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慧眼识语病 人教版

慧眼识语病 人教版

慧眼识语病河南省柘城县二高刘海澄“辨析并修改病句”试题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知识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因此考生深感头疼。

但考生如果对病句规律有所认识,就能以慧眼迅速找到病句的病灶,再对症下药,定能药到病除。

以下就对病句规律进行一番归纳。

一、有判断词“是”的句子,可能有搭配不当或宾语残缺等的毛病。

1、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分析:这个句子由两个判断句组成,第一句子没有问题,而第二个句子趁第一个句子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是不恰当的,因为“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一种举措,它和“纽带”不属于同一种事物,构不成判断句。

应该在第二分句前加上“这条铁路”一类的词语。

2、电视剧《北大荒》讲述的是一群知识青年返城的前后随时代浮沉,在浮沉中奋起。

分析:这句话有判断词“是”,紧缩主干后“讲述的是”,显然缺少一个宾语与“是”搭配,应在“奋起……”后加宾语“的故事”,这样句子才完整。

3、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分析:有两套独立的动宾结构的杂糅。

二、有并列短语的句子,可能有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的毛病。

4、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分析:这种情况是相当棘手的,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搭配问题,而是词序问题。

“膜拜”“崇敬”“羡慕”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一般陈述句而言,它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此句正好相反,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修养。

分析:这个句子属于“动动+宾宾”的情况,并列短语的两个动词分别与并列短语的两个名词搭配,而“充实”与“思想修养”不能搭配,改“充实”为“加强”。

三、有否定意义的词语的句子,可能有肯否不当的毛病。

6、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分析:“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忌”“禁止”等都是这类词语。

7、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不安全、侵权、不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分析:此句滥用否定,造成表意相反。

应把“防止”和“不”都去掉。

8、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分析:“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此处与“忘”用,与后“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矛盾。

四、有“和”字的句子,可能有表意不明的毛病。

9、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分析: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

10、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分析:此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用公式表达为:①身长=头长+1/2尾长;②身长=1/2(头长+尾长)。

五、有数量短语的句子,可能有表意不明或用词不当等毛病。

11、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满怀信心地说:“你们三十七团打防御是很有名的,很顽强。

”分析:“几个”既可以修饰“团”,又可以修饰“干部”,造成歧义,根据下文意思应是“我们团几个……”。

“三个科技小组的成员”“两个学校的领导”都有歧义。

12、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国内外同行对其先进的功能大加赞赏,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

分析:用词不当,“人次”是复量词,不可以做主语。

六、句首使用了介词(为了、由于、通过、经过、对、对于、作为、关于等),可能有缺少主语毛病。

13、从这些事实中,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真理:有志者,事竟成。

分析:这个句子由于句首滥用了介词“从……中”,使得句子缺少了主语,应将“从……中”去掉,让“这些事实”作主语。

14、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分析: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对于”。

七、有两面意思(多寡、是否、能否、高低、胜败、去不去等)的句子,可能有一面与两面的不搭配毛病。

15、.国家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

分析:“能否”是两面性的,“要”是一面性的,应去掉“要”字,加上“能否”。

16、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降落到姑妈头上。

分析:“担心”“不会”,不合逻辑。

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可能有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的毛病。

17、这次去运肥料,或者用船,或者用车,大伙还没有商定。

分析:错用关联词语,“或者……或者”改为“是……还是”。

18、.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分析:分句的第二层“即使……也”,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内容”,第二个分句承前省“文章”,主语不一致,就应该把“即使”移到“内容”之前。

九、有“的”字短语的句子,可能有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的毛病。

19、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分析: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20、2020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分析: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

十、有文言词语、书面语的句子,可能有重复的毛病。

21、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分析:“诸”即“之于”,“于”与它重复。

22、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分析:“由衷”即有“在心里”的意思,重复。

十一、有固定结构句子,可能有结构混乱的毛病。

2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分析: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

24、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分析:应为“由……决定的”。

十二、有代词的句子,可能有语意不明的毛病。

25、中国原书法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看过她的作品后,称赞其“深得神韵,独有所长”。

分析:这句话中的“其”在此既可以解释为“她”,也可以解释为“她的作品”。

所以“其”在这里指代是不明确的。

26、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分析:语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

十三、有长宾语的句子,可能有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的毛病。

27、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分析:“达到”的宾语中心语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

28、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分析:搭配不当,“看到”与“乡音”不搭配。

十四、有多个谓语的句子,可能有搭配不当、偷换主语的毛病。

29、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分析:偷换主语,“工厂”不可以“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30、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焉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分析: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十五、有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的句子,可能有语序不当的毛病。

3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分析:应将“有效的”调至“方法”前。

32、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职工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

分析:“联合”应调至“举办”前,让位于时间状语。

十六、有“使、让、令、把、被”等词的句子,可能有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的毛病。

33、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分析:主语残缺,使动词的主语是“老主任”,应去掉“经过”,或者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

34、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分析:主客体颠倒,“威慑”本身有“吓唬”别人的意思,再用“令”字造成了主客体颠倒,应改成“震慑”。

35、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它走在生产建设的前边,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科学技术搞上去。

分析:语序不当,应为“用科学技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十七、关注一些习惯错误的短语。

36、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

分析:“目的是为了”。

这个短语中“目的”和“为了”都表示“目的”,从而造成用语的重复,必须删掉其中的任意一个。

37、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企业里的设计者也有。

分析:“大多以……为主”。

“以……为主”中隐含了“大多的”意思,也是用语上的重复。

也应当删除其中的任意一个。

38、该站平时的日客运量都在两三万人,但今年由于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日客运量只有六七千人,比往年减少了三倍。

分析:这里“减少了……倍”是错误的短语。

在汉语里“倍”是“多于……”的意思,所以“减少”是不能用“倍”的。

“减少”只能用分数(百分数或“成”),但我们平时的电视里、报纸上、广播中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这种说法,但这是不科学的。

本句应改为“减少了70%”或“减少了七成”。

39、据一项最新调查,我国约近65%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国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分析:经常碰到象“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的错误短语。

前两个中“约”和“近”都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的意思,也就是不超过某个数量,而“左右”则有“接近或超出”两个意思,因而造成语意的矛盾。

“×余”是“多出”某个数量的意思,和“左右”表达的意思也是矛盾的。

所以这类情况都是不规范的用法,都应当予以纠正。

40、据北京市体检中心的统计,去年北京市参加高招体检的考生共84362人,专业受限的占18%,多达6900多人以上。

分析:象“达……多(以上)”、“达……以下”、“超过……以上”一类短语是错误的。

短语中“达”是指向上或向数量多的到达某点,其本身含有“多于……”之意,所以该句的“多(以上)”是多余的。

“以下”则是和“达”矛盾的。

“超过……以上”犯了“重复多余”的毛病。

当然,掌握了以上的这些要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句的判识问题,但这样的语病在一些重要考试或平时的训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这里就把它做了简要的归纳,希望能帮助考生提高一下病句判识的准确率,增强我们应对病句题的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