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十三章 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的小说
第二十三章 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的小说
钱钟书的文学风格与现代文学主流作家存在巨大的差异。他和 张爱玲的共同之处是远离文学主流,凭借着纯粹的个人化的人 生体验和文学理念进行创作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讽刺性文 学风格。 钱钟书和《围城》在大陆默默无声的时候,却在世界产生了影 响,被翻译成多种文字,香港不断盗印《围城》,有中国文学 史的研究者,把《围城》看作是中国现代最优秀的作品。 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很高,他的两部学术著作《谈艺录》(1948) 《管锥篇》,显示了他渊博学识。有人说,钱钟书是现代中国 第一博学鸿儒。钱钟书不仅对精通古典学术,而且对欧洲的文 学知识、文化知识也非常精通,甚至令西方学者相形见绌。所 以,现在有“钱学”的说法。
四十年代写《围城》时的钱钟书
走近钱钟书(2-1)
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 1911年,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 书”。 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 他少说话。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3年,与杨绛订婚。 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 国牛津大学埃克塞· 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 英。 1937年,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同年, 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女儿钱瑗出生。
《围城》
1、创作动机
《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写抗战初期 知识分子的群相。 《围城》初版自序言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 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人物。写这类 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 的基本根性。”
2、题目的含义
“围城”的含义,小说中有两次交代: 第一次是:方鸿渐与假道学褚慎明,以及诗人董斜川、苏文纨聊 天时说起,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 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 有了局”。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说结婚是被围 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第二次是:方鸿渐连受挫折后,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 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 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想愈 乏味,这时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 人在本性上是动物,人生也不过是动物一样的盲目过程。 围城就是人生本质,人生不过是出来、进去的无休无止的循环 过程,不过是由无数个追求——幻灭组成的一个过程而已。对婚 姻也罢,对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对于人生与人性的这种嘲讽,体现出一种现代主义的人生观。
一、抗战题材小说
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以连长林青 史的遭遇表现国民党上层消极抗战,而下层官 兵一腔爱国热情不仅得不到支持反而因违抗上 司命令被围剿的故事。 姚雪垠:《差半车麦秸》以农民王哑巴抗战中 摆脱小农意识,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抗日战士的 典型蜕变,表现了民族战争中人民的觉醒历程, 及时捕捉住民族新性格;口语化、乡土气息使 其成为抗战文艺大众化的范例。
主题意蕴的多义性
对抗战环境下的西式知识分子的空 虚、彷惶无主的嘲讽,展现作者对 “中国化”了的西方文化的再审视, 及乱世中清醒知识分子的宿命感; 对现代人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以 隐喻展示理想与现实、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即人生万事普遍存在的 “二难处境”。
茅盾《腐蚀》
政治小说(揭示国民党特务组织的罪行)与心 理小说(日记体) 主人公女特务赵惠明失足堕入特务组织的经历, 展示了青年被腐蚀的过程,
钱钟书的《围城》
钱钟书(1910__1998),出 身于江苏无锡一个以诗书传 家的传统文人家庭。其父钱 基博,近代著名国学家。 钱钟书在现代文学史上,很 有戏剧性。在建国以后的文 学史上,没有钱钟书的名字, 在80年代初期的时候,他 是作为出土文物被挖掘出来。 在广泛的社会阅读过程中, 钱钟书的文学价值才浮现出 来。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 中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二、暴露与讽刺小说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 茅盾《腐蚀》 钱钟书的《围城》
张天翼“速写”的《华威先生》
Hale Waihona Puke 塑造了一个只热衷于争夺领导权而消极于抗战实际工 作的抗战官僚的形象,是对当时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 抗战的政治态度的勾勒与嘲讽,掀起了抗战“暴露文 学”的写作潮流。 也是所有时代中存在的追求形式、迷恋权力的官僚的 写照。 速写三篇:《华威先生》、《谭九先生的工作》、 《新生》
走近钱钟书(2-2)
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 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 •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 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 上》—书。《谈艺录》是 一部具有开创性的 中西比较诗论。 1949,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 文研究所事宜。所著多卷本《管锥篇》,对 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 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 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 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 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 字样。
沙汀的沉郁、含蓄、凝重的川味讽刺
《在其香居茶馆里》:以虚实互补的写法, 描写了围绕抽丁问题,回龙镇联保主任方治 国与当地恶霸邢幺吵吵在其香居茶馆从吵 闹到大打出手的一幕狗咬狗的丑剧,揭示了 国民党的基层组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三记”:《淘金记》(恶霸、地主为发国 难财而起内讧的丑剧)、《困兽记》、《还 乡记》
钱钟书与 杨绛——中国 知识分子理想 爱情婚姻的现 实模本
走近钱钟书
钱老与夫人—杨绛
经典语录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 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论快乐》 “西洋成语称笑声清扬者为‘银笑’,假幽默像搀了铅的 伪币,发出重浊呆木的声音,只能称铅笑。”——《说 笑》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 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一个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