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振动台法

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振动台法

1.总则
1.1.本细则采用振动台法测定无粘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包括堆石料)的最
大干密度。

1.2.本细则适用于通过0.075mm标准筛的干颗粒质量百分数不大于15%的无黏性自
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

1.3.本细则对于最大粒径大于60mm的巨粒土,因受试筒允许最大粒径的限制,宜按
规定处理。

2.仪具与材料
2.1振动台: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振动台面尺寸至少550mm×550mm,且具有足够
的刚度。

振动台最大负荷应满足试筒、套筒、试样、加重底板及加重块等质量的要求,不宜小于200kg;其频率20~60Hz可调,双振幅0~2mm可调。

2.2 试筒:圆柱形金属筒,按表1.1规定选用。

试筒容积宜用灌水法每年标定一次。

2.3套筒:内径与试筒(见表1.1)配套一致,且与试筒紧密固定后内壁成直线连接。

2.4加重底板:底板为13mm厚的钢板,其直径略小于相应试筒内径,中心应有φ15mm
未穿通的提吊螺孔。

2.5加重块:对于相应采用的试筒,加重块及其加重底板在试样表面产生的静压力
应为18kPa。

2.6百分表及表架:百分表量程至少50mm以上,分度值为0.025mm。

表架支杆应能
插入试筒导向瓦套孔中,并使百分表表头杆中心线与试筒中心线或内壁面平行。

2.7台秤:应具有足够测定试筒及试样总质量的量程,且达到所测定土质量0.1%的精
度。

所用台秤,对于φ280mm试筒,量程至少50kg,感量6g;对于φ152mm试筒,量程至少30kg,感量2g。

2.8起吊机:起重量至少180kg。

2.9标准筛:60mm、40mm、20mm、10mm、5mm、2mm、0.075mm。

2.10其他工具:如加重底板提手、烘箱、金属盘、小铲、大勺及漏斗、橡皮锤、秒
表、直钢尺、试筒布套等。

试样质量及仪器尺寸(表1.1)
3.试样
3.1采集代表性试料,妥善贮存备用。

3.2 采用标准筛分法(T0115-2007)测定各粒组的颗粒百分数。

3.3 对于粒径大于60mm的巨粒土,因受试筒允许最大粒径的限制,应按相似级配法
制备缩小粒径的系列模型试料。

相似级配法粒径及级配按以下公式计算。

相似级配模型试料粒径:
式中:D——原型试料级配某粒径,mm;
d——原型试料级配某粒径缩小后的粒径,即模型试料相应粒径,mm;
M
r
——粒径缩小倍数,通常称为相似级配模比。

式中:
max
D——原型试料级配最大粒径,mm;
m ax
d——试样允许或设定的最大粒径,即60mm,40mm,20mm,10mm等。

相似级配模型试料级配组成与原型级配组成相同,即:
式中:P
Mr ——原型试料粒径缩小M
r
倍后(即为模型试料)相应的小于某粒径
d含量百分数,%;
——原型试料级配小于某粒径D的含量百分数,%。

P
p
3.4如果采用干土法进行试验,则需将试样在烘箱内烘至恒重,并用烘干法测定现
场试料的含水率。

烘干后,应完全剥去弱胶结物,以免增大颗粒的自然尺寸。

4.试验步骤
4.1干土法
4.1.1充分拌匀烘干试样,即使其颗粒分离程度尽可能小;然后大致分成三份。


定并记录空试筒的质量。

4.1.2用小铲或者漏斗将任一份试样徐徐装填入试筒,并注意使颗粒分离程度最小
(装填量宜使振毕密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低于筒高的1/3);抹平试样表面。

然后可用橡皮锤或者类似物敲击几次试筒壁,使试料下沉。

4.1.3放置合适的加重底板于试样表面上,轻轻转动几下,使加重底板与试样表面
密合一致。

卸下加重底板把手。

4.1.4将试筒固定于振动台面上,装上套筒,并与试筒紧密固定。

将合适的加重块
置于加重底板上,其上部尽量不与套筒内壁接触。

4.1.5设定振动台在振动频率50Hz下的垂直振动双振幅为0.5mm;或在振动频率60Hz
下的垂直振动双振幅为0.35mm。

振动试筒及试样等,在50Hz下振动10min;在60Hz下振动8min;振毕卸去加重块及加重底板。

4.1.6按本细则4.1.2至4.1.5步骤进行第二层、第三层试料振动压实。

但第三层
振毕加重底板不再立即卸去。

4.1.7卸去套筒,然后检查加重底板是否与试样表面密合一致,即按压加重底板边
缘,看其是否翘起,若翘起则宜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4.1.8将百分表架支杆插入每个试筒导向瓦套孔中;刷净试筒顶沿面上及加重底板
上位于试筒导向瓦两侧测量位置所积落的细粒土,并尽量避免将这些细粒土刷进试筒内。

