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类)

高中语文选修课(诗歌类)

千古文章斯文气百代Βιβλιοθήκη 衰看诗书——小刘评诗之以诗观史
诗歌的意义和作用:
1.诗言志
志:思想.意志.情感
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
兴:引起联想,感发人的意志
观:观风俗之盛衰,以考政教得失 群:是百姓养成合群的思想的习惯, "和而不流" 怨:怨刺上政
侠义心肠 盛唐气象
侠客行 李白
《四时田园杂兴》三十五 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小刘点评 接近年关,各种税费让人无招架之功,看到宋代诗人 范成大的上面一首诗歌,引出感慨。 若有一天 凡是风过之处,均要收取清凉费 凡是眼光所到之处,都要扣取观光费 凡是语言所发之处,皆要硬扣言论费! 那么人活着岂不成了税费的累赘
一首述亡诗 述国亡诗
多少故国情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宁无一个是男儿。
小刘点评: 自古红颜多薄命!因 为她们没有保护自己的能 力.也许那些男人也曾爱 过她们,可更爱自己的权 势。她们只是工具,是桥 梁.吕后,武则天,孝庄, 她们也曾天真烂漫,不谙 世事,最后都变得那样心 肠冷硬,甚至心如蛇蝎, 不过是男人无法给她们一 片天,她们只好自己来, 说到底也不过是些可怜人。
现今的中国人还是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和武 侠电影,但如果你真仔细想想武侠小说和武侠 电影里的侠客,你会发觉那都只不过是一些可 爱的小男人和小女人。作为消闲,可爱固然是 可爱,但与李白诗中的那种豪侠境界却根本不 能相提并论。承平世界,一切都已经由别人安 排好了,管理好了,自己消闲就够了;但如果 我在前面所说的新的极权世界果真降临,我们 恐怕就更需要唤醒远古的基因了:“十步杀一 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 名。”“侠客行”,就算是某一种“眼花耳热 后”的梦话吧!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 心。”(《赠崔侍御》) 堪称是“文武不殊途”, 兼备于李白一身了。那么, 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 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 分不开。他说;“十五好 剑术,遍于诸侯。”正是 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 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 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 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 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 这首《侠客行》就是以这 任侠意识为旨的。
须 知 天 下 苦 人 多
常 使 胸 中 慰 朝 气
她们是少数几个有反击之力的女人。而更多的是 那些无力反击的女子。妲几,褒姒,西施空担亡国祸 水,红颜妖姬之名,可除了以色事君邀宠之外,她们 又能做些什么呢?她们又真做过什么导致亡国呢?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只会嘲笑女子, 大好男儿自己不知耻吗? 这些可怜的女子啊! 汉朝的勾夫人,儿子有幸被立为太子,做母亲的 却要被赐死,怕的是太后专权。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真是骂 尽天下须眉男子,昂藏丈夫. 又评:真正的男儿不会让女人承受苦难,优秀的国君不 会让民众遭受忧患.文恬武嬉只会让国家和民族堕入 深渊,读诗以观史,那么观史呢?又做什么?
南朝天子爱风流
尽守江山不到头
熟谙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的 人都知道,自古才华和美貌在女 子身上互不相容。李清照、谢道 蕴,面容只能称的上是平凡;鱼 玄机、薛涛,其文才和智慧却又 远远不及男儿。唯一例外的,是 一个叫做花蕊夫人的女子——那 个奇异的女子,美丽却屏弃妖娆, 聪颖而博学强记,对如山的诗词 歌赋和纷繁复杂的君王世界,了 解的一如俯视自己手心的纹路。
侠客一道,是中国文化自远古遗留下来的宝 贵的文化基因。这个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对于 体制的强权保持一种个人的挑战,无论是真正 武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使得体制的强权无 法控制一切,使得这个文化不会完全丧失活力。 到了宋代之后,在长期的王权的压制下,这个 基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休眠了;而到了近代, 更是又来了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压制,中国人吃 饭、穿衣、一举手、一投足、一动念,都变得 要想一想是否符合西方人的规范,是否有“绅 士风度”。因此,侠客一道的文化基因在现代 中国也是离死不远了。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洗儿戏作》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 无灾无难到公卿。
小刘点评: 老苏的一生折射了宋王朝最大的悲哀.一个靠武功 取天下的王朝却厚颜标榜自己的文治,但最无耻的还不在 此,在标榜自己的文治时却让一代宗师万里流离.最终让 这一代宗师发出了“但愿生儿愚且蠢”的感叹.当世胄蹑 高位,英俊沉下僚时,当聪明才高之士报国无门且倍受打 击,而平庸愚昧之人却位列公卿之时,那么这个王朝离灭 亡也就不远了.对这样一个时代,你是否心有所感呢?
赵客缦胡缨 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 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 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 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 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 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 白首太玄经
小刘点评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 亦当如是!我们知道,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 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 的盛唐时代有关,所以,不仅是燕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 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 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 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 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 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 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有感 李商隐 中路因循我所长, 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 一盏芳醪不得尝。 自古以来,一个人的才华与命运,常常是注定要相克 相妨的。原诗中的中路:即中途。我所长:我的长处。芳 醪:美酒。 李商隐有感于造化弄人,于是写下了“古来才命两 相妨”这句诗。千古以来,命运总是玩弄那些才华卓越的 英雄;这句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看穿了命运的无情,事 实上则是作者对现实人生所发出的不平之鸣,藉此发泄内 心血泪交融的激情与痛苦,这与李白的“古来圣贤皆寂寞” 含义相当。
小刘点评: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原 动力,那么文化人就是人类社会的脊 梁.当才子哀叹才命相妨的时候,那 只说明一点:社会已经没落了.任何 一个社会的沦落都是从文化人的抱 怨和牢骚开始的.似乎从屈原开始, 中国就有了这一个宿命的传统.
所以,要看一个社会的兴衰,只 需看才子文人和高人隐士的态度.但 不幸的是,历史仿佛只是一个苦难的 轮回,这一点,三千年未改变.
才情寄于诗 其一 罗衫玉带最风流, 斜插银篦慢裹头。 闲向殿前骑御马, 挥鞭横过小红楼。 其二 薄罗衫子透肌肤, 夏日初长板阁虚。 独自凭阑无一事, 水风凉处读文书。
花容弃胭脂
(花蕊的宫词)
小刘点评:
一个才情绝世的女子,一 个花容绝代的容颜,她见 证了一代的繁华和风流. 从花蕊夫人的宫词中,我 们看到的是宫中闲逸的 生活,君王对她的宠爱和 怜惜.可惜的是,似乎红颜 总招天妒,在那个纷乱的 繁华时代,一次偶尔的放 纵也会带来粉身难赎的 悲哀.更何况她和孟昶是 夜夜笙歌,日日筵享呢.最 终,孟昶竭力粉饰的太平 花蕊最后不得不千乘万骑东北行,然后写 下一首让人断肠千古的悲歌.(经验告诉 盛世被赵匡胤的两万甲 兵变成了“太贫剩世”. 我们:不要因为短暂的快乐而为自己带来 长久的悲哀,粉饰太平,则天下永远也不 会太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