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复习(一) 化归思想
本专题专门复习化归思想.所谓化归思想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将代数问题化为几何问题,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等.实现这种转化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整体代人法以及化动为静、由抽象到具体等. 【典型例题剖析】
一、转化思想在代数中的应用。
1.已知:n m ,满足13,132
2
=-=-n n m m , 求n
m
m n +的值。
二、转化思想在函数问题上的应用: 1.
函数1
y x
=
】 A .第一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二、四象限
2.(2016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A (2,2).
(1)分别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将直线OA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y 轴交于点B ,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的交点为C ,连接AB 、AC ,求点C 的坐标及△ABC 的面积.
三、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
2、已知:如图6所示在中,,∠BAC 、∠BCA 的角平分线AD 、CE 相交于O 。
求证:AC =AE +CD
y kx =m
y x
=
四、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之间的化归:
1.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E 是AB 上一点, 沿EC 折叠,使点B 落在AD 边的B‘处,若AB=6, BC=10, 求AE 的长。
2、如图,AB 是⊙O 的直径,PB 切⊙O 于点B ,PA 交⊙O 于点C ,∠APB 的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E ,交⊙O 于点F ,∠A=60°,并且线段AE 、BD 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 2-kx+23=0的两个根(k 为正的常数)。
⑴求证:PA ·BD=PB ·AE ; ⑵求证:⊙O 的直径为常数k ; ⑶求tan ∠FPA 的值。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与填空题
1、用换元法解方程x
x x x +=
++2
22
1时,若设x 2+x=y, 则原方程可化为( ) A 、y 2+y+2=0 B 、y 2-y -2=0 C 、y 2-y+2=0 D 、y 2+y -2=0
2、已知如图:ΔABC 中,∠C=90°,BC=AC ,以AC 为直径的圆交AB 于D ,若AD=8cm ,则阴影部分的
面积为( )
A 、64πcm 2
B 、64 cm 2
C 、32 cm 2
D 、48 πcm 2
E
A
B
C
D E
F
P
3.如图,点A 、D 、G 、M 在半圆O 上,四边形ABOC 、DEOF 、HMNO 均为矩形,设BC=a, EF=b ,NH=c ,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a >b >c
B 、a=b=c
C 、c >a >b
D 、b >c >a
4. 如图,圆锥的母线长是3,底面半径是1,A 是底面圆周上从点A 出发绕侧面一周,再回到点A 的最短的路线长是( )
(A)
(B)
(C) (D) 5. 如图3-1-10,把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
2 的矩形,
接着把面积为12 的矩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4 的正方形,再把面积为1
4 的正方
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
8 的矩形,如此进行下去……试利用图形揭示的规律计
算:11111111
+++
++++=_____2
48163264128256
.
三、解答题
1. (2016·新疆)如图,▱ABCD 中,AB=2,AD=1,∠ADC=60°,将▱ABCD 沿过点A 的直线l 折叠,
使点D 落到AB 边上的点D ′处,折痕交CD 边于点E . (1)求证:四边形BCED ′是菱形;
(2)若点P 时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请计算PD ′+PB 的最小值.
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DE ⊥AB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AB ∶BC=6∶5,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110,面积为600。
362
3
3333第2题
第4题
H N
O
F
C
A
D G M
c a
b E B
第3题
求:cos∠EDF的值。
3.(2016·四川凉山州·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是的中点,AE⊥AC于A,与⊙O及CB的延长线交于点F、E,且.
(1)求证:△ADC∽△EBA;
(2)如果AB=8,CD=5,求tan∠CAD的值.
4.(2016资阳)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1,0)、(3,1)、(3,3),双曲线y=(k≠0,x>0)过点D.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作直线AC交y轴于点E,连结DE,求△CDE的面积.
5.(2015•鄂州,第24题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x=﹣且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①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②求抛物线解析式.
(2)若点P为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A,PC.求△PA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