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1章人类的史前时代一、人类的起源1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1)地球发展分期①分为五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a.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太古代的地层。

b.元古代末期出现了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生物。

c.古生代,原始的脊椎动物发展成鱼类。

鱼类中一支演化成为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中的一支又演化为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的一部分演化为恐龙。

d.中生代,最早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在已出现。

e.人类起源于新生代。

②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每个纪又分为若干世。

a.新生代第三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是哺乳动物发达的时代。

b.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2)人类的产生①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出现最早的灵长类。

到了渐新世,从原始的灵长类中又先后出现了猴类和猿类,最早的人类就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

②人类在自然界动物界,现代人在动物界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3)对现代类人猿的认识①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它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排列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血型都和人类相似。

这是其他任何动物所没有的。

②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亲缘关系。

③现代类人猿并不是人类的祖先,它们也不可能进化成人。

人类的祖先是某种早已灭绝的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过渡(1)理论支撑①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揭露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1871年他又出版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指出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出自共同的祖先。

②1876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

a.揭示了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

b.提出了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三个科学概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2)从猿到人的过程①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原上猿,1911年、1966~1967年在埃及法雍先后多次发现化石,后者命名为埃及古猿。

②比埃及古猿更晚的化石古猿是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来在欧、亚、非三洲陆续皆有发现。

③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

④在腊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

这是已经可以确定的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

⑤从猿到人过渡期间,学会了制造工具,意味着出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进入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

(3)腊玛古猿的发现与学界争论①发现a.最早的化石是1932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在印度北部西瓦立克山地发现的。

刘易斯认为它是人类的祖先,遭到一些权威学者的反对。

b.本世纪60年代之后,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路达巴尼亚、希腊的庇尔戈斯、土耳其的山迪尔、巴基斯坦的波特瓦尔高原以及我国云南的禄丰等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腊玛古猿问题重新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②学界争论(没有统一的意见)a.腊玛古猿是吻部及牙齿等特点与人类相似,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腊玛古猿是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早期代表。

b.70年代有人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提出,人和猿的分化距今不过400万~500万年,因而腊玛古猿不是人类的祖先。

c.也有人认为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

d.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禄丰腊玛古猿可能是南方古猿和非洲古猿的祖先,其学名应修订为禄丰古猿禄丰种,而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腊玛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4)南方古猿认知(可以确定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①发现a.最早于1924年在南非汤恩发现一个幼儿头骨,后来在东非和南非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现了不少南方古猿化石。

b.在亚洲,有一些被认为是属于南方古猿的化石,由于材料太少,很多学者持否定态度。

②特点a.体质特征和人类接近,能直立行走。

b.可以使用天然工具,可能已有语言的能力。

③分类南方古猿非洲种(又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南方古猿阿法种(1974~1974年约翰逊发现)。

④人类进化方式的观点a.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后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

b.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后来演化成为纤细种,纤细种分别演化为人类、粗壮种、鲍氏种。

c.认为阿法种不是一个新的种,而应归入南方古猿纤细种。

d.认为阿法种已经是最早的人属,他们和南方古猿并存。

3最早的人属(1)人类体质形态发展过程分期法(学界一般认可后者)①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三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②把早期的人与南方古猿区别开来(能否够制造工具),称为最早的人属;其后的阶段与前一种分期法相若。

(2)最早的人属(化石材料)①“能人”a.最早发现于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1960年),1964年定名为“能人”b.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头骨的150多块碎片,(“KNM-ER1470号头骨”),它在进化系统中的位置还有争议。

c.1974~1978年,英国人类学家M.D.李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一些人类化石及人类足印,可能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人属化石材料。

②直立人(中国习惯上称为猿人)a.1890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于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特里尼尔附近最早发现头盖骨及一枚牙齿。

b.1892年在同一地方发现与现代人相似的大腿骨,定名为直立猿人。

但关于其归属引起激烈争论。

c.1929年中国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个头盖骨,说明北京猿人是人而不是猿,结束了这一争论。

在北京猿人的遗址还发现了约40来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以及几万件石器,。

d.化石分布:除上述两处外,在非洲有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KNM-ER992号人、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OH9号人、OH28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欧洲有德国的海德堡人、比尔钦斯勒本人、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人等。

