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拥军优属工作规定
【法规类别】优抚制度
【发文字号】鞍山市人民政府令第84号
【发布部门】鞍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1998.07.30
【实施日期】1998.07.30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鞍山市人民政府规章废止案》(发布日期:2006年12月30日实施日期:2006年12月30日)废止
鞍山市人民政府令
(第八十四号)
《鞍山市拥军优属工作规定》业经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市政府第十二届二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施行。
鞍山市拥军优属工作规定
(1998年7月30日)
第一条为加强拥军优属工作,支持军队建设,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根据有关法律、法
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都要依照本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优抚对象,是指驻守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以及常住户口在我市的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荣复转退军人、现役军人家属。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军属,是指军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军人抚养的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军人自幼依靠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赡养的其他亲属。
第五条拥军优属工作实行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制度,保障军人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使抚恤优待标准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第六条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拥军优属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拥军优属工作。
第七条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把拥军优属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并依照国家规定,及时调整和完善拥军优属政策和措施,做好本行政区域拥军优属工作。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拥军优属组织,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拥军优属工作。
拥军优属工作活动经费,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每个优抚
对象每月不少于2元的标准支出。
第八条拥军优属工作主要内容
(一)认真组织学习《国防法》和国防知识,进行爱国拥军教育,搞好慰问部队官兵活动;
(二)对义务兵家属实行优待;
(三)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执勤、施工、生产、生活、培育人才等方面问题,支援部队现代化建设;
(四)做好兵员征集和转业、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以及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服务、管理工作;
(五)配合部队做好现役军人思想工作;
(六)开展科技、文化、智力、政策拥军活动和军民共建活动;
(七)加强对优抚对象思想教育,帮助其解决生产、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第九条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部队建设需要征用的土地、水面,要优先办理,有关费用要给予适当优惠;用国防经费建造的住宅和其它营房设施,免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对担负军工生产任务的企业,要本着先军工后民用的原则,在生产、运输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供水、供电部门要优先保证部队用水、用电,对需要增容和进行设备改造的,要给予支持和优惠。
第十条粮食、商贸、物资部门要就地就近优先、优质、优惠保证部队粮油、副食品、
燃料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并搞好挂钩定点销售。
商业饮食服务行业、医疗卫生单位都要对现役军人提供优先服务。
第十一条交通部门应及时养护通往部队的公路,并确保畅通。
辖区内任何道路、桥涵和停车场,凡编内军车通行或停放一律免费。
第十二条铁路、公路、民航等客运单位,要设立军人售票窗口,开设军人候车室,并按国家规定的优惠票价,保证现役军人和革命伤残军人优先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