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基础知识
• 10kV电缆剥切
• 导体连接
• 接地线连接
• 电缆附件密封
• 110kV及以上电缆附件安装
• 绝缘剥切、打磨
安装终端头 应力锥
• 安装中间接头应力锥
• 中间接头剖面
• 吊装户外绝缘套管
• 附件安装不良案例
• 电缆绝缘表面处理不符合工艺要求
四、电缆工程验收
• • 1、电缆线路的验收应分为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 2、电缆线路的验收内容包括电缆及附件的敷设 安装、电缆路径、附属设备、交接试验、竣工资 料等。 3、安装中的电缆线路,应按国家相关标准的有 关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及评定; 4、 隐蔽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中间验收,包 括对电缆线路各种设施构筑物的前期验收。并应 作好记录。
• 电缆线路接地、交叉互联箱、接地电缆
• 电缆分支箱、环网柜
1806
mm
820mm 696mm
• 7、电力电缆的优缺点
•
•
优点:电缆敷设于地下,不占用空间,可 容纳多回线路;有利于市容市貌,美观环 境;受自然影响小,供电可靠性较高;运 行维护费用比较架空线路低;电压质量高; 电磁污染低等。 缺点:安装成本大、故障查找难、修复时 间长、费用高;安装工艺复杂等。
• 海底电缆敷设
• 电缆隧道敷设优质案例
水平蛇形敷设及
变形吸收装置
• 不良案例
• 2、电缆附件的安装 • 施工准备: • 1)认真学习附件安装说明及图纸,掌握安 装工艺要求; • 2)检查电缆附件与设计是否相符、齐全、 有无损坏等; • 3)施工现场环境、电源及容量、照明等是 否符合安装要求; • 4)施工平台、防雨篷等搭建牢固、合理, 符合安全要求,并具备防雨、防尘功能;
• 1908年,英国建成20千伏电缆网。从此,电力电 缆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 • 1911年,德国敷设成60千伏高压电缆,开始了高 压电缆的发展。 • 1913年,德国人M.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电 缆,改善了电缆内部电场分布,消除了绝缘表面的正 切应力,成为电力电缆发展中的里程碑。 • 1952年,瑞典在北部发电厂敷设了380千伏超高 压电缆,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的应用。 • 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1200千伏的特高压电 力电缆。
• 5、交叉跨越及接近穿越建筑物区段的保护 措施
• 6、单芯电缆接地系统设计
• 7、电缆供电系统电气主接线设计
10kV 10kV
箱变
环网单元 (RMU)
负荷开关
高压熔断器 开环点
单环网供电系统
双环网电气主接线
• H型接线模式
三、电力电缆的安装
• 1、电力电缆的敷设 • 1)工程前期准备:根据设计图现场确认电缆敷 设路径(市政园、林绿化手续、相邻管线);电 缆敷设通道是否敷设要求(电缆支架、弯曲半径、 电源、照明、排水、通风、管孔疏通等);牵引 力及侧压力计算、电缆盘摆放位置的选择;编制 施工计划敷设人员及机械、工器具配备等; • 2)电缆盘的运输和保管:电缆盘不允许平放运 输,放置地点安全、平稳、牢靠; • 3)敷设前电缆质量检查:电缆相关质保证明、 电缆盘外观、密封有无破损、规格型号是否正确、 遥测护层绝缘电阻等。
二、电缆线路的设计
• • • • • • • 1、路径选择; 2、敷设方式 ; 3、电缆的选择; 4、电缆接头型号、终端头型号及绝缘材料选择; 5、交叉跨越及接近穿越建筑物区段的保护措施; 6、单芯电缆接地系统设计; 7、电缆供电系统电气主接线设计。
• 1、路径选择
• 2、敷设方式 • 沟、隧道
• 电缆终端结构图
• 工器具及耗材准备: • 根据不同电压等级附件安装需要配备:电 缆校直器、加热及温度控制仪、电锯、手 锯、压接钳、绝缘剥切刀、半导电剥切刀、 反应力锥剥切器、应力锥扩张器、力矩扳 手、套筒扳手、内六方扳手、测量工具、 温湿度计、 除湿机、焊接用工具、吊装设 备等 。常用耗材:无水乙醇、专用清洁纸、 玻璃、专用砂纸、保鲜膜、清洁布、焊料、 液化气等。 • 现场环境要求:相对湿度不大于70%。
• 目前我国投入运行的最高电压等级电缆500kV。 • 2006年,贵州三板溪电站500kV XLPE电缆工程, 电缆回路长480米,其中竖井敷设高差达到146 米。该项目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首个500kV XLPE电缆水电站项目,其中户外电缆终端是世 界上第一个500kV XLPE电缆户外终端。 • 2010年, 上海500 kV静安(世博)输变电工程投 运。采用两回路500 kV电缆供电,全线敷设于静 安-三林电缆专用隧道内,隧道全长15.45km。是 国内第1条长距离500 kV输电电缆线路,具有截 面最大、距离最长、中间接头数量最多等特点。
•
• 5、电缆的制造
• 6、电缆附件(Cable Accessories) • 是连接电缆与输配电线路及相关配电装置 的产品,一般指电缆线路中各种电缆的中 间连接及终端连接,它与电缆一起构成电 力输送网络;电缆附件主要是依据电缆结 构的特性,既能恢复电缆的性能,又保证 电缆长度的延长及终端的连接。按其用途 一般分为终端头及中间接头,终端头分为 户内终端和户外终端。