我国有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等。

③早期智人a.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尼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

b.化石比直立人要多,生存年代最早的是德国的斯坦因海姆人和英国的斯旺斯孔布人。

④晚期智人(现代智人)a.欧洲:法国的克罗马农人(最早被发现)、库姆尔佩尔人、捷克的普雷德莫斯特人等。

b.非洲:南非的弗洛里斯巴人、边界洞人、克莱西斯河口人以及东非坦桑尼亚的加洛巴人、埃塞俄比亚的奥莫人,形态显示出非洲黑人的特征。

c.中国: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河套人等,呈蒙古人种的特征。

d.这些化石说明了现代人种的形成,分为三大人种: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

二、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1旧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分属①使用石器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

根据生产技术水平又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个时代。

②旧石器时代在地质上属更新世,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和角器。

③旧石器时代又可分为中、早、晚三期。

(2)旧石器时代分期①早期(相当于最早的人属和直立人的阶段)a.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器是1977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地区发现的。

只是砾石打制的砍砸器,此外也有一些粗糙的无定形的石片。

b.到直立人阶段,石器制作的技术较以前进步。

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手斧。

c.人类已能用火。

最早的用火遗迹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的切萨瓦尼亚,此外有法国马赛附近的埃斯卡尔洞穴和中国的北京猿人在洞穴中的用火遗迹。

②中期(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a.石器形状更为规整和多样,制作的技术也有进步,发明了利用石砧打制石器的方法。

b.欧洲典型石器是穆斯特文化的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

中国的丁村文化则以大型的砍砸器为主。

骨器的使用还比较少。

③晚期(相当于晚期智人阶段)a.用狭长的石叶制作的工具占了很大的比例,经过第二次加工制成,可以制造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武器。

(复合工具)b.磨制石器的方法出现,但磨制部位仅仅在锋刃。

c.骨角器如鱼叉、鱼钩、骨针等已大量使用。

还出现了投矛器(复合武器)。

2采集和狩猎生活(1)生活方式①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如果实、块根,以及昆虫、蜥蜴等小动物,后来也猎取大动物。

②使用天然火,居住于洞穴、岩厦,部分居住在棚屋中。

(2)考古发现①英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克拉克当遗址、德国莱林根阿修尔文化层发现紫杉木木矛(狩猎的证据)。

②一些大崖壁下的遗址中曾经发现成百成千的大动物遗骨(围猎的证据)。

③法国方哥默的洞穴壁画,证实了利用陷阱来捕捉野兽的办法。

④旧石器时代的一些洞穴里曾发现很厚的灰烬堆积(火的使用)。

⑤棚屋的发现:法国尼斯德拉·阿马特居住遗址、基辅梅日里奇遗址、顿河边上的柯斯钦基房屋遗址。

⑥旧石器时代晚期还发现有骨针,说明人们已能缝制衣服以御寒。

(3)狩猎的作用①肉食所含营养物质,促进大脑和体质的发展。

②采集仍占有重要的位置,提供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

③旧石器时代中期可能出现性别分工,男子从事狩猎,妇女则从事采集。

(4)火的使用意义①用来猎取大动物,变生食为熟食,促使大脑和体质更好发展。

②照明、取暖,使人类能够到寒冷的地区生活,从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3人类向美洲及澳洲的迁徙(1)进入美洲①路径从亚洲东北部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东北部。

②关于最早进入时间的争论a.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发现的圣地亚戈人,定年在2万年前。

b.1961年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塔布尔发现一个幼儿头骨,定年在4万年前。

c.有一些学者怀疑塔布尔头骨化石定年的可靠性,认为人类来到北美是在25000~1万年前,但不排除更早的可能性。

(2)进入澳洲①考古发现a.最早发现于新南威尔士西部干涸的蒙戈湖中,有一男一女两具骨骼,定年在32000年前。

b.年代相近的有凯洛人,为一男性头骨,定年在3万年前。

c.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现了年代较晚的人类化石。

②对其来源的争论a.有人认为他们是爪哇直立猿人的后裔,也有人认为凯洛头骨与中国柳江人相似。

b.现在较多的人认为人类移居到澳大利亚至少是在5万年前,甚至可以提早到7万年前。

c.比较可能的途径是从中国的华南地区经东南亚逐渐迁入的,但仍旧需渡过海洋,所以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者。

4氏族制度的形成(1)最早的人类社会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可以说明,只能通过间接的材料进行推测。

不同观点:①一些学者认为杂交的原始群就是人类最早的组织形式。

②另一些学者认为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应是血缘家族(19世纪美国学者摩尔根提出的设想)。

(2)母系氏族社会有考古材料作为证据。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遗址中发现有大面积的居住遗址(类似易洛魁氏族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