迟完成任务同学的管理对老师同样是一个考验。
第3页共2页
教学流程:
一:上节回顾:
1. 算法的概念: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 2. 算法的描述:○1 .用自然语言描述;○2 .用流程图描述算法;○3 .用伪代码描述算法
二、程序的概念:
学法设计
回顾上节课 关于算法的内 容是本节课的 导入点。
1.“鸡兔同笼问题”的算法与程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难点 程序的特征;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学法指导
1.运用师生交流法、个人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学习中重视数学模型的构建,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设问导疑探究法、比较分析探究、直观图示分析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