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资源学原理(第二版)课件[优质ppt]
自然资源学原理(第二版)课件[优质ppt]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编著 (版)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开设本课程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学的概念、 原理、属性、演化过程、开发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了解自然资源学的学科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等。
当前全球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如人口增长与资源 短缺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人口增 多也要占用更多空间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破坏 的矛盾等。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一、自然资源问题的关联域
1、表象:人口过剩 引起当代自然资源问题最直接的原因:人口过剩。 资源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 其中,人均资源消费包括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 后果指环境污染、环境退化、资源存量的减少等,它与资源利用的方 式有关。 由此看来,资源问题与人口过剩(overpopulation)密切相关。
2009年8月云台山红石峡
2011年8月云台山小寨沟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人口数量过剩
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提供食物、水和 其他重要资源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 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 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时。这些均被称为人口数量过剩。 如非洲的饥荒问题。
人口消费过剩
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显著的污染、环 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的资 本主义国家就存在着人口消费过剩。从这个角度看,富人比穷人对资 源问题应付更多的责任。 由此可见,人口数量过剩和人口消费过剩对消费资源正好截然相反。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绪论 自然资源学范式
一、自然资源学产生的背景
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退化, 进而引起为争夺资源引发战争和冲突。那么,解决自然 资源稀缺和冲突的问题就成为社会紧迫需要。而社会的 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自然资源学应社会 需求而生,并经由前科学阶段而逐步建立起科学范式。
绪论 自然资源学范式
第一节 自然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自然资源学的前科学时期
1、史前时期的人与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零星记载、描述 3、自然资源学的萌芽
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与前沿
1、自然资源学的形成和蓬勃发展 2、当代自然资源学研究前沿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重 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前三位的是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 3、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指向
概括起来,自然资源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 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 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 等。
单项自然资源研究各自从有关学科派生出来,已发展成较为成熟 的科学体系,如水资源学、矿产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森林资源 学等(见P14图0.2)。
整体(或综合)的自然资源研究,其发展历史较短,理论与科学 体系上还未完全定型,其研究方法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2、自然资源学的时空尺度:空间维与时间维 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归纳为论题维、空间维和时间维。
论题维: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法律、伦理、技术等。
空间维:不同空间尺度上要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在研究中需要 作明确的界定(如P16表0.1、0.2)。也就是说,不同的尺度要研 究不同的论题。
2、更深层次的因素
影响资源问题的因素不单是人口过剩问题,而是很多因 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综合体(见P12图0.1)。 主要因素还有: 人口的分布;
科学技术(正反两个方面); 经济、政治和道德伦理等。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二、自然资源学的学科结构与时空尺度
1、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结构
资源研究的宏观方面:一般是全球或国家尺度。如论题“国家资 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资源研究的中观方面:一般是区域尺度。如论题“××区域自然 资源问题研究”。
资源研究的微观方面:一般是地点或地方尺度。如论题“××自 然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以上三种尺度若混用,宏观政策会难以落实,微观技术也难以发 挥综合效益。
二、科学范式的特点
第一,有一批志趣相同的研究队伍自觉或不自觉的组织起来 研究某一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具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基质”(理论、方法与应用); 第三,有共同的研究内容和探索目标,而且这些研究者对所 研究的内容、问题等看法比较一致; 第四,有共同的典型案例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途径和选择标准。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科学性 质并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但到目前为止,资源学还不是 一级学科,还附属在其它科学之下。
印度难奈“人口爆炸”
2010年2月5日,北京西站春运景象
第二节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人口过剩
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全世界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过大,致使 资源基础退化或耗损,并污染水、空气、土地,从而损害着人们生存 环境(生命支持系统)时,人口过剩问题就产生了。中国2013年人口 人口13.5404亿(不包括港澳台), 印度已达12.1594亿,这些国家 都存在严重的人口过剩问题。 2011年世界人口超70亿。 人口数量过多或人均消费过多,都会引起人口过剩问题。前者称之为 人口数量过剩(people overpopulation);后者称之为人口消费过剩 (consumption overpopulation)。
地理学是以区域性和综合性见长,在中观尺度问题的研究上有自 己独特的优势。
时间维:在时间尺度上,地理学更应重视近百年来(主要是工业 革命以来)的自然资源问题变化过程,要区分未来近、中、远期 的不同任务,搞好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目标。
在规划时要注意:近期起步的可行性、中期发展的可靠性和远期 发展的前瞻性应相协调,以实现当前开发与长远持续发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