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大米简介
这就使水稻成熟期相当集中,老百 姓说“上得急”。 因为在这样的 气温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积累多, 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吃起来 香甜。饭粒表面油光艳丽,食之略 黏,一碗米饭折到另一碗,空碗不 挂饭粒,且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不 回生,这是支链淀粉含量高所致。
三、水好
五常“六山一水三分田”,耕 地360万亩,其中水田就有170万 亩。这里有天然的“水田”条件, 有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一级 支流15条,二级支流14条,三级 支流274条,河流总长度约2240公 里,河网密度为0.3公里/平方公里, 全部为自流灌溉.
4.袁隆平的夫人告诉五常的农民水稻 育种专家田永太,“我觉得五常米 最好,一直在自家吃。” 5.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非 此米不能进食”。 6.影后李冰冰就是吃五常大米长大的。 7.五常大米还是“十六大”的指定用 米……
一、种植历史悠久 贵为贡米
五常是从1835年开始种植水稻 的,距今已有165年的历史。 最 初在这里种植水稻的只是一小部分 朝鲜族居民。清朝道光十五年 (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 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 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 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 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二、气候好
从地图上看,五常稻作区形似一 个开口朝西的巨大的“C”字,三面 环山,这形成了优良的一季寒地粳 稻种植条件。五常属中温带大陆气 候,年平均气温3.5℃,活动积温 700℃,平均无霜期在115天至139 天之间。
东南部海拔超千米的高山遮挡了东 南风,而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又可 直接进入盆地内回旋,水稻从灌浆 到成熟的8、9两个月,盆地内风和 日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拉 大,平均温差13℃,比同纬度地区 大5℃之多,最大温差达
1.五常位于黑龙江省的最南部,距 离哈尔滨110公里,属于哈尔滨管 辖的一个县级市,面积7512平方 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 亩的县级市之一。国际权威人士说, 在同纬度地区五常的水稻种植面积 第一。
2.水稻年产量8亿多公斤,素有“张 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之称”。 3. “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可以吃到5两 五常大米。五常年产6.5亿斤大米, 是全国大米商品量最大的县级市。 在全国水稻商品粮基地由南向北的 结构性调整中,黑龙江商品粮逐步 升至全国的25%而成为最大的“粮 仓”之一,而五常又是“粮仓中的 粮仓” 。
五、品种好
最具品牌效应的优质大米为 “五优系列“稻花香系列”、 “松粳系列”等。
六、管理好
五常从1993年提出绿色战略口 号,率先举起水稻这面“大旗”, 树绿色食品的品牌。当时五常有 130万亩稻田(现在有160万亩), 提出的口号是:百万无公害,10亿 精加工,占领大市场,富裕老百姓。 此后,绿色基地不断扩大,1995 年30万亩,如今已达60万亩。
水为山泉水,水中有丰富的微量元 素和矿物质。且由于稻作区位于河 流的中游,水温较高,且沿途无工 业污染。故此,完全可以说,“五 常大米是温泉水灌溉”。
四、地肥
世界三大黑土带中,我国东北 有12万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独 占8万平方公里,五常又是龙江最 大的县(市)域。五常的黑土厚度 达两米,所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 土质肥沃,有草甸土、黑土、砂壤 土等11个类型,由于开发晚,土壤 中有机质含量多,有害物质残留量 低,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70%以上。
五常人严把绿色食品生产的每道工 序,绿色水稻基地的农户,每家都 有绿色食品办公室发放的《绿色食 品优质水稻栽培模式图》和《农药、 肥料使用登记卡》,市、乡、村三 级3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对基地 实行技术总承包。
据了解,原先水稻生产水平低的向 阳乡、山河屯镇等,由于这一系列 的技术服务,水稻生产水平已经赶 了上来。可见,自然条件加人为努 力,使得五常大米的质量有了保证。