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卷缺陷判定图谱

钢卷缺陷判定图谱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前言涟钢冷轧自2005年9月投产以来,产品质量在稳步上升,随着产品批量的扩大和品种开发的增多,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冷轧产品深加工的特殊性,冷轧产品的表面和外观质量对产品的使用和加工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表面质量和外观原因引起的质量降等和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引发的质量异议也时有发生。

为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和现场质量检验,品质部组织相关人员收集部分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图谱和资料,经整理、分析,编制成《涟钢冷轧产品常见缺陷图谱与判断》,对冷轧生产中的缺陷处理和质量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资料由于编制时间仓促,有一部分典型的缺陷图没有收集到,而且由于镀锌线停产,重卷、纵切线没有上来,因此没有收集到其相关的图谱和资料,这些有待下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同时也加上编者水平有限,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和认识不足之处,欢迎各专业技术人员批评指正。

本图谱在编制过程中,得到品质部物理室夏新民、冷轧厂贾友生、技术中心彭伟、余小青、章晓辉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2006年7月16日编制单位:涟钢品质部编制人:曾亮军、陈宏文、王文中审核:目录结疤(4)表面夹杂(5)分层(6)氧化铁皮压入(7)辊印(8)压痕(压印、压坑)(9)扁卷(10)瓢曲(11)镰刀弯(12)折迭(13)边裂(14)气泡(15)折皱(16)刮伤(17)擦伤(划伤、划痕)(18)撞伤(19)切斜(20)欠酸洗(21)过酸洗(22)停车斑(23)浪形(24)氧化色(25)振动纹(26)平整斑(27)粘结(28)塔形(29)溢出边(30)卷取擦伤(31)锈蚀(32)松卷(33)凸包(起筋、隆起、鼓包)(34)厚度不合(35)长度不合(36)平整纹(37)孔洞(38)黄斑(39)黑斑(40)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缺陷名称:结疤定义与外观:附着在钢带表面,形状不规则翘起的金属薄片称结疤。

呈现叶状、羽状、条状、鱼鳞状、舌端状等。

结疤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钢的本体相连结,并折合到板面上不易脱落叫闭口结疤;另一种是与钢的本体没有连结,但粘合在板面上,易于脱落,脱落后形成较光滑的凹坑称为开口结疤。

成因:●冷轧基板表面原有的结疤、翘皮等缺陷未挑出,经冷轧后残留在钢带表面上;●冷轧时钢板表面粘附异物,经轧制压入钢带表面。

危害:导致后续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金属剥离或产生孔洞。

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冷轧基板的检查,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结疤缺陷,一般判利用品或以下等级,对局部结疤缺陷,允许切除带有结疤部分带钢的方法清除。

如结疤已脱落,则比照压痕缺陷处理,若深度没有超出相关标准规定,可以参照相应标准进行判定。

缺陷名称:表面夹杂定义与外观:冷轧基板皮下或表面非金属夹杂、夹渣在冷轧加工过程中破裂而暴露在钢带表面,一般呈点状、块状、线状或长条状无规律的分布在薄板的表面。

其颜色一般呈棕红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

成因:冷轧基板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基板的表面原有夹杂轧后残留在带钢表面(炼钢浇铸原因)。

危害:可能导致后续加工过程中产生孔洞、开裂、分层。

预防及消除方法:●严格遵守浇铸制度●加强冷轧基板表面质量检查。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钢带带表面不允许存在夹杂缺陷。

对局部夹杂缺陷允许用修磨的方法清除,但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深度和范围。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缺陷名称:分层定义与外观:钢带断面出现连续或断续的线条状分离的现象称分层,一般在剪切和冲压时钢板局部出现分层,层间有灰白色或深黑色夹杂物。

成因:冷轧基板中非金属夹杂或夹渣集中分布,冷轧后延伸,不能压合;危害:导致后续加工使用过程中出现分层而不能正常使用;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炼钢冶炼、浇铸过程控制,提高钢质纯净度;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分层缺陷。

缺陷名称:氧化铁皮压入定义与外观:热轧过程中氧化铁皮压入带钢表面,或者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在酸洗工序中没有被完全洗净,也可能由于氧化铁皮压入留下的印点在冷轧过程中没有完全消除,这种缺陷的外观可以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可出现在带钢表面的任意部位。

成因:●冷轧基板表面存在压入氧化铁皮缺陷;●酸洗拉矫时破鳞不够,酸洗不净;●酸洗工艺不合理,酸液温度、浓度偏低或酸洗速度过快。

危害:影响钢带表面质量和涂装效果,产生凹坑的缺陷。

预防及消除方法:●改善热轧除鳞效果;●加强冷轧基板检查;●加强酸洗工艺控制,严格按规程要求设定酸液温度、浓度和酸洗速度。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冲压用钢、家电面板等表面用钢带不允许存在压入氧化铁皮的缺陷,一般用钢带允许存在轻微的压入氧化铁皮。

缺陷名称:辊印定义与外观:钢带表面呈周期分布、外观形状不规则的凸凹缺陷称辊印。

成因:辊子龟裂、局部掉肉,磨损或表面粘有异物,使局部辊面呈凹、凸状,轧制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带表面形成凸凹缺陷。

危害:凸辊印可能导致后续轧制过程中产生折迭缺陷;凹辊印可能导致后续轧制过程中产生孔洞。

预防及消除方法:●定期检查轧辊表面质量,发现辊子掉肉或粘有异物时及时处理;●轧制过程中出现卡钢、甩尾、轧烂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检查辊子表面质量,防止辊面损伤或异物粘附;●检查发现轧辊网纹时,立即停机检查轧辊表面质量并及时处理。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根据辊印周期确定责任工序;●带钢边部允许存在轻微辊印,但其深度或高度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其它部位不允许存在有明显手感的辊印。