然后分别测读并记录试筒导向瓦每侧试筒顶沿面(中心线处)各三
);再从加重底板个百分表读数,共12个读数(其平均值即为百分表初读数R
i
)。

上测读并记录出相应读数(其平均值即为百分表终读数R
f
4.1.9卸去加重底板,并从振动台面上卸下试筒。

在此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加重底
板上及试筒沿面上落积的细粒土进入试筒里。

如这些细粒土质量超过试样总质量的0.2%,应测定其质量并注明于试验报告中。

4.1.10在合适的台秤上测定并记录试筒及试样总质量,扣除空试筒质量即为试样质。

量,或仔细将试筒里试样全部倒入已知质量的盘中称量。

计算最大干密度ρ
dmax 4.1.11重复本细则4.1.1至4.1.10步骤,直至获得一致的最大干密度值(最好在
2%内)。

如果发现产生过分的颗粒破碎或者是有棱角的石渣、堆石料或风化软弱岩试料,则宜尽量制备足够数量代表性试样,以避免单个试样重复使用。

4.2湿土法
4.2.1按湿法试验时,可对烘干试料加足量水,或用现场湿土料进行。

拌匀试料颗
粒级配及含水率(使颗粒分离程度尽可能小),然后大致分成三份。

如果向干料中加水,则需最小饱和时间约1/2h;加水量宜加到足够份量,即在拌和盘中无自由水滞积,且在振密过程中基本保持饱和状态。

注:对于估算向烘干试料中的加水量,起初可尝试每4.5Kg试料约加1000mL的水量,或按下式估算:
式中:
M——加水量,g;
W
M——试样质量,g;
S
ρ——水的密度,1000kg/m3;
w
ρ——由起初振密结果所估算的干密度,kg/m3;
d
Gs——土粒比重。

4.2.2装试筒于振动台上。

启动振动台,用小铲或勺将任一份湿料徐徐装填入试筒
(装填料宜使振毕试样等于或略低于筒高的1/3)。

每次添加试料后,宜察看试样表面是否滞积有少量自由水。

若无,可用海棉蘸水挤入,、小器皿注入或其它工具加入足量水。

在此过程中,振动台的振幅或振动频率或这两者须随时调节,以阻止试样颗粒过分沸动或松散。

大致振动2-3min后,宜用尽可能不带走土粒的办法吸去试样表面的所有自由水。

4.2.3按本细则4.1.3~4.1.5步骤装上加重底板套筒及加重块。

4.2.4振动试筒及试样等,按本细则4.1.5步骤进行振动。

振毕,卸去加重块及加
重底板,吸去试样表面所有自由水。

4.2.5按本细则4.1.3~4.1.5步骤进行第二层、第三层试料的振动压实,但第三层
振毕加 重底板不再卸去。

4.2.6卸下套筒,吸去加重底板上及边缘的所有自由水,按4.1.8步骤测读并记录
百分表读数。

4.2.7 按本细则4.1.9步骤卸下加重底板及试筒,然后测定并记录试筒与试样的总
质量。

为测定试样的含水率,仔细地将试筒中全部湿试样倒入已知质量的盘中,并将黏附于试筒内壁及筒的所有颗粒冲洗于盘中,然后在烘箱中将试样烘至恒量,测定并记录其烘干质量。

5.结果整理
5.1对于干土法,最大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ρdmax =M d /V
式中:ρdmax ——最大干密度,计算至0.1(kg/m 3)
M d ——干试样质量;V ——振毕密实试样体积;
V=[V c -A c (△H/10)]×10-6;V c ——标定的试筒体积;
A c ——标定的试筒横断面积;
△H ——(R i -R f )+T p ;R i ——初始百分表读数;
R
f
——振毕后加重底板上相对位置百分表终读数的均值;
T
p
——加重底板的厚度。

5.2对于湿土法,最大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ρ
dmax =M
m
/(1+0.01ω)/V
式中:M
m
——振毕密实湿试样质量;ω——振毕密实试样含水率(%)。

6.相关文件
6.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相关记录
7.1《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振动台法)原始记录表》
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
(振动台法)检测细则
制定:____ ___ 日期: ___ ___
审核: ____ __ 日期: ___ ___
批准: ___ ___ 日期: ___ ___
页数: ___ ___ 受控状态:___ _
分发号: ___ ___ 持有人: ___ ___
2008-07-01发布 2008-07-01实施
江西省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