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
本文以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接着对各种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供读者参考。
标签: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类日常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汽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近几年来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节能与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汽车作为人类社会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之一,汽车尾气排放质量已经成为了当今衡量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西方国家在二零零九年就提出了关于汽车排放的严格标准,我国一些一线城市也紧跟西方国家的步伐,纷纷提出了我们国家的汽车排放控制标准。
因此,汽车排放控制已经成为了很多汽车生产企业的工作重心,汽车排放中的硫类污染物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来自催化裂化汽油,所以,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技术将会是本文的论述重点,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发现,我国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主要集中在加氢脱硫技术方面,这种脱硫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油的辛烷值,从而在控制排放的同时降低了汽油的使用性能,除此之外,加氢脱硫的投资成本比较高,使用操作比较复杂,然而,非加氢脱硫技术具有使用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强等显著特点,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的关注重点,因此,本文以下内容将展开对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
2 非加氢脱硫技术
2.1 吸附脱硫技术
吸附脱硫技术具有其他脱硫技术所不具有的突出优点,相比于其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能够在不影响汽油使用品质的前提之下达到对汽油的脱硫目的,除此之外,吸附脱硫技术的脱硫率比较高,脱硫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九十,而且,吸附脱硫技术的投资费用比较低,脱硫过程比较简单,十分符合我国国情之下的汽油脱硫技术要求。
吸附脱硫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化学吸附,吸附脱硫技术利用可重复利用的选择性吸附剂,通过对汽油当中的硫、氮、氧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吸附,来达到对汽油的非加氢脱硫目的,吸附脱硫技术相比于加氢脱硫技术,可以降低脱硫成本百分之五十以上,目前国内关于吸附脱硫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2.2 生物脱硫技术
生物脱硫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一些好氧和厌氧微生物来对汽油当中
的硫类化合物进行去除,从而达到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目的。
生物脱硫技术通常作为加氢脱硫技术的补充脱硫技术,因为生物脱硫技术能够有效的去除汽油当中加氢脱硫技术难以除去的一些硫类化合物。
除此之外,由于生物脱硫技术的主要利用工具是微生物,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脱硫过程当中对汽油的使用品质产生影响。
而且生物脱硫技术对工作条件的要求比较低,而且使用操作过程比较简单,整个脱硫过程完全能够在常温常压的环境之下进行,因此,生物脱硫技术不仅降低了汽油脱硫的投资成本,而且还减少了汽油脱硫的操作成本,并且整个脱硫过程的污染物排放极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2.3 氧化脱硫技术
氧化脱硫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汽油和氧化剂以及催化剂反应,将汽油当中的硫类化合物反应变成容易去除的化合物,然后利用萃取或者吸附的方法来对反应之后的化合物进行去除,从而达到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的目的,氧化脱硫技术的一大优点就是能够使氧化剂重复利用,从而间接的降低了汽油脱硫过程的成本。
氧化脱硫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比较成熟的脱硫技术之一,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氧化脱硫技术有普通氧化脱硫技术、ASR氧化脱硫技术、超声波氧化脱硫技术、生物氧化脱硫技术、光化学氧化脱硫技术以及催化氧化脱硫技术等,这些新型氧化脱硫技术的开创,进一步的降低了氧化脱硫技术的操作成本,降低了对脱硫条件的要求,简化了氧化脱硫技术的操作流程,减少了氧化脱硫过程当中污染物的排放。
2.4 水蒸气催化脱硫技术
水蒸气催化脱硫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和加氢脱硫技术的工作原理具有相似之处,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氧化铀,在九百七十八千帕的高压环境当中,汽油和水蒸气在固体床反应器当中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脱硫目的,由于这种脱硫技术取代了氢气的使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脱硫成本,而且这种脱硫技术能够对多种油品进行脱硫处理,而且脱硫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些优点使得水蒸气催化脱硫技术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3 结语
本文对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简单论述,然后分析了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突出优点,随后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相关方法,对催化裂化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供读者参考学习。
参考文献:
[1]沈海涛. FCC汽油萃取精馏耦合重餾分加氢脱硫新技术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2]李涛,吴明清. FCC汽油轻馏分非加氢脱硫脱氮的实验室研究[J].石油商技,2013,31(03):81-87. [3]王亮.汽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