• 交联电缆的使用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自60年 代初美国GE公司生产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条5kV交 联电缆以来,大约每5年便提高一个电压等级。我 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京、沪、穗、深等城市 陆续进口了一批110-220kV交联电缆,运行情况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各地在施工和运行方面也 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 交联电缆的电气性能、耐热性及机械性较好,敷 设安装方便,落差不受限制;但交联电缆从材料 生产、处理到绝缘层(包括屏蔽层)挤塑的整个生 产过程中,绝缘层内部难以避免出现杂质、水分 和微孔,再者其长期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还有 待作进一步的验证和评价。
• 1897年(清光绪22年),中国第一根地下 电力电缆在上海投入使用,长2700米,橡 皮绝缘铅包护套的照明电缆是进口产品。 直到1939年在昆明(电缆厂)才生产出首 根国产电缆。 • 2011年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大电线线缆生产国。 • 在我国,电线电缆产业是仅次于汽车行业 的第二大行业。
电力电缆基础知识
2014年12月
目
• • • • • •
录
一、电力电缆及附件 二、电缆线路的设计 三、电力电缆的安装 四、电缆工程验收 五、电缆线路运维与检修 六、电缆故障检测与处理
一、电力电缆及附件 • 1、电力电缆的发展 • 电力电缆(power cable),用于传输和分 配电能的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 电站的引出线路、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及 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路。在电力线路 中,电缆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
• 5)施工人员数量、技能水平配置是否符合 工艺要求; • 6)安装工器具规格型号、消耗性材料准备 是否齐全、充足; • 7)附件安装现场基础设施、构架、终端塔 等是否与设计相符 ; • 8)检查、核对电缆相位是否正确、外护层 绝缘是否合格; • 9)安装现场是否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 电缆中间接头结构尺寸
• 电缆外护层: – 内衬层:无纺布、沥青、聚乙烯、聚氯 乙烯等; – 铠装层:钢铠、铅、波纹铝、钢丝、不 锈钢等; – 外被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 – 半导电层:石墨、挤塑半导电层等。
•
•
• • • •
4、电力电缆的型号
电缆型号的编制方法:以字母和数字代号组合而成, 加上电缆的额定电压、芯数、标称截面及标准号。 产品系列代号:Z:纸绝缘;YJ:交联聚乙烯绝缘; Y:聚乙烯绝缘;ZR:阻燃电缆;CY:自容式充油 电缆;NH:耐火 ;FY:防白蚁 等。 导体:T:铜(一般省略不写);L:铝 护套代号含义:Q:铅护套;L:铝护套;LW:皱纹 铝护套;V:聚氯乙烯护套;YH:橡胶护套。 电缆外护层代号的含义:按铠装层和外被层的顺序用 两个阿拉伯字母表示。1:联锁钢带、纤维外被层; 2:双层钢带、聚氯乙烯护套;3:细圆钢丝、聚乙 烯外被层;4:粗钢丝。 例:ZR-YJLV22-8.7/10kV-3×240
• 4、电缆接头型号、终端头型号及绝缘材料选择; • 电缆接头和终端的基本要求: – 导体连接良好:连接点的接触电阻小而稳定。与 相同长度、截面的电缆导体相比,连接点的电阻 应不大于1,运行后其比值不应大于1.2; – 绝缘可靠:满足各种状态下的长期安全绝缘结构, 并有一定的裕度; – 密封良好:能有效防止外界水分或有害物质侵入 绝缘,防止绝缘剂流失; – 足够的机械强度:应能承受在各种运行条件下所 产生的机械内终端
• 油纸电缆中间接头
• 三芯交联电缆 热缩附件
• 三芯交联电缆冷缩附件
• 三芯交联电缆冷缩中间接头
• 电缆肘型插头
• 单芯交联电缆户外终端
• 单芯交联电缆GIS终端
• 单芯交联电缆中间接头: • 直通接头、绝缘接头
• 不同类型电缆附件
• 110kV电缆“T”型接头
• 2、电缆的分类 • 1)按电压等级: • 1kV及以下为低压;3kV至35kV为中压; 66kV至220kV为高压;330kV至750kV为 超高压;±800kV直流和1000kV交流及以 上为特高压。 • 2)按绝缘材料分:油纸绝缘、橡塑绝缘电 缆等。 • 3)按输送类型: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
直埋、排管
桥架、竖井
海(江、湖)底
• 3、电缆的选择 • 应遵照以下原则: • (1)电缆的额定电压要大于或等于安装点供电系 统的额定电压; • (2)电缆持续容许电流应等于或大于供电负载的 最大持续电流; • (3)导体截面要满足供电系统短路时的热稳定和 动稳定性的要求; • (4)根据电缆长度验算电压降是否符合要求; • (5)线路末端的最小短路电流应能使保护装置可 靠的动作 。
• 电力电缆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 1879年,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在铜棒上 包绕黄麻并将其穿入铁管内,然后填充沥 青混合物制成电缆。他将此电缆敷设于纽 约,开创了地下输电。次年,英国人卡伦 德发明沥青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 • 1889年,英国人S.Z.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 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力电 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