缺陷名称:压痕(压印、压坑)定义与外观:钢带表面无周期性分布的凹凸印痕称压痕。

成因:●异物压入,脱落后形成凹坑;●搬运钢卷过程中造成的机械损伤;●包装带的锁扣压在钢带表面。

危害:影响钢带表面质量,严重时导致钢带无法使用。

预防及消除方法●防止异物压入;●精心搬运钢卷,防止机械损伤;●防止包装带的锁扣受力压钢带表面。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必要时用量具测量深(高)度;●允许存在轻微压印(压痕),但其深度或高度不得超过标准的规定。

缺陷名称:扁卷定义与外观:钢卷呈椭圆形的现象称扁卷。

成因:●钢卷在搬运过程中,承受过大的冲击;●钢卷卷取张力偏低,卧卷堆放或多层堆放钢卷。

危害:影响钢卷包装和搬运,严重的扁卷无法开卷使用。

预防及消除方法●精心搬运钢卷;●合理设定卷取张力,控制卧卷堆放的层数,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用卷尺测量钢卷内、外径;●允许存在轻微扁卷,但钢卷最小内径和最大外径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

缺陷名称:瓢曲定义与外观:钢板的纵横部分同时在同一个方向出现翘起的现象称瓢曲。

成因:●带钢轧制过程变形不均;●轧制计划编排不合理,在一个轧辊周期内集中轧制窄规格带钢后又集中轧宽规格;●精整生产时,矫直机压下设定不良或压力辊、矫直辊磨损严重;●钢板堆放不当。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危害:影响钢板外观形象,严重时可能导致后续工序无法加工使用。

预防及消除方法:●合理配置辊型,保持带钢变形均匀;●合理编排轧制计划;●加强矫直机压下设定,定期更换压力辊、矫直辊;●钢板堆放应平直。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用适当工具测量钢带不平度;●允许存在轻微瓢曲,但其不平度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

缺陷名称:镰刀弯定义及外观:沿钢带长度方向的水平面上向一侧弯曲的现象称镰刀弯。

成因:●轧机调整不良,两边压下不一;●轧辊磨损不均,辊缝呈楔形;●带钢跑偏或带钢的中心线不在轧制中心线,造成带钢两边变形不均;危害:影响钢带外观形象,降低材料的使用率,严重时可能导致后工序无法加工使用。

预防及消除方法:●确保带钢两边变形均匀;●维护好对中装置,防止带钢跑偏;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用适当工具测量钢带的镰刀弯值;●允许存在轻微镰刀弯。

沿带钢一侧的两端点用一细线拉直或用直尺靠拢,测量带钢边部与直线的最大距离,其值不的超过相关标准规定。

缺陷名称:折迭定义与外观:钢带表面局部区域金属折合的现象称折迭。

成因:●冷轧基板本身存在折迭;●辊型配置不合理或轧制负荷分配不合理等,导致带钢产生大波浪后被压合;●卷取速度设定不合理,带钢在卷取中出现堆钢、起套。

危害:存在折迭的钢板无法使用。

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冷轧基板检查;●合理配置辊型和分配轧制负荷,避免带钢出现大波浪;●合理设定卷取速度,防止卷取过程中堆钢、起套。

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折迭缺陷。

缺陷名称:边裂定义及外观:钢带边缘沿长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出现破裂的现象称边裂。

边裂严重者钢带边部全长呈锯齿状。

成因:●热轧钢带存在边裂;●酸洗机组圆盘剪剪切不良;●钢带边缘在大张力轧制条件下被拉裂;●轧制过程中钢带跑偏;危害:导致钢带宽度不符。

预防及消除办法:●加强冷轧基板检查,尤其是边裂缺陷;●定期更换剪刀,按工艺要求调整剪刃间隙和重合量,保证剪切质量;●合理分配各机架的压下率及张力;●防止钢带跑偏;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用直尺测量边裂深度。

●钢带边裂深度不得大于宽度允许偏差范围之半,同时应保证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最小尺寸。

出现边裂的钢带,可改变生产去向,切边后改尺交货。

缺陷名称:气泡定义与外观:钢带表面无规律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钢带表面出现破裂。

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后的断面呈分层状。

成因:●炼钢过程中因钢水脱氧不良、吹氩不当等导致钢板内部聚焦过多的气体;危害:可能导致后续加工使用过程中产生分层或焊接不良。

预防及消除方法:●加强炼钢操作,防止钢基体内部聚焦过多气体;●加强热轧钢带质量验收和冷轧精整工序分选,切除存在气泡缺陷的部位。

检查与判断:●用肉眼检查;●不允许存在气泡缺陷;缺陷名称:边皱定义与外观:钢带表面呈凹凸不平的皱折,多发生在1.0以下的钢带,主要发生在带钢的边部;成因:主要由于钢带本身存在边缘降,边缘部位比中间薄,在罩式退火炉中加热保温冷却时,带钢边缘部分较中心部位温升温降都比较快,由于不均衡的热胀冷缩而导致带钢边部起皱。

危害:降低带钢的成材率,影响钢带外观质量,严重的无法正常使用。

预防及消除办法:●酸轧线控制好板形,防止大的边缘降现象;●平整时适当增加轧制力;●再次平整可以消除和减弱边皱现象;检查判断:●用肉眼检查;●带钢边部允许有不超过宽度偏差的边皱存在;普带允许有轻微的(无手感)边皱存在。

超过宽度偏差而且存在手感的边皱,一律降等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